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73|回复: 2

生态养猪边干边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5 14: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目前正在北方一家完全以生态方式养猪的大型养猪场工作,对生态养猪的基本情况及优缺点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就如何进行生态养猪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态养猪有优势

  粪便零排放、无污染生态养猪最大的优点就是粪便的零排放,无污染。例如,一个投资500万元的猪场,处理污水一项就要追加200万~350万元的投资;一个年饲养600头母猪、出栏万头肉猪的规模化猪场,日排出污水量为l00~150吨,年排出污水量为3.65万~5.48万吨,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我国曾发生过多起由于环境污染造成大型猪场关闭和搬迁的事件。生态养猪完全依靠菌体对猪粪便和垫料的发酵分解作用,将粪尿完全分解,不需要冲洗,解决了过去浪费水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菌体发酵的热量解决取暖采用生态养猪的猪场,在环境温度达到零下20℃时,舍内发酵床仍可保持在10~l5℃之间,对于中型以上的猪,这个温度完全可以安全过冬,不需要任何能源的消耗,这样的发酵床就等于给猪铺了“电褥子”。

  抑制病原菌繁殖,保证猪只健康垫料和猪粪尿的混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迅速发酵分解产生的热量可达到40~50℃或更高,这大大抑制了病原菌的繁殖,有利于杀死寄生虫、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保证猪只的健康。如猪蓝耳病病毒在56℃条件下20分钟就可以被杀死,伪狂犬病病毒在4~37℃条件下1~7天就会失去活性,猪瘟病病毒在60℃条件下2小时即失去活性。而垫料经过翻动发酵最高温度可达65~70℃。

  可节省饲料粪便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利用,其中的养分又转化为菌体蛋白被猪吃掉,可节省饲料。

  概括起来,可以将生态养猪法归纳为零、一、二、三、四点。“零排放”即粪便全部降解。“一增收”即增加了养猪的收入。“二提高”即提高了大量玉米秸秆的利用,也提高了猪肉的品质。“三减少”即减少了环境污染、疾病的发生、药物的消耗。“四节省”即省水、省能源(煤、电、气)、省劳动力、省料。

  发酵床是关键

  发酵床垫料选择至关重要发酵床选用的垫料要具备两个特征:一是碳氮比(就是碳元素和氮元素的含量比值)越大越好。玉米秸秆碳氮比是53.1∶1,稻草为58.7∶1,玉米芯为88.1∶1。而锯末则高达400∶1。二是物理特性,即吸水性和透气性要好。玉米秸秆、麦秸、稻草吸水性为230%~320%,而刨花、锯末为420%,可见,锯末、刨花做发酵床垫料为最好。

  发酵床垫料的厚度各地发酵床垫料的厚度差异很大,一般猪舍为40~150cm,保育舍为40~60cm,大、中型猪猪舍为80~90cm,但我们从生产实践中探索发现,垫料的厚度为70cm为宜,太厚浪费材料,而且填充及日后清圈时很费工。

  关于防病、治病生态养猪对猪病的治疗与预防保健和传统养猪法大同小异,都需要定期进行免疫接种。有所区别的是,利用生态养猪法养殖的病猪需隔离治疗,因为消毒机、抗菌素对发酵床的微生物不利,在发酵床上绝对不可以喷洒消毒药物。

  建圈舍要考虑好通风排气根据我们的初步观察,发酵床在发酵分解过程中不断会有水分蒸发出来,尤其在冬季,过湿的舍内环境对猪只十分不利,所以在建圈舍时一定要把通风排气问题考虑好,炎热的夏季通风更为重要。

  对于自由采食的保育猪、育肥猪和前期不限饲的后备猪,利用发酵床养殖效果最好。

  因为保育猪、育肥猪和后备猪吃足料、饮足水后,除了自由活动外,就安静地休息。但对于妊娠猪、种公猪就不理想,由于饥饿、不饱腹感,他们会不停地拱掘床面,造成大量堆积、下陷。对于哺乳母猪来说,产床下面的垫料不易翻动,发酵效果很差,温度很低,如果在冬季,就会大大降低舍内的温度。因此,生态养猪是否可以用于母猪和公猪,业内争议很大。目前,我们正在研究采用水泥地面和发酵床相结合的办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现在我们已经把产床架起来,产床上的粪尿直接排到床下,可随时翻动,其效果很好。

  成本是个大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生态养猪固然好处很多,但其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从目前看,最大的问题是垫料的来源问题。据初步计算,1头猪所需垫料要1立方米。目前垫料不断涨价,可替代锯末的垫料尚未研究出来,而且供货十分紧张,如果垫料不能及时补充,发酵床粪尿不但不能分解、散热,反而造成污染,严重的还会造成死床、变霉、病菌滋生,成为污染源,使猪拉稀,引起猪皮肤病。

  由于垫料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加上运输费用,我场仅垫料一项已花费11万元。这样的支出对中小农户是不能承受的,而且在重新清床起垫料时的费用、人力、物力的投放,也是一个巨大的开支。

  因此笔者认为数量少、规模小的农户暂不易提倡搞生态养猪,还是提倡猪粮并举、猪多肥多粮多的方针,这是循环利用资源的好办法。

  总之,生态养猪是一种新的养殖方式,说它是养猪业的一大革命为时尚早。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做到多部门协调配合。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参与协调、支持,使施工建舍、原材料供应、加工、种公猪引进、选育、饲料科学配制、防疫保健、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一个产业链。  

来源: 农民日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zuoyf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8-25 14: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盼你每批猪饲养情况都发表一下坚持2-3年行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5 16: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观望中,也在实践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10:5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