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甲喹与常用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 [ 作者:天天香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176 更新时间:2004-4-19 文章录入:admin ] | 摘要 为探索乙酰甲喹与常用抗生素药物配伍之后在室温下(21℃)8h内理化性质的稳定性,进行了本次试验。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配伍后即刻、2、4、6、8h时的吸光度,同时观察配伍液颜色的变化、有无气泡和沉淀产生,测定pH值。结果表明乙酰甲喹溶液与盐酸恩诺沙星、青霉素G钾、硫酸链霉素、阿莫西林、硫酸庆大霉素、强力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头孢氨苄、盐酸吗啉双胍、利巴韦林、盐酸金刚烷胺配伍后均无理化性质上的变化。结论:乙酰甲喹溶液与以上十一种药物配伍无理化性质上的变化,可以配伍应用。
关键词:乙酰甲喹;配伍;稳定性
前言 乙酰甲喹又名痢菌净,化学名称为3—甲基—2—乙酰基—N—1,4—二氧喹噁啉,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制的化学抗菌药,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和较强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猪痢疾及畜禽消化道细菌感染。乙酰甲喹对仔猪黄、白痢也有显著疗效 。在奶牛子宫内膜炎常见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大肠埃希氏菌对乙酰甲喹的高敏感菌株为9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乙酰甲喹最敏感,高敏菌株达100%。采取乙酰甲喹、头孢氨苄在犊牛出生后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止新生犊牛腹泻病的发生。
吴立夫等报告乙酰甲喹注射液分别与苦参等6种中草药提取液配伍时,在药物性状(澄明度、pH值等)上未发现有配伍禁忌,但对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乙酰甲喹与苦参或水蓼提取液配伍时在抑菌作用上互相拮抗,与连翘、赤芍或风轮菜提取液配伍时抑菌活性呈现加合作用,与大青叶提取液配伍时抑菌作用增强两倍。乙酰甲喹和痢特灵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协同作用。乙酰甲喹与杆菌肽锌联合应用,可有效地控制猪红痢的发生,并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
乙酰甲喹与常用抗生素配伍时其体外稳定性的研究报道还未见到。为观察乙酰甲喹与各种抗生素药物配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紫外吸光度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仪器 UV755B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分析仪器总厂制造);FA2004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天平仪器厂制造);pHS-3C型酸度计(萧山市鑫龙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各种玻璃器皿。
2.1.2药品 选用兽医临床特别是禽病临床上常用的11种抗生素作为试验药物。配伍药品的应用浓度参考Davidson.J.R.Mcmillan and J.Babisb的治疗浓度。
表1 配伍抗生素药物浓度表
药物名称
| 不同放置时间下的pH变化
| 即刻
| 2
| 4
| 6
| 8
| 盐酸恩诺沙星
| 6.50
| 6.49
| 6.30
| 6.83
| 6.41
| 乙酰甲喹
| 6.81
| 6.89
| 6.76
| 7.05
| 7.37
| 青霉素G钾
| 6.32
| 6.56
| 6.53
| 6.78
| 7.19
| 硫酸链霉素
| 6.91
| 7.10
| 7.17
| 7.30
| 7.42
| 阿莫西林
| 6.88
| 7.15
| 7.10
| 7.16
| 7.24
| 硫酸庆大霉素
| 6.16
| 6.01
| 6.00
| 6.16
| 6.04
| 强力霉素
| 6.55
| 6.37
| 6.44
| 6.66
| 6.52
| 酒石酸泰乐菌素
| 6.80
| 6.78
| 6.95
| 6.94
| 7.00
| 头孢氨苄
| 6.82
| 6.90
| 7.13
| 6.89
| 6.97
| 盐酸吗啉双胍
| 6.58
| 6.81
| 6.96
| 7.04
| 7.14
| 利巴韦林
| 6.71
| 6.95
| 7.53
| 7.56
| 7.44
| 盐酸金刚烷胺
| 6.74
| 7.25
| 7.48
| 7.51
| |
2.2 紫外吸收光谱及测定波长的选择 据资料记载乙酰甲喹在242、254、370、371、372处均有最大吸收。
根据试验确定本次配伍试验乙酰甲喹的浓度为5微克/毫升,配伍液的测定波长取254nm。 2.3 测定方法
2.3.1观察乙酰甲喹与各抗生素配伍前8h内的稳定性。将各药品按表1配制贮存液,配伍前于即刻、2、4、6、8h分别观察其外观性状、pH和用蒸馏水将其稀释20倍后测定吸光度。
2.3.2观察乙酰甲喹与各抗生素配伍后8h内的稳定性。 取乙酰甲喹贮存液与其它各药物贮存液等量混合,于即刻、2、4、6、8h分别观察有无外观变化,测定pH值。再将其用蒸馏水稀释20倍,于即刻、2、4、6、8h测定配伍溶液吸光度。
3 .结果
3.1 乙酰甲喹与各抗生素配伍前8h内的稳定性
3.1.1药物配伍前的外观性状 除乙酰甲喹和强力霉素为淡黄色外,其余各药液均为无色液体。所有药液在配伍前均无气泡和沉淀产生。
3.1.2各种药物配伍前8h内的pH值(见表2)
表2 各种药物配伍前8h内的pH值
药物名称
| 不同放置时间下的A变化
| 即刻
| 2
| 4
| 6
| 8
| 盐酸恩诺沙星
| 0.201
| 0.195
| 0.232
| 0.231
| 0.231
| 乙酰甲喹
| 0.564
| 0.561
| 0.533
| 0.572
| 0.577
| 青霉素G钾
| 0.035
| 0.034
| 0.047
| 0.031
| 0.032
| 硫酸链霉素
| 0.027
| 0.023
| 0.025
| 0.017
| 0.022
| 阿莫西林
| 0.040
| 0.036
| 0.031
| 0.026
| 0.032
| 硫酸庆大霉素
| 0.025
| 0.028
| 0.025
| 0.025
| 0.024
| 强力霉素
| 0.063
| 0.065
| 0.055
| 0.057
| 0.059
| 酒石酸泰乐菌素
| 0.117
| 0.131
| 0.116
| 0.116
| 0.114
| 头孢氨苄
| 0.115
| 0.115
| 0.115
| 0.116
| 0.113
| 盐酸吗啉双胍
| 0.404
| 0.423
| 0.440
| 0.432
| 0.424
| 利巴韦林
| 0.031
| 0.047
| 0.031
| 0.029
| 0.029
| 盐酸金刚烷胺
| 0.021
| 0.028
| 0.025
| 0.020
| |
3.2药物配伍后的外观性状、pH值和吸光度变化
3.2.1药物配伍后的外观性状(见表4)
表4 药物配伍后的外观性状(室温下) 药物名称
| 外观性状
| 颜色
| 气泡
| 沉淀
| 盐酸恩诺沙星
| 淡黄色
| 无
| 无
| 青霉素G钾
| 淡黄色
| 无
| 无
| 硫酸链霉素
| 淡黄色
| 无
| 无
| 阿莫西林
| 淡黄色
| 无
| 无
| 硫酸庆大霉素
| 淡黄色
| 无
| 无
| 强力霉素
| 淡黄色
| 无
| 无
| 酒石酸泰乐菌素
| 淡黄色
| 无
| 无
| 头孢氨苄
| 淡黄色
| 无
| 无
| 盐酸吗啉双胍
| 淡黄色
| 无
| 无
| 利巴韦林
| 淡黄色
| 无
| 无
| 盐酸金刚烷胺
| 淡黄色
| 无
| 无
|
3.2.2乙酰甲喹与11种抗生素配伍后8h内的pH值(见表5)
表5 乙酰甲喹与11种抗生素配伍后8h内的pH值 药物名称
| 不同放置时间下的pH变化
| 即刻
| 2
| 4
| 6
| 8
| 盐酸恩诺沙星
| 6.87
| 6.87
| 6.92
| 6.93
| 6.92
| 青霉素G钾
| 6.79
| 6.93
| 6.87
| 7.00
| 7.12
| 硫酸链霉素
| 7.41
| 7.43
| 7.38
| 7.48
| 7.43
| 阿莫西林
| 7.29
| 7.26
| 7.34
| 7.30
| 7.29
| 硫酸庆大霉素
| 6.42
| 6.45
| 6.41
| 6.40
| 6.38
| 强力霉素
| 6.87
| 6.82
| 6.86
| 7.04
| 6.98
| 酒石酸泰乐菌素
| 7.24
| 7.23
| 7.30
| 7.39
| 7.45
| 头孢氨苄
| 6.73
| 7.31
| 7.35
| 7.41
| 7.53
| 盐酸吗啉双胍
| 7.43
| 7.47
| 7.42
| 7.42
| 7.45
| 利巴韦林
| 7.71
| 7.59
| 7.58
| 7.59
| 7.71
| 盐酸金刚烷胺
| 7.52
| 7.40
| 7.74
| 7.78
| 7.47
|
3.2.3乙酰甲喹与11种抗生素配伍后8h内的吸光度值(见表6)
表6 乙酰甲喹与11种抗生素配伍后8h内的吸光度值 药物名称
| 不同放置时间下的A值变化
| 即刻
| 2
| 4
| 6
| 8
| 盐酸恩诺沙星
| 0.703
| 0.764
| 0.726
| 0.695
| 0.735
| 青霉素G钾
| 0.545
| 0.588
| 0.567
| 0.536
| 0.590
| 硫酸链霉素
| 0.644
| 0.578
| 0.582
| 0.562
| 0.569
| 阿莫西林
| 0.609
| 0.577
| 0.545
| 0.510
| 0.551
| 硫酸庆大霉素
| 0.524
| 0.538
| 0.507
| 0.513
| 0.538
| 强力霉素
| 0.590
| 0.614
| 0.594
| 0.607
| 0.599
| 酒石酸泰乐菌素
| 0.633
| 0.644
| 0.640
| 0.629
| 0.628
| 头孢氨苄
| 0.636
| 0.658
| 0.635
| 0.609
| 0.682
| 盐酸吗啉双胍
| 0.860
| 0.951
| 0.903
| 0.886
| 0.967
| 利巴韦林
| 0.571
| 0.562
| 0.539
| 0.547
| 0.556
| 盐酸金刚烷胺
| 0.526
| 0.558
| 0.547
| 0.516
| 0.551
|
4 讨论
乙酰甲喹溶液的颜色呈现淡黄色,乙酰甲喹与其它药物配伍后溶液仍呈现淡黄色,从颜色看可以认为未发生化学反应未生成新物质或产生了无色的新物质。 乙酰甲喹与各种药物配伍后,在不同的时间内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说pH值在配伍后8h内基本都在很小范围波动,说明配伍液趋向于稳定。 未配伍的乙酰甲喹稀释液在254nm处的吸光度为0.564,与青霉素G钾、硫酸庆大霉素、利巴韦林、盐酸金刚烷胺配伍后8h内吸光度无明显改变,吸收,峰无偏移,临床 可配伍使用;由于许多药物在254nm附近有吸收,因此配伍后吸光度有不同程度的叠加,但无太大的波动,说明配伍液是稳定的,临床配伍应用是可行的。 抗生素的活性有无发生变化,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5 .小结
乙酰甲喹溶液与盐酸恩诺沙星、青霉素G钾、硫酸链霉素、阿莫西林、硫酸庆大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头孢氨苄、盐酸吗啉双胍、利巴韦林配伍后溶液呈现淡黄色,无沉淀,无气泡产生,配伍前后溶液的pH值、吸光度波动范围小,理化性质较稳定,临床上可以配伍应用。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