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j-cgc

谁能站出来说高热病的祸首就是流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8 16: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观点值得我辈畜牧人,重视,最好楼主能提供些真实的数据,可能更有说服力!强烈支持楼主这种精神!也不妄我花几钟来看此贴!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2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个个体养猪者,连续几年遇到的怪事真的心惊肉跳,我的周围百万富翁同行们“死”去不止一个了,05年我也是百头母猪啊。。。。。。近几天又有几圈150-200斤发病,鼻流清液40度左右,精神尚好。先前的接近康复,今天4.9卖了2圈绝食的。从06年的药物保健到健全的疫苗并不能控制大猪场的毁灭,现在又大刮提高猪的免疫力之中成药等,那么我们都来吃这些长寿吧,真是放狗屁!!!王博说小心我被抓,呵呵o(∩_∩)o...是新病毒在忽悠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20: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小温

信息只是来自于我县种猪场长及刊发的资料而已,没有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2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西部的猪也是成片的上天堂啊,很多都是连窝端,不论大小男女老幼和有钱的没钱的敢治的等死的,哪个高手给解决一下啊,能得诺贝尔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17: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xj-cgc


    近十年对高热病的研究探讨
高热病在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养猪业的冲击是无法估量的,笔者自九十年代至今一直在追寻高热病的流行性规律和病原学问题,同时在06年冬季提出保守疗法使许多猪场免遭损失。笔者就其发病规律论述如下:
    笔者发现该病96至97年甘肃严重爆发,死亡猪只与06-07年病死猪的临床症状和病例变化是一致,死亡猪只较多。笔者在十年的许多阶段发现发病较轻,曾在04年咨询山东农大肖传发教授。通过笔者的追踪,该病毒在97年毒性很大,致死率较高。98年、99年、00年、01年部分地区局部发生,02年发生几乎没有仅表现喘气病严重,断奶后僵猪很多,03年6月份笔者在湖南永州发现有养殖户育肥猪得高热病死亡,04年、05年、06年、07年逐年发现发病猪较多。笔者在08年、09年发现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局部地区发生,治愈率较07年高,故笔者推断近五年内该病的病毒株逐年弱化,笔者推断高热病在16年至17年会严重爆发,呈全国流行性。
    笔者对发病和未发高热病的猪场调查发现:1、注射蓝耳病和未注射蓝耳病的猪场均发;2、频繁消毒和每月消毒两次的均发;3、使用脱霉剂和不使用的猪场均发;4、建立健全药物预防程序的猪场未发或发病轻微。例如湖南安化瘦肉型猪场龙灿辉先生使用单纯使用泰乐菌素、湖南邵阳813猪场、湖南永州岚角山、常德西洞庭猪场添加药物泰妙菌素、衡阳刘声章使用壮观+林可霉素、郴州桂阳欢乐猪场使用单独替米考星等。因此可以推断预防好喘气病的猪场未发或轻微发病。5、没有药物程序的,滥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氟苯尼考、磺胺类和第三代氟喹诺酮(恩诺沙星)两种或三种配伍预防的猪场发病严重,并且无药可救,且副猪嗜血杆菌发病较多。6、高热病发生后部分育肥猪发病,全身发红,传播速度快,以后仔猪和公猪在一至两天内迅速感染。7、该病爆发在温差变化大的6、11月份严重。8、笔者在猪场使用以下方案在06年至07年取得理想效果:
1。降低饲养密度,做好保温是前提。消毒的多少并不是主要问题,不消毒和每天消毒的猪一样发生。
2.一年四季做好喘气病和寄生虫的预防工作不间歇。因为绝大多数猪肺已经变成鸡蛋大的肉样实变,如果发生高热病(大叶性肺炎)和传染性胸膜肺炎(大叶性肺炎)的病死率和症状严重。总体病程严重。高热病一般在仔猪有水样腹泻的症状,一定用抗格兰仕阳性菌药物保护肠道粘膜的破坏。
3.防治细菌继发感染,抗病毒。使用恩诺沙星+病毒唑注射或青、链霉素+病毒灵。
4、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同时防止猪饿死。绝大多数猪是饿死的,一定在因水中添加大剂量葡萄糖,口服补液盐或电解多维,并且每两个小时赶猪活动十分钟,并饮水。
5、拌料中使用利高霉素1000PPM+阿莫西林200PPM,连用5-7天。
6、饮水中添加硫酸链霉素1000U/ML+酒石酸泰乐菌素0.2G/L.
7、使用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生物合成抗生素采用脉冲式或阶段性预防猪病,禁止添加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限制使用氟苯尼考、磺胺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配伍。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氟苯尼考是免疫抑制剂和生长抑制剂是早有定论,同时氟苯尼考、磺胺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很容易产生耐药性,最好是用来治疗急性细菌性疾病,采用交替使用或轮流使用,不要将这些药同时期不同阶段使用或联合使用。
   总之,高热病的发病是养猪场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预防高热病的发病是养猪场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技术。通过我多年的追寻与发现,该病的发病与蓝耳病的关系似乎无关,但是与猪流感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流感病毒的发生与温差有很大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8 14: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是啥病,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说不说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09: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病都从凉感起。这不能否认。但在网上还是少说或不说为好。一个配方在东边有效拿到西边就不一定有效了,你一份好意给大家参考参考。却受到很多、、、、、、本人亲身经历。所以偶尔进来看看,不再发贴、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6 09:0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