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6-14 23: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loshow6138 于 2009-6-14 23:26 编辑
中西医结合怎么样?
下面转的:
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工作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患病母猪43头,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病例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饲养场饲养生猪283头,其中母猪31头,2008年6月3日有2头母猪产仔,第2天,其中2头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至40.5度。病猪拱腰,常努责,卧地做排尿姿势,从生殖道排出大量灰红色或黄白有臭味的粘粹性或脓性分泌物,严重病猪的粪便呈红色或棕色,卧地时排出量较多,并混有胎衣碎片。
做阴道和直肠检查,可见子宫颈充血、肿胀、松弛开张;子宫角变粗,壁厚柔软,子宫软硬不一,弹性减弱且收缩无力,有波动感。
根据临床症状和直肠及阴道的检查结果,可初步诊断为母猪子宫内膜炎。
2治疗
2.1西药治疗
采用“宫炎宁”(甲磺酸培氧沙星)肌肉注射,按0.1毫升/千克标准,每天2次,连用3天,待全身症状好转时再冲洗子宫和宫内给药。
2.2中药治疗
党参10克、白术10克、黄芪10克、当归12克、天麻10克、陈皮10克、益母草15克、甘草6克,以上中药煎后给病猪口服,每天1付,连用3天。
2.3冲洗子宫、宫内投药
当阴户排出炎性物较浓稠并含絮状物且产后有恶露时,用0.2%“百菌消”(碘、酸混合溶液)500-1 000毫升,用1次性输液器反复冲洗,清除滞留在宫内的炎性物。
冲洗后向宫内投青霉素100万单位(哈尔滨生物制品一厂生产),溶于蒸溜水30毫升,1次性注入子宫,每天1次,连用2天。
通过以上治疗,5天后母猪体温趋于正常,食欲恢复,恶露及炎性物消失,检查阴道和直肠及子宫颈均恢复正常。
3小结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于在配种、分娩及难产时的操作不当、消毒不严,导致细菌侵入丽使子宫黏膜发生感染。
阴道炎、子宫颈管炎、子宫驰缓、子宫脱出及胎衣不下或母猪产死胎等,以及一些繁殖碍疾病未及时合理治疗,都可继发本病。
采取同步发情配种时,种公猪在与患病(子宫内膜炎)母猪配种后,又与健康母猪进行配种,造成互相感染。
外因致使子宫黏膜损伤及母猪机体抵抗力降低是促使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本病,西药可迅速控制病猪的全身症状,中药有补血益气、活血祛淤。促进康复的功效,此方针对慢性病例的恢复较快。
加强饲养管理,应供给怀孕母猪营养丰富的饲料,使其适当运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严格执行产房的管理制度,①产仔舍和母猪体表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产仔舍要认真按照转出→清洗→2%火碱溶液消毒→甲醛熏蒸→干燥7天→再转进母猪的程序进行操作;母猪输入分娩舍后,每2天要选用高效低毒的消毒药进行体表消毒,直到分娩;②母猪分娩和难产的助产操作要正确,避免损伤产道;③注意观察母猪胎衣不下的情况,及时进行临床处理。
人工授精时,必须遵守无菌操作规则,最好使用1次性无菌输精管。
母猪产后24小时内饲喂纯中药制剂“复方益母丸”(川芎、炝姜、赤勺、当归、炙甘草、益母草),此药补血益气、活血化淤、温经止痛,能加强产后子宫复原,促进乳汁分泌,对产后胎衣不下、恶露不止、血淤腹痛、气血不足有特效,并能有效地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