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62|回复: 0

水花和鱼种培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2 20: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v 1、鱼苗培育的池塘准备:
v 1.1  鱼苗塘以面积2-5亩,水深1米以上为好。要求池底平坦,淤泥20公分左右,进排水方便。
v 1.2  清塘消毒:考虑到鱼种对敌害生物(包括野杂鱼、螺蚌、细菌、寄生虫等)的敏感性比较高,鱼种塘清塘工作要求比成鱼塘更仔细。用量分别是:                 
v (1)带水清塘:水深50-60厘米,用生石灰200公斤/亩或漂白粉15公斤/亩。
v (2)干法清塘:生石灰100公斤/亩或漂白粉57.5公斤。
v 最好能采用带水清塘法,可以避免加水时带入敌害生物。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后立刻全池泼洒。浓度一定要高,并且要均匀。过一天后,用耙将池底淤泥翻动一次,这样才能保证清塘效果。
v 2、鱼苗放养及管理:
v 2.1 鱼苗下塘前的准备工作:
v 最好能肥水下塘。一般在水温20-25度时,在鱼苗投放前4天左右施有机肥,绿肥或粪肥均可,粪肥必须腐熟后才能下塘。每亩有机肥用量为:绿肥:500公斤或粪肥300公斤,目的是为了保证鱼苗下塘后有充足的开口食物。
v 鱼苗前期的食物主要是轮虫,一般情况下轮虫高峰只能维持5天左右。如果下鱼苗前发现水中大型浮游动物(如红虫)太多,可以用0.2-0.3ppm晶体敌百虫泼洒,能够适当延长轮虫高峰期,3天后放鱼苗。
v 2.2 鱼苗放养:以每口塘放1种鱼苗为好,一次放足。建议的投放量分别为:
v 白鲢、鳙鱼        10-15万尾/
v 草鱼、青鱼        8-15  万尾/
v 鲫鱼、鳊鱼        15-20万尾/
v 2.3  鱼苗下塘及饲料投喂:
v 2.3.1  实践证明饱食下塘比空腹下塘的成活率要高得多。下塘当天将鸡蛋煮熟,用大脚盆盛一点水,取蛋黄用纱布包好后捏浆,每10万尾水花用1只鸡蛋,将水温调整好的氧气袋打开,将鱼苗倒入脚盆内,加水,让鱼苗摄食蛋黄,2-3分钟后倒入池塘。
v 2.3.2  下苗操作:由于鱼苗的游泳能力不强,要求在上风处下塘。下塘时一定要注意氧气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不能相差太大,一般来讲,超过两度的温差对鱼苗就会构成危险。最好的办法是将氧气袋放在池水中浸泡10-15分钟以后再解开袋口操作。
v 2.3.3  从第二天开始泼洒豆浆,每天每亩用3公斤黄豆泡胀后磨浆,全池泼洒,连续5-7天,采用“三边两满塘”的方法。接下来可以开始投喂粉料。
v 2.4  炼网:
v 鱼苗培育时间15-20天即可达到5-8分或寸片规格,可以出售或转入鱼种培育阶段。此时必须炼网2-3次。
v 2.4.1  炼网的目的:(1)了解塘内鱼苗数量及成活率;(2)通过炼网提高鱼苗耐低氧能力,排空体内粪便及过多粘液,便于长途运输。
v 2.4.2  炼网的方法:使用专用的密网,拉网前不要喂食。第1网在天气正常的上午,将鱼苗拉拢集中20秒左右,立即放入塘中并投食;第2网将鱼苗在密网眼捆箱中集中1-2小时,在箱内用手向一个方向拨动水,形成水流,激发鱼苗顶水,锻炼肌肉,接下来可以进行短途运输;如果要进行长途运输,必须在隔一天后炼第3网,停食1天,并在箱中“吊养”一夜后装袋运输。
v 3、饲料投喂:
v 3.1  少吃多餐,也就是在不增加投饵量的情况下将每天的饲料分多次投喂。一般要求每天最少三餐,有条件的可以用自动投饵机控制,每天投喂5-8餐。
v 3.2  三看四定,这一点跟成鱼相同,即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群的活动情况;定点、定时、定质、定量。
v 3.3  抓两头带中间 :每年的“白露节”前后是鱼种发病的高峰期,主要是草鱼鱼种。在这段时期要控制投喂量,以降低死亡率。
v 3.4  饲料投喂量的增加必须缓慢,3-5天增加5%左右,防止肠炎病的发生。
v 3.5  停食一定要晚,最少要喂到打霜,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提高产量,而且养出的鱼种体质好,来年养殖成活率也较高。
v 3.6  饲料的粒径要随着鱼种规格的变化而增加,一般开始选择破碎料,体长8厘米左右转换成2.0毫米的颗粒。
v 4、水质管理和疾病预防:
v 从最近几年的经验看,苗种养殖池塘的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肝胆综合症等都与水体内悬浮有机物较多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疾病预防一定要与水质调控结合起来进行。
v 在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的前提下,还要多冲新水。高温季节最好每隔10天左右使用一次海联科微生态制剂,对提高鱼种的生长速度和抵抗疾病能力都有很好的效果。
v 寸片下塘前5天进行一次全塘消毒,最好使用一元二氧化氯,每亩150克。间隔3天后,全塘使用一次海联科105#,按照34./桶全塘泼洒。寸片下塘7天后,全塘使用一次海联科102,按照4./瓶全塘泼洒;第二天使用海联科101,按照34./公斤,浸泡后泼洒。
v 这样连续使用广东海大集团海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联科105、海联科102、海联科101各一次,定为一个流程。
v 6月份-9月底,每个流程间隔10天,剂量分别为:海联科1014./公斤;海联科1025./瓶;海联科1055./瓶。

v 10月份使用105之后,间隔15天左右使用101102。两个流程之间间隔15天,直到气温降到12度左右后停止使用。
v 从8月中旬开始,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海联科505,每天1次,每个疗程3天;两个疗程之间间隔7天,直到920日左右为止。用量为每包饲料添加12包海联科505
v 5、鱼种疾病治疗:
v 5.1  白头白嘴病:一般在鱼苗下塘后一星期左右发生。发病后可以全塘泼洒二氧化氯治疗,连续全池泼洒两次,中间间隔一天。
v 5.2  车轮虫病: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挂袋,或者全池泼洒杀车轮虫专用的中草药制剂,如车轮净等。鱼苗塘大量使用硫酸铜很容易造成鱼苗畸形,应少用。
v 5.3  赤皮、烂鳃、肠炎、细菌性败血症:如果检查有寄生虫,需要先杀虫,间隔两天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一次,同时使用内服杀菌药物拌料投喂,连续5天。
v 5.4  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如果能按照前面的程序做好水质调节和疾病预防工作,一般不会发生。
5.5  不管池塘发什么病,首先应减少投饵量,建议控制在发病前的30%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lyaodong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0 03:5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