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58|回复: 1

肉鸡养殖中的混合感染和并发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1 20: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肉鸡养殖中的混合感染和并发症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模式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现代畜牧生产育种方向主要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和产业化生产的需要,吃的多、长的快、成熟早、产量高是现在良种普遍特点,但是应激性强、抗病力弱、免疫性能差、对饲料的质量要求高又是许多良种普遍存在的弱点,这些给畜牧生产都带来了更大的养殖风险和管理成本。肉鸡规模化养殖在我国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国外引进良种主要在少数的国营农场,农村养殖主要以地方品种为主,养殖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养殖条件简陋、养殖地分布零散,所以较现在规模化养殖来说管理粗放、对饲料的要求低、发病少、养殖效率低、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肉鸡的规模化养殖逐渐走入农村的千家万户,由于养殖目的的完全经济化,外来的优良品种也最大规模的得到推广和普及,养殖密度越来越大,由于肉鸡自身的特点,疾病的发生也逐渐走向非典型化和复杂化,混合感染和并发发病的病例越来越多。实际生产中常见的混合感染和并发症主要有如下几种:

大肠杆菌在其他病症之后的混合感染。由于大肠杆菌是肉鸡肠道内的常在寄生菌,动物体在健康的情况下大肠杆菌的的数量在机体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平衡,不会影响动物的正常生产,但是如果机体存在外界的应激因素比如冷风刺激、病毒的感染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大肠杆菌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和机体正常的平衡关系就会被破坏,导致肉鸡发病,这种情况叫做条件致病。实际生产中大肠杆菌常并发于球虫、营养性腹泻、腹水症以及鸡瘟、法氏囊等各种病毒感染。在治疗方面应该掌握以下主要原则:首先了解鸡群发病的整个过程,先不要急于下结论,通过解剖一定数量的病鸡(一般不少于5只)确定病因,针对主要病因决定用药方案,切忌盲目用药,由于大肠杆菌毒素会使机体出现毒性反应,所以有混合感染时配合多种维生素饮水或拌料对疾病治疗是有好处的。

球虫和一些腹泻性疾病的混合感染。球虫的混合感染多发生于一些平养鸡舍,网上养殖如果笼舍消毒不彻底也有发病病理。球虫虫卵广泛存在于鸡舍的地面和垫草中,地面平养的鸡只每天不断的从地面上采食虫卵,由于饲料中药物作用、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和肠道内环境的影响,虫卵在体内的繁殖会受到抑制而不会发病,大部分经消化到又排回周围之中。如果鸡群整齐度不好,或由于疾病或管理不善导致部分鸡只体质下降,这些亚健康鸡就会给球虫提供有利的繁殖环境,使大量球虫成倍的增生,从而使环境中虫体浓度大大增加,导致机群发病。球虫病往往继发于一些有消化道症状的疾病之后,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病导致消化道内环境改变为球虫繁殖提供有利环境的原因。这类感染由于球虫的作用,一但感染往往很难处理,给生产造成的损失很大。主要采取措施是,保持环境尤其是地面的洁净卫生,平养鸡舍勤换垫草,网养鸡舍加强消毒,管理上注意保持环境的稳定,避免机群应激性发病,生产上一定采用全进全出制度,减少感染机会。一旦发病,地面用生石灰或高浓度火碱水消毒,个人意见不提倡用消毒药。

  临床上混合感染和并发症的病例很常见,但共同的发病原因就是户主防病意识淡漠或技术水平低下导致鸡舍环境差为各种环境病原提供致病机会,鸡群始终处于一种应激环境,鸡只则始终是在随时可能发病的亚健康状态中生活,不发病才怪?打铁需要自身硬,想养好鸡,技术才是挣钱的根本!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dzdzcsa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9-21 22: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肠杆菌和球虫病在小鸡阶段真的很容易感染,很烦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8:5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