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CBOT玉米(资讯,行情)市场疲软依旧,主要原因是玉米产区天气较好、作物优良率较高以及市场预期产量将提高。不过,美国农业部最近表示,将在八月份供需报告之前重新调查部分主产区的种植面积,市场认为玉米播种面积数据可能下调50到100万英亩(美国农业部在六月底曾预计玉米播种面积为8700万英亩)。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拉动CBOT期价小步上升,但由于今年总产依旧庞大,因而预计未来CBOT玉米期货价格出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低位震荡继续保持。
国内期货方面,由于受政策与总供求矛盾的影响,连玉米暂时很难明确走势方向。因而,资金逐渐离场,投资者更加青睐于金属期货,市场也越显清冷,交易平淡。周五,在国内期货市场普遍大涨的带动下,午盘后出现了较为抢眼上涨行情。但由于国内玉米库存压力较大,需求也并未好转,所以,连玉米上涨空间十分有限,今后仍以震荡为主。此外,连玉米换月迹象比较明显,后期关注1005合约期价的表现。
现货市场上,随着第二次临储玉米拍卖结束,国内玉米产区玉米现货价格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有限,主要原因是市场主体仍然认为玉米竞价拍卖的底价较高,企业不愿意承担成本增加;而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玉米现货也十分有限,所以多数企业只是有限数量地低调收购,部分企业仍未参与竞拍。如黑龙江地区,省内已经鲜有贸易商收购玉米,农民手里粮源十分稀少,主要的购销活动基本集中在个体养殖户及中小型饲料加工厂。南方港口方面,虽然第二次拍卖玉米的成交量有所增加,但由于拍卖粮源无法迅速进入南方市场流通,因而目前港口地区玉米价格大体保持稳定。蛇口港一等东北玉米报价维持在1800-1810元/吨左右,库存也相对有限,约在10万吨上下。
8月4日(周二)将进行第三批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共计200万吨,其中内蒙古(40)、辽宁(50)、吉林(80)、黑龙江(30),继续关注销售情况。
影响玉米期价的因素
1.第二次临储玉米竞价销,成交率有所提高
表1 7月28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交易情况表 单位:万吨,元/吨
省份 计划量 成交量 成交率 平均价
黑龙江 30.02 7.11 23.68% 1525
吉林 79.94 35.58 44.51% 1580
内蒙古 33.44 15.46 46.23% 1603
辽宁 50.36 34.68 68.86% 1609
总计 193.76 92.83 47.91% 1590
表2 两次竞价拍卖结果对照表
批次 实际成交量 成交率 成交均价
第一批 74.47万吨 37.17% 1600元/吨
第二批 92.83万吨 47.91% 1590元/吨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南证期货研发部
通过近期两次临储玉米和大豆(资讯,行情)竞价拍卖结果看,虽然成交率并不高(大豆全部流拍,玉米拍卖成交率有所上升),但国家目前仍没有改变拍卖政策。随着后期市场粮源更加有限,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或将有所提高,而这又将对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带来一定支撑。但由于,拍卖价格和目前市场现货价格比较接近,因而支撑力度有限。
2.政策方面,国家惠农倾向依旧保持
7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吉林省考察。他强调,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面落实和完善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面向市场需求,加快结构调整,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增强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温总理说,今后国家还会逐步提高玉米收购价,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温家宝接着说,农民关心三件事,一是粮价要不断提高,二是农资价格要保持基本稳定,三是种粮直补能再多一点。这三件事,国家都会努力去做。
3.低温多雨天气再此袭来,东北中北部玉米长势不理想
最近一周,虽然东北地区天气晴朗温度回升,但是临近月末低温多雨天气再次袭来。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天气预报看,未来东北地区仍多阵性降雨,气温较常年偏低。截止到7月28日,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7月份平均温度比正常值低1.3℃、1.2℃、0.7℃、0.4℃。长期低温阴雨天气对今年玉米增产前景构成了较大威胁。因为持续的低温阴雨,将导致农作物发育期延迟,营养生长明显不足,作物冷害特征逐渐显现。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东北地区仍多阵性降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据作物冷害综合监测指标分析,东北中北部发生作物冷害的可能性已达85%左右,其中,黑龙江西部和三江平原、吉林东南部和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发生重度冷害的可能性达70%。如果单产受到影响,即使今年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总产也很难较去年有所突破。
4.目前山东玉米长势良好,但下游需求不容乐观
山东是国内玉米种植大省,也是玉米消费大省,因而其在国内玉米市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据中华粮网最近对山东省玉米及相关产业调研结果看,今年山东玉米播种面积略增,目前长势良好。今年山东全省玉米种植面积比去年略增加49万亩或1.14%,肉后期不发生虫害等自然灾害,则今年新季玉米产量有望较去年持平或增加。而玉米消费需求方面,省内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0%左右;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也大约只有30-50%。因而整体上玉米消费方对玉米需求并不旺盛,企用户多处于观望状态,随用随采,等待新玉米的上市。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7月份《中国饲用谷物供需状况报告》预计,2009 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900 万公顷,较上年的2880 万公顷增长20万公顷,增幅0.7%。在天气条件基本正常的情况下,按照趋势预计,2009 年全国玉米单产为5621 公斤/公顷,较上年的5747 公斤/公顷降低126 公斤/公顷,降幅2.2%。2009/10 年度国内总消费量为14714 万吨,同比增加371 万吨;2009/10 年度国内玉米结余量预计为1487 万吨,上年度为2203 万吨,玉米市场继续维持产大于需的基本状况。
后期研判
最近美元走势依旧不理想,而原油价格和美股的上涨并没有十分有效地拉动美玉米需求,CBOT 玉米期价与它们的走势出现了一定背离。目前,市场对于美元走软、股市和原油价格走强的分歧继续升温,若后期外部环境出现恶化,则美玉米期货价格或同跌而不同涨。而美国农业部8月或许少量下调美玉米种植面积这一利好消息,同美全国玉米种植面积较为庞大,产区天气良好等利空因素相比,前者带动CBOT期价上行的空间有。因而,预计后期美玉米期货价格上行困难重重。
而国内连玉米期货市场方面,虽然国内玉米供给大于需求,年度节余量也十分庞大,消费方面也不理想,但受国家政策支持,及最近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低温多雨天气不利当地玉米生长等,因而我们缩小期价下跌的空间。此外,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国玉米市场也是供给远远大与需求,而价格比较低廉,我国通过出口减轻国内供应压力不大可能。而在秋收前,国家必须腾出一定库容供新玉米的收购存放,因而在新季玉米上市前,国内不大可能出现粮源十分紧缺的现象。预计后期连玉米在供求与政策矛盾中,一时很难确定较为明显的方向,低位震荡仍将继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