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7-18 13: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养什么鱼能赚钱
针对近年来发展名品种养殖的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以供参考。
一、 常规品种养殖稳中求胜 一些常规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快,养殖技术成熟,养殖投入少,风险也比较小,适合与资 金不雄厚的养殖户养殖,如建鲤、异育银鲫、彭泽鲫、三倍体工程鲫、团头鲂、罗非鱼等。 但这些品种的种质退化现象较为严重,应加强良种的选育工作,此外应尽快摸索出这些品种 的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还应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
二、淡水虾类仍是养殖热点我国淡水虾市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苏、福建、上海和浙江等地区。虾类养殖品 种主要有罗氏沼虾、青虾、刀额新对虾、澳洲淡水龙虾、南美白对虾等。随着马氏沼虾等的 引进,虾类养殖品种更趋多样化。目前,随着淡水养虾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苗种生产显得越来越重要。总体而言,多个淡 水虾品种繁殖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种苗供应将不成为问题。保证商品虾相对稳定的售价的 关键是尽量避开集中上市,养殖者必须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风险。
三、蟹类养殖风险较大 养殖的蟹类主要是中华绒螯蟹,主要养殖区域有江苏、浙江、上海、湖北、辽宁、河北 、山东、天津、湖南等省。1997年至2002年间,养蟹的规模按每年上涨30%的速度增长,相 应的商品蟹的产量也逐年大幅上升,由此导致价格从1997年的每公斤200元下滑至2002年的 每公斤70-80元,只有大规格的商品蟹才能维持较高的价位,预计今秋蟹价将持续走低。因 此,今后蟹类养殖的重点应在提高养殖技术,提高商品蟹规格上。螃蟹生产只有从规模型向 质量型转变,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商品型向深加工发展,才能促进河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鉴于劣质蟹苗与蟹病给养蟹业造成的巨大损失,改进苗种鉴别手段,加强疾病防治 工作也不容忽视。
四、龟鳖养殖风险与利益并存 由于前些年甲鱼养殖的飞速发展,甲鱼市场价格由200-300元/公斤高价位跌到50-60 元/公斤的低价位并一直保持低迷,但据有识人士预测,将有望今年起走出低谷,从而步入 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原因有三:(1)市场低迷时期,部分甲鱼较小的甲鱼养殖场或 倒闭,或转产,甲鱼货源缩小;(2)国家加大打击国外甲鱼走私的力度,使国内甲鱼受境 外甲鱼倾销的影响减小,市场情况好转;(3)消费者开始正确认识甲鱼的营养价值。春节 前,在上海、杭州、武汉等大城市市场上,每只重500克左右的人工养殖甲鱼已升至天90-1 30元,如无特殊情况发生,国内甲鱼市场价格走出低谷将基本定局。 龟类具有独特的营养、药用、观赏和出口等其它动物无法替代的经济价值。与甲鱼一样 ,随着乌龟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商品龟的价格逐年下滑,市场上每公斤普通商品龟的价格 仅在50元左右,但野生龟、金钱龟、鄂龟的市场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每公斤约200元。目前 ,金钱龟、鄂龟苗种需求较大,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但笔者认为,金钱龟也好,鳄龟也好 ,进入商品市场后究竟有多大的容量空间,尚有待时日的检验,养殖者应充分考虑市场的潜 在风险,不宜盲目跟风而重蹈甲鱼之覆辙。
五、鲟鱼养殖市场潜力仍然较大 我国拥有鲟鱼9种,我国的中华鲟、史氏鲟、白鲟等被列为濒危动物,其中史氏鲟、中 华鲟和达氏鲟为主要养殖品种。欧洲有鲟鱼9种,其中俄罗斯鲟、裸腹鲟、闪光鲟和欧洲鲟 为主要品种。北美洲有鲟鱼11种,其中高首鲟、美洲鲟、中吻鲟和匙吻鲟为主要品种。 我国进行鲟鱼人工繁殖研究起始于1956年,从1988年开始鲟鱼人工养殖研究,真正较大 规模发展只是在近二、三年内,其中以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为最多。据 估算:1998年我国人工养殖鲟鱼数量不足100万尾,1999年我国养殖的鲟鱼数量为250万尾, 2000年,我国共繁殖史氏鲟及其杂交种受精卵为2500万粒,出苗1300万尾,加上俄罗斯鲟 、西伯利亚鲟等进口苗种600万尾,我国共有春苗2000万层,迄今为止,我国人工养殖各种 规格鲟鱼数量己达1000万尾。 随着市场供给量迅速增加,鲟鱼价格逐步回落。从1998年到2002年短短的五年时间内, 我国鲟鱼人工养殖量增加了近10倍,商品鱼平均价格从1998年600元/公斤下降到2001年的7 0元/公斤,下降了88%。2002年,鲟鱼价格在52-70元/公斤之间徘徊,预计2003年会仍然 维持在此价位。以当前的生产成本--每生产1公斤鲟鱼25元左右--来看,这个价位上, 那些养殖技术好,规模大的养殖场可获得利润。 目前,鲟鱼成鱼销售市场仍然比较乐观,仅广州日消费量就达0.5-1万尾/天。上海日 消费量达0.5万-0.8万尾/天,北京仅天民市场-处日交易量就达0.2万尾以上。
六、其他品种 (1)河豚:我国养殖的河豚70%出口到日本,养殖品种为暗纹东方豚。近年来,河豚 价格大幅度下跌,且市场价格混乱。2002年底,江苏市场人工养殖的河豚仅为80元/公斤, 而江苏靖江利用江滩资源养殖的河豚价格高达400元/公斤,成鱼品质接近野生河豚。河豚养 殖者可借鉴此经验,利用当地优良的自然资源,进行无污染养殖,效益高。(2)香鱼:势 头发展很猛,繁殖技术成熟,主要出口日本,市场需求量大。其价格一般5-6月呈上升势态 ,7月达最高,8月开始回落,9月跌至最低,养殖者应注意适时销售。(3)大菱鲆:工厂化 养殖技术成熟,市场需求量大,养殖规模急速膨胀,导致价格由最初的340元/公斤跌至120 元/公斤,但仍然有较大的利润空间。(4)胭脂鱼:育苗技术不稳定,苗种供应受阻,2002 年市场价格高达120元/公斤左右,今年价格下跌5%左右,但仍可进一步发展。(5)大黄 鱼:市场价格狂跌,已经形成较大的养殖规模,成品品质有所下降。(6)鲑鳟鱼类:由于 前几个月的连续市场价格偏低,导致一些养殖者对未成熟的鱼进行宰杀,也造成了资源量的 下降,估计价格将会因此上升。(7)太阳鱼:引进很成功,适合在珠江三角洲大力推广, 但不适合内地推广。(8)鲈鱼、鳜鱼:春节后鲈鱼价格稍降,由16元/公斤降至14元/公斤 ,估计今年不会有很大的波动;鳜鱼价格有原来的32元/公斤涨到42元/公斤,节后估计会略 有下降。(9)斑点叉尾鱼回:苗种供应充足,养殖技术成熟,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10-12 元/公斤,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七、养殖淡水小品种大有可为 淡水小品种一般指仅在部分地区养殖的特色品种,如黄鳝、泥鳅、黄颡鱼、大口鲶、杂 交鲶、薄鳅等。这些品种可以利用村前屋后、山泉溪水开展庭院养殖,可以精养殖、纯养、 密养、开展高产高效养殖,其市场价格一般较高而且稳定,但市场容量有限,因此应错开销 售旺季,均衡按需上市,才能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八、观赏鱼养殖前景看好 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改善,养殖观赏鱼不仅能美 化家庭环境,而且可以调整传统渔业生产结构。近年来,广州地区观赏鱼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面积达到1600亩,观赏鱼的规模、品种、产量逐年增多,其中金鱼、锦鲤、热带彩色鱼三 大系列共达200多个品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