1 整水环节
良好的水环境不仅能够提高虾苗的成活率,而且还为虾苗的快速生长提供了保证。具体操作:用茶粕、生石灰、漂白粉等清池消毒后,亩施100 kg有机肥料,以利生物饵料的繁殖生长,使水色呈绿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在25 ~ 30 cm,放苗前试水24 h,安全无碍后放苗。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当清池后浮游动物过多时,应先把它们杀灭,以繁殖浮游植物。二是当池水过肥时,应随时使用光合细菌或EM原露等生物制剂调水至适宜程度。
2 选苗环节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的虾苗,必须是经过5 ~ 7 d淡化至适宜盐度,24 h后正常摄食的淡化虾苗。池塘放养的虾苗体长0.8 ~ 2 cm均可,附肢完整、体表光滑、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脏物、无病毒。鉴别虾苗健康程度的有效方法有离心法:即从育苗池内随机取一些虾苗,放入装满水的盆中,用手搅水使水旋转,弱虾苗将被离心至盆中央,而好虾苗仍能溯水至盆边。
3 入池环节
天津地区每年五 ? 一期间都有一场恶劣的天气,过后水温才趋于稳定。所以,放苗应选在五 ? 一后进行。
4 改料环节
养殖户所放养虾苗一般为仔虾期,自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动物,幼虾期以后主要摄食大型浮游动物。养殖户培育的好水一般能满足仔虾期摄食需求,而幼虾期后很难满足。为避免因营养缺乏造成体质弱或病害的发生,虾苗下塘后最迟1周即应投放高蛋白优质虾料。经验:养殖户应尽可能地早投料,当你发现一天之间水体肥度大增,说明水中浮游动物已不能满足幼虾的需要,再不投料就为时已晚了。应尽量在此变化之前进行投料。
5 管理环节
管理环节主要包括水质管理、投饵管理、病害管理和日常管理。
5.1 水质管理。“养虾就是养水”,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由于水环境的变化对虾苗的刺激,要根据水色和生物量的变化及时施肥和加水。养殖前期黄绿色,可施过磷酸钙或微生物肥料肥水,中后期若池水过肥可采用杀藻剂或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调水至澄清水质。
5.2 投饵管理。选用质量和安全卫生符合标准的配合颗粒饲料,前期饲料的日投喂率为6% ~ 10%,日投4次。中后期饲料的日投喂率为3% ~ 5%,每日投4 ~ 5次。阴雨天和脱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少喂。
5.3 病害管理。整个养殖过程中,坚持以防为主,健康管理的原则。内服药坚持定期使用大蒜素配合保肝药。外用药选用海因类和碘制剂。若出现白斑、红体等症状时,则进行水质消毒,和底质改良同时进行,避免大剂量刺激性大的消毒剂连续使用。
5.4 日常管理。为了确定掌握养虾动态必须坚持巡塘,至少每天早、晚、午夜3次巡塘,做好“水情”、“料情”、“虾情”的记录。尤其是恶劣天气应提前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浮头情况的发生,因为虾一旦浮头,体质弱的虾先死,于是造成了虾吃虾,给病害迅速传播埋下了隐患。
6 收虾环节
天津地区一般采用定置网具和拉网同时进行的分期收获,在此环节中应避免十一后,寒流侵袭,气温突变造成不收情况的发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