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肉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反映一个猪场的养猪生产水平,也反映一个国家的养猪生产水平。饲养商品猪的最终目的是:用最少的劳力和饲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低,数量多,质量好的猪肉产品。
一、影响商品肉猪生产的因素
要提高商品肉猪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消耗,必须先了解影响商品肉猪生长的因素。
1、猪的品种与类型。
不同品种的猪,生长发育规律不一样,优良早熟的瘦肉型猪品种,一般比晚熟的兼用型猪品种,增重快,节省饲料,瘦肉率高,不同品种对饲料条件的反映不一样。
2、经济杂交。
用两个品种或两个以上品种杂交,利用杂种猪的杂种优势,是提高育肥效果的有效措施。如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长白猪、汉普夏猪与地方品种杂交,其杂种一代的育肥效果较好,一般可提高日增重20%,节省饲料10%。
3、仔猪出生重与断奶重。
初生重与断奶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2),因此,仔猪初生要大,其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
仔猪断奶重与育肥期的增重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82)哺乳期及体重大的仔猪,在育肥期不仅增重快,而且死亡率也低。
因此要获得良好的育肥效果,必须从怀孕母猪、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抓起,特别要加强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初生重、断奶重,为育肥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商品肉猪的仔猪的基本要求是:身长体高,不要那种断奶时就表现出身体匀称的矮肥猪,这类猪不能长大个;皮光毛顺,不要那种从小添加羊奶养大的浑身冒油的小猪;活泼好动,健康无病等。
二、营养。营养是影响育肥效果的重要因素
1、营养水平。
营养水平的高低既影响增重,也影响肌肉、脂肪、骨骼与皮肤的比例,以前期高营养水平后期低营养水平的方式最好,它能显著的提高瘦肉率,在生产中可采用前敞后限的饲养方式,能体现这种营养方式。
2、能量水平。
能量水平是指每公斤日粮中含能量的多少,日粮中蛋白质,水平稳定的情况下,肉猪的增重速度与胴体的脂肪率都随日粮中的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能量水平与粗纤维水平有密切关系,提高日粮中粗纤维水平可降低日粮中能量水平。幼猪不超过4%,育肥猪不超过8%。
3、粗蛋白水平。
是指每公斤日粮中含蛋白质多少,对瘦肉型育肥猪前期粗蛋白水平应为16-18%,育肥后期应为13-14%。
三、饲料品质
各种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同,因此饲料品质不仅影响肉猪的增重与饲料报酬,而且影响胴体的品质,大麦、地瓜干等饲料含淀粉料多,猪食后形成的脂肪呈白色,且坚硬,是良好脂肪。
四、去势与驱虫
肉猪去势后,表现安静、食欲增加,同化作用强,生长加快饲料报酬高,日增重7-10%,国外一些养殖厂反映不去势生长良好,但膻味过大。
整个饲养期,要驱两次虫,第一次断奶后半月,第二次催长期前,用敌百虫(0.1g/kg)或驱蛔灵(0.1g/kg)来驱虫。
五、温度
温度过低,猪为维持体温而多消耗热能,用于长肉的热能减少,使日增重下降;温度过高,食欲下降,代谢增强,也使日增重下降,肉猪体重在45-115公斤时以21℃增重最快,体重越小需要的温度越高。专家建议在40-110公斤的肉猪,单圈饲养时以17-22℃为宜,群饲时以15-20℃为宜。
六、群体大小与饲养密度
群饲可有效的利用猪圈设备,便于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饲养成本,还可利用猪的争食性,使猪多吃料,快生长,群体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育肥效果。一般每群以10-20头为宜。
七、饲养方式
目前,一般都采用直线饲养法,并采用前敞后限的方式,一般商品肉猪3月龄左右体重可达90公斤以上。
细心管理要做到:两定(定时、定量);三勤(勤打扫、勤垫圈、勤出圈);四看(看吃食、看粪便、看精神、看毛眼);五净(槽净、料净、水净、体净、桶净)。
八、屠宰适期
猪适时屠宰,经济效益高,杂种猪饲养3月龄左右,体重达90公斤屠宰较好,如继续喂下去,饲养增重与饲料报酬明显下降。
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当仔猪长到3个月体重30kg左右时进行第一次选留:
(1)考证是其父母生产成绩,无遗传缺陷;
(2)选留同胎至少有7头以上,断奶窝重大的;
(3)至少有6对以上发育良好的乳头,其中有3对在肚脐以前;
(4)阴部端正,发育良好;(5)体躯结构匀称,腰身长,肢蹄健,前胸和后臀丰满。
当后备母猪长到5个月,体重达60-70kg时,进行第二次选留,主要考察两个月内生长情况:增重较快,日增重超过平均数,身躯较长、背宽平、胸部发育良好,腿及臀部肌肉发达,四肢粗者选为后备母猪。
二、交配时间
母猪发情排卵时间多在允许公猪爬后20-30小时,但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很短,只有5-6小时。而配种后,精子达到输卵管上1/3处,即受精部位约2-3小时,而精子受精能力约30个小时,根据上述特点,交配时间应从母猪允许爬跨后12-24小时交配为最好,为了提高受胎率,一个发情期内最好交配两次。若第一次交配在当天早上,则第二天应在当天下午,若第一次交配在下午,则第二次应次日上午。
双重配:用两个不同的公猪间隔5-10分钟连续交配。
母猪发情周期约3周,若配后3周不再发情,就可推断已经怀孕,母猪妊娠期为114天,此期间应加强管理,防止流产,可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的仔猪。
三、哺乳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1、母猪产仔后7-10天后应给予充分饲养,一般大型母猪哺育的猪10头以上者,日喂量可达5-6kg。
2、青饲料是增加奶量,改善奶质的良好饲料,应尽量喂给。防饲喂发霉和有毒饲料,以免影响奶质。
3、在母猪泌乳高峰时,日喂餐饮以3-4次为宜。
4、母猪断奶前7-10天应逐渐加大粗料吃量,减少精料喂量。断奶前2-3天停止饲喂青料,精料喂量减少三分之二能上能下,以便迅速干奶,防止发生乳房炎。
5、保证供给充足饮水。
6、每天给予适量的运动,保持猪舍安静、清洁、干燥、通风、保暖。注意保护母猪乳房,训练母猪两侧交替躺卧,便于仔猪吃奶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