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丁酸钠的应用是否会与饲料中其它物质尤其是抗氧化剂产生相互影响,是许多饲料企业和用户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以常用抗氧化剂BHT为例,从BHT抗氧化原理着手,探讨当饲料中同时添加BHT和丁酸钠时,两者之间是否可能产生相互影响。
1. BHT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原理
BHT(butyl Hydroxy Toluene)全名二丁基羟基甲苯,又称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diterrbutylersol),分子式:C15H24O,相对分子量:220.363。
BHT是作为合成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加工、油脂防腐、以及饲料加工等,起清除自由基的目的。又被称为自由基清除剂。BHT分子中含有一个活性羟基,通过提供一个氢原子与酯类自由基反应,使自由基转变为非活性的或较为稳定的化合物,供氢后BHT自身形成白由基,从而达到抑制氧化的目的。酚类化合物与脂类白由基反应后自身形成的自由基稳定性高,原因是未成对的电子可以在苯环上离域分布。其过程如图所示:
RO*(ROO*) + AH → ROH(ROOH) + A*
RO*(ROO*):酯质自由基
AH:抗氧化剂
A*:抗氧化剂供氢后自身形成的白由基
饲料在贮存过程中,其中的脂类化合物在外界条件如光、热、引发剂及变价金属离子等的作用下会发生自动氧化反应(这属于白由基链式反应,其历程分为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典型阶段)极易生成氢过氧化物,进而降解为低级脂肪酸,导致饲料发生酸败,并产生有毒物质。BHT主要功能是干扰或延滞链式反应中的链增长步骤,达到抑制氧化的目的。
2. BHT与丁酸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在BHT分子中,苯基中羟基的氧原子含有孤对p电子,这p电子云可以跟苯环的大∏键电子云从侧面有所重叠,使氧原子上的p电子云向苯环转移,氢氧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向氧原子方向转移,促使羟基中氢原子较易电离,使BHT显示一定的弱酸性。而丁酸钠是丁酸的钠盐,进入动物体内以后溶于水并发生分解反应,发挥有效作用成分是丁酸。所以从两者的性质角度分析当在饲料中同时添加BHT和丁酸钠时,两者之间不可能产生化学反应。 综合许多资料分析可知,BHT是在饲料被动物采食之前储存过程中发挥其有效作用的,而丁酸钠是在动物采食之后进入动物体内发挥有效作用的。采食之前丁酸钠是钠盐,对BHT不产生影响;采食之后,丁酸钠水解产生丁酸,但BHT的弱酸性相对于丁酸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两者在饲料应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相互影响。
3. 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抗氧化剂BHT是通过形成白由基而达到抑制氧化的作用,显很弱的酸性,主要在饲料储存过程中发挥作用,丁酸钠是采食后在动物消化道内发生水解反应产生丁酸而发挥其有效作用。无论是从两种物质性质的本身还是从它们作用过程分析,抗氧化剂BHT和丁酸钠在饲料中应用时两者之间都不可能产生相互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