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yi686999 于 2009-9-18 21:29 编辑
一、猪的行为学特点
猪和其他动物一样,对其生活环境、气候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反应,在行为上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猪的采食行为包括摄食与饮水,并具有各种年龄特征。猪生来就具有拱土的遗传特性,拱土觅食是猪采食行为的·一个突出特征。猪鼻子 是高度发育的器官,在拱土觅食时,嗅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猪的采食是有竞争性和选择性。 猪不在吃睡的地方排粪尿,这是祖先遗留下来的本性,因为野猪不在窝边拉屎撒尿, 以避免敌兽发现。 猪的群体行为是指猪群中个体之间发生的各种交互作用。结对是一种突出的交往活 动,猪群体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接触和保持听党的信息传递。一个稳定的猪群,是按优势序列原则,组成有等级制的社群结构,个体之间保持熟 悉,和睦相处,当重新组群时,稳定的社群结构发生变化,则爆发激烈的争斗,直 至重新组成新的社群结构。 性行为包括发情、求偶和交配行为,母猪在发情期,可以见到特异的求偶表现,公、 母猪都表现一些交配前的行为。 母性行为包括分娩前后母猪的一系列行为,如絮窝、哺乳及其他抚育仔猪的活动等。 猪的行为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活动大部在白昼,在温暖季节和夏天。夜间也有活动 和采食,遇上阴冷天气,活动时间缩短。猪昼夜活动也因年龄及生产特性不同而有 差异,仔猪昼夜休息时间平均60%~70%,种猪70%,母猪80%~85%,肥猪为70 %~85%。休息高峰在半夜,清晨8时左右休息最少。 探究行为包括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猪的一般活动大部来源于探究行为,大多数是 朝向地面上的物体,通过看、听、闻、尝、啃、拱等感官进行探究 异常行为是指超出正常范围的行为,恶癖就是对人畜造成危害或带来经济损失的异 常行为,它的产生多与动物所处环境中的有害刺激有关。 猪的行为有的生来就有,如觅食、母猪哺乳和性的行为,有的则是后天发生的,如学会识别某些事物和听从人们指挥的行为等,后天获得的行为称条件反射行为,或称后效行为。后效行为是猪生后对新鲜事物的熟悉而逐渐建立起来的。猪对吃、喝 的记忆力强,它对饲喂的有关工具、食槽、饮水槽及其方位等,最易建立起条件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