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育成户的主要任务是调节猪舍环境,使猪只健康地生长,主要饲养目的是尽可能地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最大限度地提高出栏率。
(一)、进猪前的准备
1、进猪前要提前与保育户联系好,什么时间转猪,双方都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进猪前猪舍要先清扫、冲洗干净,然后应彻底消毒,等到猪舍干燥后方可进猪。
3、应注意冬天的保暖、夏天的降温工作,尽量减少转猪后的应激。
4、在消毒间隙要注意对猪舍内的设备进行维修,如电风扇、电灯、猪栏、门窗、饮水器、给料工具等,自己修不好的报告主管,叫维修工进行修理。
5、提前准备好小猪料(551GP)。
6、准备好必须的日用品,如车辆、铣、扫帚、常用药品、针管及其他。
(二)、进猪
1、
按照猪只性别、大小体重、强弱、每栏头数合理组群。
(1)、同性别之猪放在一栏内。
(2)、尽量使保育区同栏的猪仍放在一栏内。
(3)、大而强的猪同栏,小而弱的猪同栏饲养。
(4)、每栏以25头为宜,不可太多或太少,但夏天可适当减少,冬天可适当增加。
2、
再一次清理料槽,保证料槽干净、卫生、无其他污染物,而且没有污水存贮。
3、
对猪只进行合理的调教。猪只具有爱好清洁、干净,且喜欢在干燥的地方睡卧,在潮湿的地方拉粪、洒尿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用通常常用的方法及平时自己总结出的经验方法,对猪只进行调教。这一点尤其重要,宜早不宜晚,时间耽搁太长之后,便不宜调教,且调教效果的好坏是养猪的关键。常用的方法有:
(1)、扫地。对靠近猪栏的地方要不断地清扫,使其总保持干燥、清洁,让猪卧在这里。
(2)、清扫洒水(夏天)。在靠近猪栏门的地面,潮湿及受到粪尿污染时,要及时清扫。在栏内的其他地方要合理地用粪尿及水洒湿地面,不让猪只卧在其上。
(3)、驱赶。对不听从调教,总在其他地方睡卧,或在门口、料槽内拉粪、洒尿之猪,要及时驱赶。
(4)、串栏。对调教多次仍没有调教过来的猪,可以整栏地将其与另一栏之猪换一下栏位,然后再按照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教。
(5)、为更好地调教猪只,提前在栏门上绑上饲料袋,让猪撕咬,促其就地睡卧。
4、
刚组群的猪极易互相斗殴,这时应及时驱赶,以免伤亡。
5、
在猪栏不紧张时,要适当留下1-2个条件较好的栏空出,以备以后弱猪、病猪加强饲养。
6、
对刚转入的猪宜再一次挑选一下,将相对弱小的猪放在条件较好的栏内饲养。
7、
转来的种用、后备纯种猪应集中饲养,放在一较好的栏内饲养,平时应多多留心照顾,加强饲养。
(一)、温度
温度是制约养猪事业的重要环境条件,尤其是在转群之时,千万要想方设法使其不要受温度影响太大。
1、刚进之猪在第一周之内,适宜温度为20-23℃一周之后,适宜温度为16-20℃过高过低都不适宜。
2、在夏天温度过高时,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
(1)、打开风扇、门、窗,让其通风。
(2)、喷水,让其淋浴。
(3)、让饲养密度小一点。
3、在冬天温度过低时,要注意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
(1)、升起火炉,给猪舍升温。
(2)、关好门窗,尤其在每天下班之前,要注意及时封阻未关严的门窗,防止贼风袭击猪只。
(3)、调教好猪只。
(二)、湿度
湿度以75-80%为最适,过大过小都不好。当前猪舍内湿度一般总很大,要注意经常保持地面干燥和加强通风。
(三)、空气
(1)、要经常通风换气,使舍内空气保持清洁、干燥、新鲜,尤其注意不要使舍内氨气
浓度过大。
(2)、冬天升火炉时,注意防止人、畜CO中毒,在不致影响温度的条件下,适当地通风显得尤为重要,还可采用间断通风法,即通风5分钟后间隔一段时间再通风5分钟,如此下去,定时抽出舍内的CO和NH3。
(3)、为减少灰尘,在清扫地面时,要及时通风,并先用水洒湿地面,以免扬起太多灰尘.
(4)、在加料时,应轻加轻放,不要高高地倾倒,扬起灰尘.
(5)、对猪舍的卫生要常打扫,如常清扫蜘蛛网,地面,门前的转猪道,常清理猪粪等.
(四)、光照
光线以饲养员恰能在舍内工作为宜,太强影响猪只活动,睡眠,过弱又会影响人员工作.
1.日饲喂次数,在40Kg之前,以3次/日为宜,40Kg之后,2次/日。3次/ 日在上午上班,下午上班,下午下班时间分给,2次/日在上午上班,下午下班分给.
2.在每次加料之前,要注意看看上次加的料是否吃完,未吃完应酌情少加.
3.加料之前,应清扫料槽,千万防止饲料受到粪尿污染,杜绝病原从消化道传人,使猪致病。
4.在前10周内要让猪自由采食,给料量一定要满足需要,多点可以,不能缺料,以使猪只快速生长,10周之后,采取限量饲喂方式,以减少脂肪的积蓄,提高瘦肉率。
5.对病猪,弱猪应加强饲养,加料应及时,料量足够,清洁,每天要确保有新鲜料的加入,促其快速康复。
6.一般情况下,加料量应以下次加料时正好吃完为好,平时要注意观察总结,掌握不同日龄猪只的吃料量,以便定量加料。
7.不同日龄猪只饲养标准可参考下表,以便掌握:
9、换料时应有一定计划,逐渐地换料,不可盲目地突然由新料换旧料,导致应激致病,换料办法宜按下表进行:
10、当发生特殊疫情、天气突变,环境条件突然变恶时,应该推迟换料时间,包括增加换
料天数,以尽量减少因换料而引起猪的应激作用。
根据生产计划,农户应协助技术员、主管挑选待售种猪和出口猪只,所挑选的种猪要符合品种要求,出口猪体格要大小一致,体重达到要求,健康无病,出口猪体重90-95kg,符合出口质量要求。对于不符合出口质量要求的猪只要及时淘汰出售。
选中的猪应用醒目的带有颜色的油漆涂于背部,用作识别标记。并记录每周选中猪的耳号、头数和品种。
对所有欲卖之猪都需有主管在场或同意后方可出售,对于应淘汰之猪,也应有主管同意才可出售,严禁私自出售猪只。
1、在售猪之前要与销售部联系好,问清情况,包括猪品种、数量、重量、时间等。
2、对待顾客要文明礼貌,以诚相待,对其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要耐心解释,不能说明的要报告主管、场长,但不能不懂装懂而胡乱瞎说,更不能对顾客大呼小叫,以示不满,尽量满足顾客的各种合理要求。
3、对顾客挑剩的猪,应尽量做到哪来哪去的原则,以免传染疾病及互相争斗。组群之后仍要注意避免猪之间的争斗现象,防止伤亡。
4、要使售猪台保持干净、卫生、时常消毒。
5、所有员工不要跳到售猪台外面去,不要与顾客或销售员有任何直接接触的机会,这对防疫尤为重要。不要让顾客、销售员跑到生产区内,任何人看到都有义务加以制止。
消毒是抑制杀灭病原,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是养好猪的关键所在,因此所有在场人员都要切实注意,搞好自身消毒,遵守场内各项消毒制度,搞好环境消毒,使猪有一个洁净的生长环境。
1、空舍消毒
(1)、消毒前应先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加以冲洗,对洗不掉的粪便,要用铁铣清除掉。在这一切干完之后,才可用相应的消毒液全面消毒。
(2)、消毒时要注意人身安全,注意通风,不要在猪舍内消毒时间过长,以免发生中毒,造成人身伤害。
(3)、一次消毒之后,要空舍几天,接着进行第二次消毒。在进猪之前,要保证三次有效消毒。
(4)、消毒应干净、彻底,不留死角,包括门窗、走廊,墙壁及天花板,都要彻底全面地进行消毒。
(5)、消毒之后的猪舍应杜绝人员随便出入,消毒后猪舍应立即放上消毒盆,进出必须得消毒,防止二次污染。
2、带猪消毒
(1)、消毒前要把猪舍打扫干净,清除猪舍内的残留粪尿、灰尘、蜘蛛网,夏天注意冲水,冬天注意舍内要打扫干净。所有这一切干完之后才可消毒,否则消毒便没有意义。
(2)、定期消毒,一般以7天为一个周期,在特殊疫情或猪只有病时要加强消毒。
(3)、在环境条件(如天气)恶劣时,有可能因消毒致使温度受影响时,要适当推迟消毒时间。
(4)、注意对转猪道、销售台的清扫、消毒工作,尤其在人员经过的地方如门口,走廊、销售台更要加强消毒。
3、人员车辆消毒
(1)、所有人员不要随便进出别的猪舍,主管和技术员在进入猪舍时,要格外小心,保证鞋底消毒。不要将病原互相传播。
(2)、所有人员除要严格遵守场内各项消毒制度之外,还应注意在生产区内的消毒。
(3)、任何在场职工有权制止未经彻底消毒的人员(包括不明身份人员、顾客、一切闲杂人员等)进入生产区或在区内逗留、走动,对不听劝告者及时上报。
(4)、门前消毒盆要保持清洁,里面的消毒液要保证有效浓度,每隔3-5天应更换一次消毒液。
六、防疫
1、遵守场内的各项防疫制度,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有效疫苗注射到健康猪的有效部位,使猪产生免疫力,达到对该疫病的抵抗能力。
2、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免疫程序,包括时间、顺序、剂量等,否则后果自负。
3、免疫后的猪要加强饲养,改善饲养条件,当免疫时间与换料时间相冲突时,这时应以免疫为主,适当推迟换料时间1-2天。
4、死猪的尸体要投入化尸池,千万不能在猪舍周围就地埋猪,对违反者及时上报。
5、使用过的疫苗瓶要收集在一起,定期到指定地点加以深埋或焚烧,不能乱扔。
6、防疫之前要注意疫苗是否为正常疫苗,其包装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期之内,对无标签、商标、批号,剂量不够、瓶有破裂的疫苗要弃之不用,并向主管申明。
7、防疫时要有计划性,按预定的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过后要做好记录。以备核查,防止漏防和重复。
七、
治疗
饲养员、技术员及主管,应每天到猪舍内巡视,发现猪只发病要及时作好记录并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应经常观察猪群的活动,以判断猪的健康状况及相关环境的合适与否,包括猪的活动、吃料、睡觉情况,如根据睡觉情况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合适,对于相互挤压的猪要及时驱赶散开,以防止压伤压死。观察猪只健康状况,在饲喂过程中,要尽量使每头猪都站起来,以便判断其健康状况,通常健康的猪散开活动或躺下,行走正常,背毛红润光亮,当有人走近时会露出注意及警觉神色,喂料时积极争抢,尾巴卷起,粪便正常。相反,不健康的猪会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症候:不活跃、常卧不起,即使驱赶时亦不愿走动,四肢无力,走动时跛行、消瘦、背毛粗乱、肤色苍白、垂头夹尾、发抖拉稀等。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诊治或报告给技术员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发现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各种病都有一定潜伏期,通常,当我们发现时,猪往往已经进入发病后期,因此为防止猪的突然死亡或病弱,应早期发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常在猪舍内巡查,常观察猪只的活动;早诊断就要求我们在发现猪病之后,赶快对其症状加以综合,根据临床经验加以判断是何种原因致病;早治疗要求我们在判断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对致病因素或症状加以治疗。为此,要求:
1、每栋要有本栋的针管、药箱、不要相互串用,以防交叉感染。
2、对针管要妥善保管,定期消毒。
3、药箱要放到干燥阴凉之处,不可受到暴晒。一次取药不要太多,以免受到污染或失效。
4、用药量不宜太多,以能治愈猪病为宜。
5、给药时动作要温柔,进出针要迅速,不能粗暴,推注药液时宜缓慢。
6、
在给药之前,要先检查药液的包装,是否正常,对失效的、无标签的、出现浑浊、沉淀的、瓶有破裂的要弃之不用。
7、发现经过一个疗程用药后,猪的健康状况仍不向好的方向转化或仍有向坏的方面转化时,这时应考虑诊断是否正确,应考虑换一种用药方法。
8、注射前要观察药物是否为配伍禁忌,否则要弃之不用。
9、不要将针头插到生理盐水瓶上,防止污染。
10、给药时用较大的针头(12×20),太短时药液达不到猪的肌肉层,不能吸收,达不到
治疗效果。
11、平时要多多留心学习,观察记录猪的治疗经验,多学习对一些常见病的给药方法。
12、有些药物在初次给药时剂量要加倍,如磺胺类等。
育成户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处处留心学习,作一些记录工作,在下班时认真填写报表,如当天每栋猪的存栏数、吃料量、料的型号、死亡猪的栋号、头数、耳号等情况。为此:
1、每天如实认真、仔细详尽地填写报表。
2、填写的内容要确保可靠,字迹要工整清楚。
3、平时饲养猪时要温和,在猪舍内观察猪只情况时要安静,不要影响猪的睡眠、育肥。
4、每栋猪舍四周及公共场所要常打扫,用过的料袋不要随手乱扔,污染地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