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水产养殖者须密切关注与积极防治。
病 原 暴发性流行病在不同鱼类,其致病病原体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这类病原中许多是条件致病菌,池塘环境好,鱼体抵抗力强时,病原菌虽存在水体中但不会引起鱼病,池塘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差时,易引起鱼病暴发流行。
主要症状 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条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感染时,鱼体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内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鲢鳙鱼更明显),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鳃、肝、肾的颜色较淡,胆囊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而有很多粘液;有时肠腔内积水或有气,肠被胀得很粗。需要注意的是,该病因病程的长短、疾病的发展阶段、病鱼的种类及年龄不同,病鱼的症状表现多样化。有时少数鱼甚至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就死亡,这是由于这些鱼的体质弱,病原菌侵入的数量多、毒力强所引起的超急性病例。
流行情况 危害的鱼类主要有鲢、鳙、鲂、鲫、鳗、鳝等鱼类,水温持续在28℃以上的高温季节及高温季节过后仍保持在25℃以上的水温条件时,最易暴发流行,危害各种规格的鱼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