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 临床症状
| 流行病学
| 病理学
|
哺乳仔猪
|
|
|
|
腕和蹄擦伤
| 因腕部和冠状带皮肤及趾部角质层擦伤导致跛行和关节肿胀
| 常见,为哺乳期因水泥地板造成的皮肤外伤
| 皮肤擦伤
|
猪放线杆菌
| 倦怠,呼吸困难,随后发展为跛行,可能导致死亡
| 急性败血症
| 肾脏出现瘀斑,胸膜积液,胸膜炎,肺炎,脓性关节炎,脐静脉炎
|
关节炎
| 不愿站立或运动,跛行,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热、疼痛,皮肤擦伤,发育不良
| 分布广泛,常见,散发偶然突发
| 有过量的正常至脓性液体的滑膜炎
|
骨质增生
| 腿末端变粗、变硬、红肿,皮肤紧绷,高跷步,死亡
| 少见,分布广,散发,可遗传
| 皮下水肿,组织纤维化,腿骨增粗
|
断奶仔猪和成年猪的跛行
|
|
|
|
骨突炎
| 起病缓,后腿前滑,站立困难,弓背,犬坐,逐渐侧躺,坐骨结节有捻发音
| 可能是后期的腿无力综合症,或单独发生
| 坐骨管分离
|
后躯偏位综合症
| 臀部或大腿肌肉减少,步态正常
| 少见
| 臀部或大腿肌肉组织减少
|
背肌坏死
| 发生于5~12月龄;由于背部水肿、发热,单侧或两侧病变,导致移动困难,慢性肌肉萎缩
| 少见,散发,突发;猪应激综合症的一部分
| 背部肌肉苍白,柔软,渗出性坏死和出血
|
股骨炎性骺脱离
| 1条或2条后腿突发严重跛行,不愿或不能站立,犬坐,尖叫,臀部疼痛,有捻发音,肌肉消瘦
| 腿无力综合征的一部分,常见于刚断奶仔猪
| 骺板与股骨头分离
|
口蹄疫
| 不愿站立或移动;沉郁;发热;口鼻、冠状带、乳头、耻抖动,步态僵硬,不愿运动
| 须报告的传染病,见于各年龄,传播迅速,高感染率,5%的致死率
| 小猪急性死亡,心肌是不规则灰白色病变
|
乳腺炎,子宫炎,无乳症
| 跛行,发热,前蹄疼痛,球节区域的趾抖动,步态僵硬,不愿运动
| 分布广泛,常见,散发,跛行不常见
| 蹄叶炎
|
类鼻疽
| 通常为亚临床症状;偶见急性败血症,厌食,流鼻液,咳嗽,后躯麻痹,死亡
| 人畜共患疾病,不常见,散发
| 多发性脓肿,在皮下组织、淋巴结、肺脏、脾脏和肝脏有干酪样绿色脓性物质
|
纤维性骨炎
| 症状从轻度、交替跛行到不能站立;长骨变短、弯曲;关节和面骨变大
| 绝对或相对的钙缺乏,患病率100%;谷物饲喂的猪由于高磷低钙导致继发性甲亢
| 骨变形;骨和骨髓被县委组织代替
|
创伤
| 扭伤和擦伤可导致从轻到重的跛行;提断裂
| 广泛分布,常见,见于各年龄段的猪
| 与临床症状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