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调质时间可以让凝结水渗入饲料中,并且让更多的蒸汽凝结,从而获得更高物料的调质温度和水分,以提高制粒效率和颗粒饲料质量。但如何测定调质器中物料的调质时间呢 ?据观察进入调质器的物料不会在同一时间出来,就是说不会有同样的调质时间。但是可以测定平均调质时间。现提供以下两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1):可以用一些染料让进入调质器的物料着色。然后在出口按一定间隔时间连续取样。第一份可视着色物料的样品代表调质时间最短的物料。样品着色浓度随时间加大,达到高峰,随后下降,知道没有着色物料出现。高峰浓度越大,时间间隔越短表示调质时间越一致。根据着色物料进调质器到高峰浓度样品出现之间的时间,可以估计平均调质时间。
方法(2):当作业达到平稳,同时关闭制粒机、调质器、喂料器,打开调制器取出全部物料。取得物料重量(折合干料重,例如水分12.5%),按下列算式计算平均调质时间:平均调质时间(s)=(3600×W)/(1000×P)。
注:W=调质器内物料重量(水分调整为干料水平),单位:kg;P=产量(或调质器出料流量),单位:t/h。
假设:调质器内物料净重50kg(水分15.5%),调质前干物料水分12.5%,W=50(100-15.5)/(100-12.5)=48.28,如果产量P=10t/h,那么平均调质时间=(3600×48.28)/(1000×10)=17.38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