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70|回复: 4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9 21: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副猪嗜血杆菌病,也作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脑膜炎等。副猪嗜血杆菌病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应激所引起的。 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
    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通过空气、飞沫、污染物传播。带菌猪和病猪是此病的传染源,临床上多见于感染断奶前后的子猪和保育猪(2周龄~8周龄),9周龄以后猪感染此病临床症状不明显。
    1、发病原因
    各种应激可诱发此病,如气温突变、空气严重污染等;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由饲料中霉菌毒素引起猪群免疫力低下而导致此病发生。
    2、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发热40℃~42.5℃ ,食欲下降,厌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咳嗽,腹式呼吸,关节肿胀,跛行甚至瘫痪,背毛粗乱,苍白贫血,眼睑周围皮下水肿,眼结膜变红,耳部皮下,腹部皮下水肿,耳尖发紫,耳朵四肢内测发绀,背部毛孔有针尖样出血,两后腿之间腹部皮肤有大量蓝紫色斑点。发病后常呈慢性经过,通常发病2天~5天后出现死亡,个别猪突然死亡,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急性型耐过的猪转为亚急性型或慢性型,有的慢性型拖十几天最终衰竭死亡。
    3、剖检变化
    可见多发性纤维素性或浆液性脑膜炎、胸膜炎、心肌炎、腹膜炎、关节炎、间质性肺炎、心包炎,形成“绒毛心”典型症状(病程较长时),全身淋巴结肿胀,尤以肺门淋巴结最严重,呈暗红色,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脂肪浆膜黄染,脾脏肿大边缘呈锯齿状,四肢关节腔内有黄色积液,喉头水肿,点状出血,白色坏死,胃底大面积出血。
    4、预防措施
    做好环境卫生和室内环境卫生的清扫,加强通风,降低温度,减少猪群流动,减少应激,断奶当天不转群,避开在断奶前后注射治疗,严把引种关。每批产子母猪进产房前严格冲洗消毒;每批保育猪进房之前彻底冲洗消毒、熏蒸(甲醛+高锰酸钾)。
    药物治疗:银翘散2000g+妙立素125g+莫维欣1000g(每吨料)。银翘散,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控制原发性疾病;妙立素,针对伴有的呼吸症状(临床上常激发支原体感染)莫维欣,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控制继发感染和各类应激。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nety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8-9 22: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物治疗方案: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
可以选择头孢拉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4: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不过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是否描述的过了点??
有报道称该菌易产生耐药,所以治疗上在不同的地区用药有较大的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7: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好诊断吧 这玩意不好分离培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副猪的症状及病理变化极易与链球菌,放线杆菌等想混淆。
分离培养要求较高,我所在实验曾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摸索该菌的分离培养方法,现在已经很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03:3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