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67|回复: 1

欢迎收看——我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胡蝶《look专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 21: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的,要明白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一步一个脚印,沿着内心选择的方向努力前行。

采写  LOOK记者天天

2009年7月27日,亮相央视新闻频道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主播台的,是一张青春靓丽的新面孔——年仅26岁的胡蝶就此登上中国主持界的最高舞台——靓丽“赛过范冰冰”,音色甜美如溪流,仪态端庄如闺秀……
央视《朝闻天下》改版后的标志性女主持人胡蝶被高度关注,同时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说她是“央视最美新闻女主播”,也有人翻出她的旧照,说她“整容”,一些媒体专家也发表看法,认为胡蝶“美过了”……
LOOK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胡蝶的老爸。
选择辞职,大不了从头再来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32864060100exhv&url=http://static12.photo.sina.com.cn/orignal/53286406x728aa7de3a6b&690][/url]
2009年8月11日,接连几天难得的凉爽天气之后,西安的夏日开始恢复烈日炎炎的常态。午后,阳光透过巨大的悬铃木在古城街道上投下细碎而灿烂的光斑。在大雁塔旁的一个幽静的院子里,LOOK记者来到胡蝶老爸的办公室门前,正待敲门,耳边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你们是《女友·LOOK》的记者吧,欢迎欢迎。”回头一看,眼前这个器宇轩昂的老帅哥,正是胡蝶的老爸胡煜。随着胡叔叔走进他的办公室,干净明亮的木地板,有条不紊的办公桌,朴实厚重的书柜里,胡蝶正在照片中灿烂地微笑。
人生就像一场旅程,面对岔路口,每一个选择都代表着一段截然不同的未来,胡蝶,这个平凡的女生深知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又是什么,在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选择时,如何用清醒而果断的选择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方向。
2007年12月30日晚。CCTV第五届主持人大赛决赛演播大厅里,观众和评委已经整齐就坐,低声交换着自己对参赛选手的看法;主持人在大厅一角与导演梳理比赛流程;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一切看起来似乎都井然有序。但此时的后台,却是一番兵荒马乱的景象,化妆师、服装师等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为18名决赛选手做着上台前的最后准备,选手们一边配合着整理自己的舞台形象,一边紧张复习自己的开场感言。一片嘈杂之中,已经化好妆开始候场的胡蝶却显得异常冷静。比赛进行到现在,曾经做出的艰难抉择和所背负的压力,像平静河流下潜藏的暗涌,在准备上场的这一段时间里,反复在胡蝶的脑中激荡。
2007年3月,已经在北京电视台工作了两年的胡蝶报名参加了央视主办的CCTV第五届主持人大赛。在报名参赛的5700名选手中,胡蝶不仅与其他35名选手一同顺利进入复赛,还一举获得了初赛的冠军。
还没来得及庆祝,一个艰难的选择突然摆在了24岁的胡蝶的面前。考虑到如果胡蝶继续参赛,台里就有可能会失去这个已经小有名气的业务骨干,北京电视台的领导找到胡蝶,要求她退出主持人大赛。
辞职,还是坚持比赛?当时摆在胡蝶面前的,是两个同样不舍的选项。选择辞职,如果比赛中发挥失常,没有机会进入央视,就会失业;选择退赛,就要同这场中国主持界的顶级赛事告别,而且退赛的经历可能会使她永远失去参加这项比赛的机会。
“大不了从头再来!”胡蝶全心投入到了这场比赛中。比赛的过程非常辛苦,采访、写稿、拍片、剪辑、配音,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选手独立完成。比赛中,几天不睡觉已经成为常态,顶着比别的选手更大的压力,蝴蝶一路走到了决赛。
“参赛选手们注意啦,倒数10秒后直播开始!”场务的一句话拉回了沉浸在记忆中的胡蝶。“……3、2、1”。“啪”的一声,灯光亮起,选手们在观众们的掌声中走上舞台。根据比赛规定,所有的选手在上台时都有一段开场白,总结自己在比赛中的心得和体会。随着比赛的进行,胡蝶发现先出场的几位选手的开场白和自己的非常相似,如果还按照自己准备好的开场白来说的话,既没有新意又会影响自己的分数,看着演播大厅地板上那个巨大的箭头,灵感涌上心头:“又一次站在这个舞台,突然有了一种新的感悟。脚下的这个箭头,仿佛是人生的坐标,身边有朋友给予的力量,前边是老师们塑造的榜样,我终于明白,箭头为什么指向前方——那是未来,那是没有终点的召唤。”
比赛结果宣布后,获得冠军的胡蝶拨通了父亲的电话,“我现在不兴奋,也不激动,唯一的感觉,是如释重负。”
选择工作 在工作中学习也许是更好的方式
给你两个同样充满诱惑的选项,告诉你必须做出选择,并且绝不透露每个选项会带来的将是什么,这就是生活。所以,选择时请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后要坚持自己找到的方向。
2005年夏天,西安的天气异常炎热,大学毕业在即,以全专业综合考核第一的成绩获得保研机会的胡蝶回到家,准备度过大学时期的最后一个暑假。窗外蝉鸣阵阵,和这蝉鸣一起悠扬的,是胡蝶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的向往。就在这悠闲假日中的某个下午,一个电话将蝴蝶带进两难的境地。电话是北京电视台打来的,“你的成绩非常好,长相和嗓音都不错,要不要来我们台工作?”挂掉电话,胡蝶赶忙找爸爸商量,几天之后,带着简单的行李,胡蝶踏上了北去的火车,她决定加盟北京电视台。
“做出选择的过程对蝴蝶来说并不痛苦,她一直是坚毅果敢的孩子,下定决心就不会回头。她说在工作中学习也许是更加有效的方式。”专访中,胡蝶的父亲谈到当时的情景,满脸欣慰骄傲的神情。
得知胡蝶放弃保研机会后,胡蝶的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惋惜,在他们看来,读研应该算是胡蝶求学生涯的最佳延续。大学四年中,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身边的同学男朋友换了又换,胡蝶的感情生活却始终是空白。“我不许她交男朋友!上学期间还是学业为重,这孩子也比较听话。”胡蝶的父亲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表情中有着微微的得意。
在北京台工作的两年间,胡蝶由新人成长为北京电视台的当家花旦,观众们喜爱这个时而奔波在采访一线,时而端坐于主播台的漂亮女生,亲切的称她为“平民主持人”。但胡蝶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主持人,她总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外出采访。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钢结构整体卸载的直播实录中,胡蝶和摄影师一起,站在高达30多米的鸟巢钢梁进行直播采访,“小心啊,胡蝶,千万注意安全!”这是当日节目主持人吴小莉对蝴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选择参赛!能站上舞台就是成功
成长缓慢而悠长,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成为你心目中未来的那个自己。
1993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胡蝶放学回到家,满脸犹豫地站在父亲面前,“爸爸,学校组织国庆朗诵比赛,要自己写朗诵稿,我要不要参加啊?”胡蝶老爸看着面前这个敏感、羞怯、乖巧而又充满好奇心的小小胡蝶,鼓励她勇敢的参加比赛,“当然要参加啊,全当锻炼一下自己,只要能上台,就算是成功了。”当时的胡蝶老爸并不知道,这次朗诵比赛成为胡蝶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节点”,由此开始,胡蝶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不自觉的在成为一名主持人的道路上留下了脚印。
就这样,一次从年级到校级,再到区级的朗诵比赛,一首自己创作的名为《祖国颂》的小诗,一番父亲亲切慈爱的鼓励话语,带来的不仅仅是年级、校级、区级的冠军,以及之后越来越多的校、区、市组织的演讲、朗诵、影评等比赛的奖项,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强的自信心、越来越好的成绩、越来越犀利的口才和文笔。即使是在伴随着频繁的搬家和转学一起到来的青春期里,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换了又换,不变的,是胡蝶日渐增强的自信心和一直优异的成绩。青春期的苦恼在父亲对胡蝶成长的尊重和适时的引导下,被消解到最小,她会为偶尔的成绩下滑而闹别扭、发脾气,但在年轻的心灵中充斥的,仍然是青春的美好,是夏日斑驳树影下的绚烂光点,细碎却明亮。
胡蝶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节点”,出现在她高二那年,成绩依然优异的她开始了对大学生活的憧憬。这模糊的憧憬,因为父亲朋友的一句“你家胡蝶口才这么好,长得又漂亮,不如以后考北广,当主持人”而清晰起来。常年参加各种比赛,胡蝶的特长越来越明显,全家人商量之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成为胡蝶的高考志愿。
在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北广”的专业课考试开始了。当时西安没有设考点,离西安最近的考点是兰州和武汉,父亲问胡蝶去哪里考,她说:“去武汉吧,那里考生多,可以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考不上就当是旅游了。”抱着这样的心态,胡蝶来到了武汉。
一试过后,紧张的父亲在宾馆房间等待女儿,等来的是一张灿烂的笑脸,一试顺利通过。之后,伴随着父亲的紧张和胡蝶的笃定,二试、三试全部顺利通过。
2001年9月,胡蝶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广播学院。帮胡蝶办理好全部手续之后,父亲匆忙赶往呼和浩特参加重要的会议。“我转身走了步,就听见胡蝶在背后忍不住哭出声,当时特别心酸,这孩子从小没有离开过我,现在要独自一人在北京这么大的城市生活……”采访中,说到这里,胡蝶父亲的眼眶红了。
下一站,未知,但精彩
2009年7月,胡蝶在央视找到了新的位置——《朝闻天下》改版后的女主持人,她终于站上了主持人职业生涯中的最高舞台。一时之间,赞誉之声与“整容”质疑纷至沓来,面对舆论,胡蝶始终保持低调。“对于网上的整容传闻,我不做任何解释,也不做任何回应,感谢大家对蝴蝶的关怀和喜爱。”采访最后,胡蝶的父亲以此结束了自己的谈话。
现在的胡蝶生活依旧简单低调,主播工作的性质要求她每天凌晨三点钟就要起床为早间的直播做准备,三个小时的节目结束之后还要参加台里的各种会议。繁忙的工作使她无暇顾及自己的感情生活,但热爱生活的胡蝶仍会抽时间去健身、旅游,看电影和话剧,以此来舒解巨大的工作压力。
“大家好,欢迎收看《朝闻天下》,我是主持人胡蝶。”在这样甜美的声音背后,胡蝶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

(插用)
LOOK链接:
胡家女儿成长宣言
“我成长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西安度过的,呼吸着那座古城浓厚的文化气息,我非常快乐、自足。”
——关于成长的城市
“那是我第一次到北京,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我突然感觉到北京真大,我长大要到北京去。”
——初次到北京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我原本也打算考个人大、北大这样的学校,一点都没想考中国传媒大学,总觉得搞艺术,有点像‘雾里看花’。后来在演讲比赛得了大奖,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行,当时中国传媒大学提前招生,就决定去考考,当时西安还没考点,只好到武汉去考,到了考场一看,别人又是调嗓又是压腿,感觉都特有专业水准,我真是很受打击,后来干脆就放开了,由着性子去表现,没想到竟然考上了。”
——意料之外的主播起点
“之前我没怎么接触过新闻,起初做新闻配音,后来主持《早间特快》,大家都觉得还不错,于是又做《阳光在线》。大约做了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又回到学校,走的时候非常不舍,那段时间对我以后走向新闻主持人的道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陕台初次上镜
“我是在西安长大的,这里塑造了我的个性,我骨子里有西北人的豪爽和果断。”、“我这人特别直爽,做事喜欢雷厉风行,速战速决,是个急性子,因为我喜欢欲立则立,不欲则废。出去吃饭,我也喜欢抢着买单,很多朋友说我很侠气,常常调侃我很爷们。”
——豪爽女生宣言
“我是精神上毕不了业的人,只要汲取知识,就感觉踏实、安心、快乐”
——内在美独白
“昔有庄周晓梦迷蝴蝶,今有胡蝶赛场来追梦,这是渴望学习锻炼的梦,这是挑战自我的梦,这是一个希望破茧成蝶的梦。”
——主持人大赛开场白
摘自丽人秀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inhongshu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9-2 2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09:0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