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48|回复: 1

虹鳟鱼烂鳃病防治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4 18: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烂鳃病(Gill-Rot disease of rainbow trout)  

    [病因]病原体为嗜鳃黄杆菌(Flavobacterium branchiophila)、革兰氏阴性好气长杆菌。  

    [症状]病鱼活动迟钝,离群独游。鳃黏液分泌增加、充血,鳃丝肿胀,显微镜观察鳃上皮细胞增生,黏液细胞脱落,细胞结构丧失,黏脏,鳃小片愈合,鳃丝棍棒化,在鳃丝表面可发现大量长杆状细菌,挤压鳃盖,由鳃腔流出带脏物的黄色黏液。  

    [流行及危害]该病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及日本养殖的虹鳟鱼中广泛流行,除危害虹鳟鱼外,对溪鳟、大麻哈鱼、枇杷鳟等亦产生危害,流行水温13℃,主要于上浮幼鱼至10克左右(体长5厘米)的鱼种,超过5厘米以上的鱼较少发病,常引起较大量死亡,当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及水质混浊时更易引起该病的发生。  

    [诊断]①根据外观症状及显微镜观察发现鳃丝溃烂,鳃表面有大量长杆状菌可初诊。②分离培养,鉴定病原菌确诊(培养基用噬纤维琼脂)。  

    [预防]①保持合理放养密度,保持水质清洁。②定期使用净水剂如生石灰,及消毒剂如高锰酸钾、氯制消毒剂消毒。  

    [治疗]①1—2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浴1小时。②0.8%~1%食盐水浸浴1小时。  

    [注意事项]嗜鳃黄杆菌不能作屈曲运动,亦不能作滑行运动,凭这些活动状况可与柱状屈桡杆菌相区别。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缘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7-4 19: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ftkb都是一样的技术....不..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0 18: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