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87|回复: 2

自然法养猪的经验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5 21: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志伟,丁小琼,林松柏,叶志超
目前国内的养猪理念是:牺牲猪的福利、把治疗药当成保健药长期使用以求得猪群短暂平安,一味追求猪肉产量。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猪的饲养密度越来越大,猪舍内的空气环境越来越差,猪把兽药当饲料吃,兽药越用越高档,但猪的抵抗力逐渐下降,死亡率越来越高;猪肉的质量下降,也越来越不安全。于是养猪人到处寻找新的养猪方法,自然养猪法成为一个新的选择。
据资料介绍,发酵床养猪是近年从日本、韩国等亚寒带地区引进的一项新兴养猪技术,又称“自然养猪法”、“生物环保养猪法”、“懒汉养猪法”、“零排放养猪”等,是利用锯末和稻壳等垫料建成发酵床,垫料中添加微生物,猪粪尿经微生物菌发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环保养猪技术.
目前国内经销发酵床微生物产品的有代理日本的福建某公司、利用韩国技术的吉林延边某公司,还有国内自行研究的。
某猪场是新建猪场,经多方考察决定采用自然养猪法养猪。一期工程是7栋猪舍,有1 600的垫料面积。在2008年12月初引进后备母猪,体重为70左右,共l 000多头,现把近5个月的应用情况汇报如下。
1猪舍及垫料的准备
1.1猪舍的建筑
猪舍是单列式,坐北朝南。南面为卷帘,北面为墙壁装有大窗户,东西两面各有2个抽风机。过道在猪舍的北面,过道旁为料槽,料槽上方为饮水器。因进猪时为冬季,暂未考虑猪舍内的降温措施。垫料池是地上式,猪舍栏均为铁栏。
1.2垫料的制作
主要原料为杉木锯末粉和稻壳,比例为1.2:1。
1.2.1  垫料铺垫程序先在垫料池内铺一层稻壳,再铺一层据末粉,循环铺垫至设计厚度(混合物的高度为超过水泥台地面l2 cm)。
1.2.2  混合程序  把稻壳和锯末等用锹等工具来回混合2遍,达到垫料的彻底混均。
1.2.3菌种添加程序把菌种和一小部分垫料进行扩增,再均匀撒在垫料上。
1.2.4再混合程序把菌种和垫料混合2遍,使垫料和菌种彻底混均。
1.2.5  加水程序  垫料一边加水一边混合,最终水份达到50%左右,目测要求:即用手一抓能抓紧,手一松垫料又能松开。注意:加水时首先不能多加水,因为垫料吸水有一个过程,当首天垫料达到目测的水份时,第2天垫料下面就有少量的水流出来。
1.2.6垫料的发酵把垫料表面堆成尖形,表面一般不用覆盖东西,也可以覆盖有透气性的塑料袋子(如饲料袋)。垫料的发酵有温度曲线,一般在第2天或第3天温度就可以升上来,10 d后达到使用要求。
1.2.7摊平垫料把发酵好的垫料摊平,表面覆盖l0 cm的锯末,以防新进猪只对垫料过敏。同时为防止表面锯末太干燥,灰尘被猪吸入引发咳嗽,覆盖锯末后表面应适度加水。
2进猪及管理
按正常的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程序进行管理。饲料用正大康地的后备猪全价饲料,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日喂2次,按正大康地的饲料要求及针对猪的膘情进行饲喂。平时对走道及圈内的水泥台保持卫生。进猪时按猪的大小进行合理的分群饲养。
3垫料管理
猪圈内水泥台的猪粪用扫帚或铲子均匀撒到垫料上。保持垫料的水分,太干时加水,太湿时加干垫料。每天用叉子把猪粪均匀扬撒到垫料上。当垫料上的猪粪太多或圈舍一个角落粪便太多时,把整个垫料进行浅翻一遍,达到垫料和猪粪便混合。如果上述行为均无效时,把垫料进行深翻,深度为40 cm或整个垫料池彻底翻一遍,让猪粪便和垫料混合。如果垫料消耗快,垫料太低时应适当补充垫料。
4猪的饲养密度
后备母猪的密度一般为8~9个/栏。但为了对后备母猪的饲养密度进行测试,选取几个栏做试验。密度及面积如表1:

5测定指标及方法
由于所饲养的猪为后备母猪,没有测定日增重等数据。
5.1猪舍环境测定
主要是测温度。测定温度为室外l.5 m处、室内l.5 m处、垫料表层、垫料下面10 cm。测定时间为l月19日,即一年中相对较冷的时间。
5.2猪的习性
观察发酵床养猪方式下猪的反应。
5.3垫料的使用状态(见表2)
6结果
6.1测量的温度如下
室外温度:-3℃。
室内温度:8℃。
垫料表层温度:14℃。
垫料下温度:30℃。
从温度来看,室内温度并没有尹航等报道的那么高(他报道猪舍环境温度在冬季可达16.1~21.3℃),但对于猪来说,环境温度已有相当大的改善,猪也常睡在一起,但并不像传统水泥地面养猪那样扎堆。且经常有猪把表层垫料拱开,睡在垫料中,这也说明垫料中的温度要高于表层温度。
6.2氨气
由于猪舍配有抽风机,在冬天门窗关闭时经常开风机,把猪舍内的湿气及氨气抽走,因而猪舍内的空气感觉还可以(由于没有测定仪器不能提供数据)。这和帅起义报道的一致。
6.3猪的习性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猪的各项活动正常。猪大多时间在垫料上休息。在水泥台上休息的时间很少,当然这也可能与在冬季有关。因为偶尔有几天气温升高时,有少数的猪在水泥台上休息,有的甚至于在料槽内休息(料槽内有饮水器掉下来的水)。这也间接说明在南方的高温天气时,给猪留一定的水泥台是必要的。
猪经常拱垫料,有时拱得很深,并在垫料中找到吃的东西不停的吃(由于条件所限,始终不清楚猪在吃什么)。
6.4垫料的使用状态
从最初半个月来看,猪的表现很好,但过了半个月后,问题逐渐出来了。从12月1日开始到3月26日止,依照垫料的好坏评定标准,发现饲养密度在4~5头/栏的垫料,仍能维持在1分左右。而饲养密度在6~8头/栏的垫料只能维持在-2~-3分。而饲养密度在9头以上的在使用2个月时垫料就已达到-3分,2.5个月时垫料已达-3以上,不得已把猪进行分栏。这说明某些公司宣传的密度有问题,我们建议后备母猪70 kg左右的所需垫料面积为2.8~3.2 m2/头,如猪超过110 kg且饲喂时间长时(如后备母猪),垫料面积须达到4/头。这还不包含其他面积。从生产实际上看每栏饲养后备及妊娠母猪4~5头时,垫料较好且能维持较长时间。
7分析
7.1  自然养猪的优点
垫料养猪从目前来看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养猪模式,它确实有如下的优点:
1)从猪舍内的环境来看,不良气味要比传统养猪少得多。笔者认为有3个原因,一是猪的密度要比传统养猪少;二是排风系统做的好;三是猪粪尿被垫料吸附和微生物分解。
2)环境污染的治理上确实有实效。因为无粪便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压力。
3)冬天保温效果要好于传统养猪,可以节能。
4)由于用水清洗少,可以节约水。
7.2自然养猪的缺点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们也发现自然养猪并不像宣传的那样省力,这种养殖模式也有不少缺点。
1)垫料的制作费力。一期工程的7栋猪舍,有l 600m:的垫料面积,垫料是在猪舍的垫料池中做。用铁锹按要求制作垫料,平均每天l0人,前后做了近20 d,才制作完。后来因为量太大,劳动强度高,以后新建猪舍的垫料改用装载机制做,而且是在一个专门的垫料仓库做,做好后的垫料用农用车运到猪舍内。
2)垫料的添加费力。垫料一般7 d后就要添加,我们首先是把垫料装袋然后用车拉到猪舍边,再用人工把垫料倒进猪栏,很费时费力。


3)翻垫料不容易。起初按照有些宣传对垫料随便耙几下,当养猪半个月时垫料表面粪便就有点多,不得已让饲养员进行深翻30~40 cm。养猪1个半月时,垫料近30 cm猪粪便太多,垫料成了沼泽地,不得已让饲养员进行彻底深翻,垫料才稍有好转,但仍不理想。
4)深翻垫料难。我们经过实践,要将近2 h才能把一个猪栏的垫料深翻80 cm,饲养员一天只能深翻2个栏。如此大的劳动量,是传统养猪所不能比的。正因为此,大型垫料养猪可以考虑用机械翻垫料,如选取小型或迷你挖掘机等进行翻垫料。
5)成本不一定低。目前lmz的垫料约需垫料10~12袋,每袋垫料没发酵前的成本是4~6元/袋。则7栋猪舍垫料成本5元X l 600m2×10=80 000元,加发酵料菌种成本及运输成本则更高。同时为了机械翻垫料,必须配套建一个大仓库。
6)猪舍的卫生难弄。由于猪有定点排粪便的习惯,同时猪不会把粪便排在睡觉的地方,猪一般都睡在垫料上,因此水泥台成了猪排粪便的地方。猪活动时易把粪便弄得到处都有。因而卫生打扫干净后不能维持很长时间,同时极难打扫,这也是和传统养猪不能比的。
7)猪在栏内运动后垫料易被猪弄得到处都有,有时弄到料槽内,每次喂料前要清扫料槽,加大饲喂难度。
8)垫料养猪占地相当大,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发酵床养猪占地大大超过常规养猪,其中后备和妊娠母猪等根据实际经验占地还要更多。
总之,自然法养猪只是养猪的一种模式,这种养猪模式增大了占地面积,减少了猪的头数,有较好的猪的福利,在环保上有优点,但这个养殖模式的许多缺点还有待解决。
摘自《猪业科学》.-2009,(6).-60~63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7-25 22: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酵养猪是很细心啊.不知我南方适宜不?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6 08: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能不是搞生产的,所以还有很多没说到点子上,不过已经很详细了,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01: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