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11|回复: 1

添加剂的后抗生素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8 21: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查阅资料写了这篇文章,望各位同仁指教
    从抗生素的发现到现今几十年时间,其作为抗感染药物在动物疾病的防治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抗生素效果降低,进而加大剂量,形成恶性循环[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抗生素会在畜产品中残留及产生耐药性等负面作用,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越来越受到质疑。近些年,很多人致力于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生产出既能有效防止畜禽疾病的发生促进动物生长又毒副作用小无残留无耐药性的绿色药物。本文就现今应用于生产的几种抗生素替代品使用情况和注意事项作一简要综述。
1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又称活菌制剂或益生素,主要是肠球菌、乳酸杆菌、双岐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是一种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可在消化道内增殖产生的乳酸和乙酸能降低消化道PH 并产生溶菌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抑制有害菌在肠黏膜的附着与繁殖平衡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益生素与消化道菌群之间存在生存和繁殖竞争限制致病菌群生存、繁殖以及在消化道内的定居和附着协助机体消除毒素及代谢产物[2]。益生素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活性促进抗体产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另外许多益生素具有抑制消化道内氨及其他腐败物质生成的作用。益生素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3,4] 同时还具有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微量营养素及改善矿物质吸收的功能。
研究发现,益生素和抗生素、寡糖、酸化剂、中会作用草药、肽等饲料添加剂配伍使用效果较好。但在使用时应注意对益生素菌株的筛选,使之能与酸制剂、中草药协同发挥作用;同时,需要注意在幼畜禽上不能过早使用,否则会造成动物对肠道菌群调节能力的减弱甚至丧失;益生素不与抗生素一起使用,否则会影响其效果,益生素添加于饮水中使用时,要对动物饮用水提前一、两天进行消毒,并减少消毒剂用量或于饮用前加入益生素。
2
酶制剂
    酶广泛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将其经特定生产工艺加工后的产品即为酶制剂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各种酶制剂的主要来源。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酶制剂主要有消化酶类和植酸酶由于其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饲料资源无副作用、无药物残留和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影响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使用酶制剂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增加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的酶促进畜禽对养分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酶制剂可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酶等非淀粉多糖构成的物质 暴露细胞壁保护的蛋白质等养分以利消化利用。植酸酶可破坏稳定的植酸结构提高饲料磷利用率[5]
    目前酶制剂已广泛用于畜禽生产。畜禽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生产性能。但酶制剂的应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动物因素(如品种、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pH值等)都影响其效果。在猪日粮中使用酶制剂必须综合酶制剂本身种类和活性、日粮组成、饲料加工工艺以及猪的生理阶段。只有针对性使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
酸化剂

    酸化剂是能使饲料酸化的物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杀灭或抑制饲料本身存在的微生物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亦可增加胃内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减慢胃排空速度并进一步提高胰蛋白酶分泌量和活性从而提高饲料蛋白质消化率同时还可促进消化道内有益菌增生抑制有害菌生长。
    虽然酸化剂是一种高效、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的安全饲料添加剂但目前使用效果不稳定如何保持其稳定的饲用效果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大力开展复合酸的配比优化和完善生产工艺开展酸化剂与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添加剂配伍使用研究以期不断提高酸化剂使用效果[6]
4
糖萜素
    糖萜素为我国首创的纯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其有效化学成分稳定与其他饲料添加剂不存在拮抗作用无任何配伍禁忌使用安全。主要功能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抗应激能力减少死淘率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增强消化酶活性;改善畜禽肉质能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其在畜牧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克服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对于人类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糖萜素生产中的使用很少,究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于使用抗生素添加于饲料中作动物疾病防治和生长促进用;而且,广大养殖户对糖萜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认识还不充分;再者,糖萜素系统化生产过程还需进一步完善,其使用效果和范围也需进一步得到验证[7]

5
寡聚糖
寡聚糖又名底聚糖是由210个糖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直链或支链结构的低聚糖的总称。寡糖种类很多但目前作饲料添加剂的主要包括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半乳寡糖乳果寡糖低聚木糖龙胆寡糖甘露寡糖等。低聚糖能被胃肠道内有益微生物尤其是双歧杆菌所利用作为营养而不能被有害微生物所利用从而可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维持胃肠道内微生态平衡。低聚糖还可以结合病原细胞的外源凝集素避免病原菌在肠道上附着从而阻断了病菌的感染途径并携带病原菌排出体外起到冲刷病原菌的作用维护了动物的健康。某些多聚糖可以提高机体对药物和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增进动物的免疫能力。与活菌制剂相比低聚糖更稳定对制粒膨化氧化和储运等恶劣环境条件都具有很高的耐药性能抵抗胃酸的灭活作用克服了活菌制剂在肠道定植难的缺陷。而且无毒,无副作用不被吸收。但它目前生产效率低生产难度大这是我们目前需要在研究中得以突破的地方[8]
6
中草药
    中草药是天然物质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由于其抗菌作用的广泛性和协同而不会出现抗药性克服了抗生素的缺点。其作用机理主要有:理气消食健脾开胃提高食欲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清热解毒杀菌抗菌消灭进入体内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发生;补气壮阳养血滋阴增强机体特意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取用方便有较丰富的中草药应用经验因此开发潜力很大。
7
生物活性肽
在饲料添加剂中使用的生物活性肽主要是抗菌肽,它是生物体内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强抗菌作用的多肽类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生物体对外界病原物侵染而产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的产物。具有促生长、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功能 属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致细菌耐药性的环保型制剂。抗菌肽的高效广谱抗菌性已被药物学家、生物学家所重视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方法可生产抗菌转基因动植物同时可通过基因工程的技术方法大量表达抗菌肽使之成为新一代肽类抗菌药来源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9]
抗菌肽要成为药物,目前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首先是来源问题。由于昆虫抗菌肽的天然资源有限,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便成为获取抗菌肽的主要手段。化学合成肽类,成本较高。而通过基因工程,在微生物中直接表达抗菌肽基因,可能造成宿主微生物自杀而不能获得表达产物。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抗菌肽基因,虽然可以克服这一缺点,但仍有表达产物少的问题。尽管来自青蛙皮肤的抗菌肽maganin类作为基因工程药物已进入临床IIIII期实验,但人们认为,只有每克价格低于10美元,抗菌肽才可能商品化。因此,如何提高抗菌肽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应用抗菌肽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昆虫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还不够理想。改造已有抗菌肽和设计新抗菌肽分子是创造高活力抗菌肽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抗菌肽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和作用机理,为抗菌肽分子的改造和设计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8-8 22: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广起来需要一个过程!!!!!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03:2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