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72|回复: 2

[饲料] 毛南族:特色养殖铺就致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7 13: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6月13日电(记者闫祥岭)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文化村下兰屯的科技扶贫良种牛培育基地里,28岁的毛南族管理员谭劲仕对记者说:“我们利用政府提供的培育技术,每年向100多户贫困家庭提供用来喂养的小牛。”
  这个环江县最大的良种牛培育基地,每年利用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提供的
  良种牛精液,对环江县本地特有的菜牛进行品种改良,除每年出栏约200头牛外,还将配种后的母牛提供给贫困户喂养,出生的小牛也无偿提供给贫困户。谭劲仕说,这一做法每年能给贫困家庭带来超过2000元的收入。
  环江菜牛又称毛南菜牛,早在500多年前就成为毛南族聚居地的名优特产,是毛南族居民利用当地的山间饲草、野生饲料加上传统育肥方法进行培育而成的。
  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麓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总人口为40.58万人,其中包括毛南族人口5.89万人。毛南菜牛养殖业覆盖全县30多万农业人口中的20多万人,人们习惯于用香猪、香鸡、香鸭、香牛、香米等“五香系列”来形容这里的特色产业,而毛南菜牛则是与“五香”并列的地域特色资源。2008年环江县荣获“中国菜牛之乡”称号。
  目前,环江县的香猪、菜牛养殖业已经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广西毛苗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屈广滨说,通过在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合同,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养殖业,环江县在发展特色养殖上实现了产业公司与养殖农户的双赢。
  环江县渔牧兽医局副局长韦朝阳介绍,2008年毛南菜牛存栏达11.5万头,出栏5.28万头。在毛南山乡,菜牛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民间酒宴餐桌,成为一张响亮的地域品牌,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养殖菜牛也成为当地居民的致富捷径。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为民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7-17 13: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说说香猪的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7 15: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道路是今后中国发展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9 05: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