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启动冻猪肉储备 高金积极行动
新闻来源:遂宁新闻网
中央启动冻猪肉储备 高金积极行动
从2006年的暴跌到2007年的暴涨,从2008年的几涨几落到2009年春节后的一路下滑……猪肉价格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让养殖户、消费者都陷入了困顿,在猪粮比价连续4周跌破生产盈亏平衡预警点后,首批12万吨冻猪肉中央储备预案开始实施。
6月5日,一纸邀请参加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的紧急通知到达高金,这份来自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的通知,让高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金翔宇立即“行动”起来,为确保中央储备工作的顺利进行,高金立即派出专人到北京华商中心进行了统一培训,并组织公司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培训,积极响应中央猪肉储备工作。
据了解,此次冻猪肉中央储备任务中2#、4#分割肉和冻片猪肉各占总数的一半,采用全国网上竞标的形式,由各生产企业投标,择价收购。通过激烈角逐,共有几十家公司夺标,共同承担此项任务。高金公司承担了7000吨收储任务,并夺得储备肉生产指标4700吨。
参与储备肉行动 彰显社会责任
在我国城乡居民中,猪肉食品占肉类食品总量的60%以上,市场上猪肉的多少,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生猪产业出口减少、内需减弱、生猪价格大幅度下跌,猪粮比价不断下降,导致消费总量下降,猪价大幅度下跌,多数养猪场户处于亏损状态,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因此,中央开展的猪肉储备行动,正是要通过行政之手调节市场平衡。
中央储备肉是指国家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市场异常波动和市场调控而储备的肉类产品,包括储备活畜(含活猪、活牛、活羊)和储备冻肉(含冻猪肉、冻牛肉、冻羊肉)。中央实施猪肉储备,高金食品作为承担此次应急任务的企业之一,积极响应彰显了其显著的社会效应,这也是高金公司继去年参加国家进口美国中央储备肉工作后,又一次大规模参加中央储备肉工作。
高金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经理任艳说,在当前生猪市场疲软的时候参加储备行动,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市场上相关的猪肉信息,对企业本身而言,可以利用闲置的厂房;因为涉及到装卸、搬运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大量人手,这就给公司周边的农民工带来了就业机会,促进他们增收;我们还可以看到,随着储备肉的实施,对生猪的需求量增加,必将拉动生猪价格上涨、回升,对周边的生猪价格也是一种促进,产生价格增长辐射效应。
全力迎战 做好储备工作
储备肉的主要特点是旺储淡销,起到调控市场的作用。高金在领受中央储备肉任务之后,迅速成立了高金公司国家储备肉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中央储备肉工作,并于6月16日前拿出了国家储备肉资金调配、账务结算、储存、生产等管理方案。
根据中央相关规定,储备肉实行专仓(专垛)或专栏储存、专人管理、专账记载和挂牌明示,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承储单位不得擅自动用储备肉,不得虚报储备肉数量,不得自行变更储备冻肉堆码库、垛位和活畜饲养专栏。
为了集中时间完成中央储备肉任务,集中时间为其他公司快速解决卸货、入库及冻结等问题,高金调动了所有力量全力配合,对生产员工进行调配。为了保证外来公司储备肉的及时卸货、入库,公司连续召开3次储备工作落实安排会;屠宰事业部部长亲自到储备肉储运工作承接分公司现场办公,各分公司甚至压缩自己的生产量,保证外来储备。在收储中,为了保证储备肉的质量,一些外来公司冻肉的产品包装经过多次打包、装卸,出现破损现象,高金公司按照规定,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质量规定验收产品,协助对方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结果直接汇报华商集团。
考虑到公司有4700吨生产指标,高金抽调了东北公司的部分车间员工到总部支援工作。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涉及到此次中央储备肉工作的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工作,车间员工每天几乎要从事十多个小时的工作,负责此项目的领导跟车间工人一道,连日工作,确保生产、储备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6月21日晚,头蹄车间员工何明容突发疾病,肚子疼痛难忍,无法直立,后由车间员工吕道刚搀扶出车间,公司紧急派车由屠宰车间主任唐安全送往医院。本岗位人员紧缺,当时只有两名员工修整猪蹄,一旦自己因病休息,将会对生产线造成影响,想到这些,何明容仅仅服用几片止痛药,强忍着疼痛,仍于次日凌晨1:00左右坚持回到自己岗位工作;头蹄内脏车间的很多员工因为长时间浸泡,手发白、裂口、脱皮,仍然坚持工作;为保证员工劳逸结合,公司合理安排生产线进行定时停线休息。后勤部门抽调员工组成食品供应小组,定时免费提供食品送到生产一线。这些事情无不感动着高金公司的每一位员工。
平衡猪价 产业化是最终出路
目前,我国养猪业长期依靠个体分散、小规模的农户养殖,生产很不稳定,赚钱就养,不赚钱就停;缺资金和技术,抗风险能力差,生产盲目,容易形成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现象。高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说,正是由于这种个体分散不成规模的养猪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一旦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必然会导致社会生产总量的剧烈变化,进而影响市场供给。
因此,这位负责人建议,为了保证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和较为稳定的猪肉市场供应,一是要建立国家主导的猪肉产品储备库,便于在市场供给不足的时候能够及时补充;二是要建立生猪期货交易,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锁定市场波动的风险,避免暴涨暴跌造成投资损失;三是要鼓励适度规模产业化养殖,逐步将个体养猪过渡到规模化、工业化养猪,借此提高供给方对于市场波动的判断能力。
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生猪产业早已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形成了规模经营,从生猪饲养、出栏、宰杀直到猪肉包装,再到送往超市、饭店,都是一条龙式的作业。“因为是规模经营而不是家庭散养,生产经营的规模容易按照预测的市场需求量来调控,从而避免生产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市场供求平衡,保持肉价相对稳定。”借鉴先进经验,因此,要使猪肉价格不再大起大落,最终还是要走产业化之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