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9|回复: 1

三十六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4 17: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出奇制胜,价廉质优又是重要手段。亚柯卡根据克莱斯特当时的情况,决定首先出奇制胜,于是他把“赌注”押在敞篷汽车上。
  美国汽车制造业停止生产敞篷小汽车已经10年了,原因是由于时髦的空气调节器和立体声收录机对没有车顶的敞篷汽车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再加上其它原因,使敞篷小客车销声匿迹了。
  虽然预计敞篷小客车的重新出现会激起老一辈驾车人对它的怀念,也会引起年轻一代驾车人的好奇。但是克莱斯特大病初愈,再也经不起大折腾了,为了保险起见,亚柯卡采取了“打草惊蛇”的策略。
  亚柯卡让工人用手工制造了一辆色彩新颖、造型奇特的敞篷小客车。当时正值夏天,亚柯卡亲自驾驶着这辆敞篷小客车在繁华的道路主干道上行驶。
  在形形色色的有顶轿车洪流中,敞篷小汽车仿佛是来自外星球的怪物,立即吸引了一长串汽车紧随其后。几辆高级有顶轿车利用其速度快的优势,终于把亚柯卡驾驶的敞篷小汽车逼停在路旁,这正是亚柯卡所希望的。
  追随者下车围住了坐在敞篷小客车里的亚柯卡,并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这是什么牌子的汽车?”
  “这车是哪家公司制造的?”
  “这种汽车一辆要多少钱?”
  ……
  亚柯卡面带微笑地一一回答,心里满意极了,心想自己的预计是对的。
  为了进一步验证所产生的效果,亚柯卡又把敞篷小客车开到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和娱乐中心等地,每到一处都吸引了一大群人的围观,道路旁的情景又一次重现了。
  经过几次“打草”,亚柯卡掌握了市场的情况。不久,克莱斯特公司正式宣布将有男士型敞篷汽车面市,美国各地都有大量的爱好者预付了定金,其中还有一些女士。结果,第一年敞篷汽车就销售了2?3万辆,是原来预计的7倍多。
  敞篷小客车能不能被汽车市场所接受?能接受多少?对这些问题,亚柯卡没有十分把握。而且刚喘过气来的克莱斯特公司决不能冒险。于是亚柯卡亲自驾车“打草”,了解市场的接受程度,确定无疑后才正式推出产品,结果成绩显著,“打草惊蛇”之计帮助克莱斯特公司重新起飞了。
  摸清动静,探测虚实,掌握情况,作为行动或不行动的依据,有利则进,不利则止。
  战要慎,知要先,商战中要想达到“慎战先知”的境界,就不得不多采用“打草惊蛇”这一计策。
  [计论]
  蛇一般是隐藏在草丛中的,要发现蛇就要打草,打草惊蛇是为了打蛇做准备。如果打蛇的工具没有准备好,或地形不利,这时已经发现了蛇,也不能打草,以防蛇跑掉。打草惊蛇用在军事上,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或者意向不明时,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和运动状况后再说。打草惊蛇除了惊蛇走避之外,还可以避免被蛇咬,从这一点看,此计有着积极的意义。
------------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1)
------------
  借他人之尸复活的战术
  计曰:“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解曰:一个不靠别人而能自立的人,不但难以操纵,也无法利用。反之,一个依赖人而生存的人,就会多方请求别人的援助。聪明的人懂得利用这个机会,掐住对方的脖子。这是免于被对方操纵,反而操纵对方的策略。
  行销就是创新,就是创造新顾客。
  商品的再定位,可以创造寿命循环的第二春。
  在《三国演义》中讲到:诸葛亮第六次出兵伐魏,其对手司马懿只是沿河坚守,拒不出城。
  尽管诸葛亮用了激将计,但是被司马懿识破,魏军继续坚守在牢固的工事之中。诸葛亮心急如焚。白天,他与众将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夜里,又彻夜不眠地思考如何打败司马懿,过度的操劳,使他身染重病,口吐鲜血,最后死于军营之中。
  诸葛亮临终前,估计到他死后蜀军要撤兵,司马懿可能驱兵来追赶,因此把大将姜维和杨仪叫到面前,把他设想的“借尸还魂”计告诉了他们。
  主帅去世,蜀军将士悲痛万分,想立即为丞相发丧。但杨仪和姜维依照诸葛亮临终所授计策,告诉众人,先不要发丧。他们把诸葛亮殡殓入棺,然后率领蜀军启程返回汉中。
  司马懿得到诸葛亮去世和蜀军撤退的消息,果然率领大军从后面追来。没过多久,蜀军听得一声信号响,立即停止了前进,掉头像是准备迎击尾随而来的魏军。这全部是照诸葛亮之计行事的。
  就在马司懿心中升起新的疑念时,树林之中闪现出蜀军帅旗,旗下众将簇拥着一辆小车,车上端坐之人正是据传已死的诸葛亮。
  司马懿一见这情景,立即下令全军撤退。蜀军也马上启程回师至安全地带,才打起白幡,为丞相发丧。直到这时,司马懿才相信诸葛亮真的死了,车上坐的诸葛亮只是木头人而已。司马懿再想去追,但蜀军早已没踪影了。
  魏将都为失去了一个消灭蜀军的大好时机而懊丧不已,可司马懿叹道:“杨仪用兵之道大有诸葛亮之遗风,死诸葛亮借杨仪之身还了魂。我是上了‘借尸还魂’之计的当了。”后人用“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着另一种形式出现。
  “借尸还魂”旨在利用外力或谋略恢复生机,东山再起。所以,商业竞争中,对有前途难以控制的企业或产品,不要加以利用,对不能自立而依附于他人他物的企业和产品,则可以利用。这样就不会受人支配,而是支配别人。
  “通乳丸”的第二春
  行销战略中,有所谓的“商品寿命循环”,亦即任何一种新商品,在进入市场之后,均会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阶段。处于衰退期的商品,因成长迟滞,利润递减而成为“失望的商品”。对于“失望商品”的处理之道,若非放弃,就须以创新策略再造“第二次的商品寿命循环”。
  商品的“第二次寿命循环”,例如:自行车本为交通工具,但逐渐为机车、汽车所取代而失去昔日的风光,成为衰退期的商品了。但厂商将自行车的设计与功能稍加改良,并且重新定位为“运动娱乐”的工具,于是开创了自行车市场新的生机和生命。
  此外,再如:电扇、电冰箱等商品,在进入成熟期、衰退期之际,厂商将其由家庭用、客厅用的观念,改为个人用、卧室用,因此再度开拓出新的市场。这些例子均可用“借尸还魂”称之。
  多年前,台湾市场上有一种叫做“仙桃牌通乳丸”的产品,通过广告在各地药店出售。这种产品的用途,是针对已婚妇女,在哺育婴儿奶水若有不足时,服用通乳丸则可使奶水充足。由于效果不错,价格尚称公道,在很多乡下地区更受妇女们的信赖和欢迎,销售量十分稳定。
  可是,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妇女营养不良,奶水不足的现象已逐渐减少。再加上教育水平提高,奶粉促销攻势凌厉,母亲亲自以母乳喂哺婴儿的情形大量减少。因此,通乳丸这种产品,销售逐渐走下坡路,甚至绝迹于药店。
------------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2)
------------
  俗语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种濒临消失死亡的产品,居然在企业人员的精心策划下,枯木逢春。通乳丸的“再定位”,亦即产品推销重点的创新,以及需求对象的改变。过去产品的需求重点为使母乳充足,现在则改变为能使乳房发育健全。过去的推销对象为已婚生育的妇女,现在则改为未婚的少女。
  推销重点和对象的改变,使得通乳丸能以崭新的面目重现市场。而且,一出现即引起广大未婚少女的兴趣,因此创造了该商品的新生命。因为,胸部平坦,这对爱美的女性来说,实在是身材上的一大缺憾。如今,有能使自己抬头挺胸,信心十足的产品,帮助自己的身材日趋美好,哪有不争相去买的。
  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下,人们审美观点也已逐渐从面貌的较好,改为注重整体身材的健美。因此,通乳丸的再定位,不但时机上是有利的,而且在广告的表面上亦很有说服力。
  一个本来已濒临死亡的产品,但是在行销魔棒的挥舞之下,只不过用“借尸还魂”的计策,竟然起死回生,并且点石成金。难怪有人会说:“行销就是创新”,此语实非虚妄之言。
  “中国魔水”的背后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李宁在体操比赛单项赛中一人独得3枚金牌,威震体坛,而健力宝饮料也在奥运会上初试锋芒,赢得“中国魔水”之美称,这个中国的饮料新星和中国体育明星一道,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信誉。从此,健力宝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中国体育的振兴,就没有健力宝的发展。”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经纬如是说。
  回顾几年来健力宝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厂发展成今天的初具规模、现代化、多元化的外向型集团化企业,所走过的历程中,处处都留下了艰苦拼搏的痕迹,同时又时时闪现出体坛精英矫健的身影。在多少次重大的中外体育赛事活动中,由于健力宝的巧妙参与,其企业和产品的美好形象越来越鲜明地嵌刻在竞技者和观众们的记忆里。从产品的孕育期、分娩期到成长期,他们都紧紧抓住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一切机遇,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体育界、新闻界的充分支持。鉴于产品属于国内首创的运动员保健型饮料,他们从健力宝呱呱坠地之日始,就很有远见地选定了体育作为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以及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突破口。产品研制成功不久便被摆上了亚运足联的会议桌上,顿时引起中外体育界的关注,为进军奥运会打下了牢固的信誉基础。果然,在第23届奥运会上,健力宝与中国健儿不负重望,大扬国威。“中国魔水”的桂冠与净光锃亮的奖牌结伴凯旋,此时此地,新闻媒介又助了健力宝一臂之力,迅即把信息传遍了海内外。从此之后,健力宝便一直成为体育活动的“宠物”,令健儿们倍加喜爱,新闻界津津乐道,各界人士慕名选购。而健力宝人则因势利导,充分借助体育、新闻的媒体作用,全面掀起宣传攻势。真是一鸣惊人,万箭齐发。健力宝人的营销目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体育活动来瞄准并命中的。
  健力宝人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他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他们懂得,产品的前途、企业的生命,先决条件是产品质量,有效手段是信誉投资。因此,他们的口号和行动的准则是“以质量取胜,以质求优,以质成名”。在采取各种果断措施确保产品质量优良的同时,健力宝人仍然通过体育活动这一“最佳搭档”,舍得耗费大量财力,实施其气魄宏大的信誉投资策略。过去的日子里,在许许多多的国内外体育赛事中,健力宝的形象可谓有目共睹,其名声几乎有口皆碑。而其宣传势头之猛,套路招式之奇,令业内业外人士击节叹服。
  “健力宝”人当时和中国体育明星一起,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成功了,并赢得了“中国魔水”的荣誉。他们的成功我们叹服,更让现在的企业有所学习。波及北美、西欧,并且正卯足劲要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些世界级饮品一较高下。
  [计论]
  借尸还魂的涵义是自己在失败之后,要凭借或利用某种力量,以图东山再起。用在军事上、政治上,即扶弱国、继绝世的豪举,这在东周列国时代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发生在商场上最多,最普遍的是生意已面临危机,重新召新股或贷款扩张。但使用这一计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尸”是不会白借也不可以乱借的,如果僵尸入屋,不仅搞得自己家宅不宁,也会招来不少乘人之危趁火打劫的人。
------------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1)
------------
  使人离开其根据地,以击败他的战术
  计曰:“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解曰:具备有利的自然条件时,应利用它使敌人陷入苦境,再用甜美的饵食诱敌。预料攻击敌人会有危险时,故意露出我方的过失,诱敌来犯。
  “虎”指敌人,“山”则是指对敌人有利的地点、条件。
  东汉安帝元年,散居在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以西的羌人发生叛乱,出兵进犯武都郡。
  刚上任的武都郡太守虞诩奉命率领三千官兵去平叛。半路上,他和部下被万余名羌人围困在陕西陈仓崤谷中,羌人切断了虞诩的退路。
  虞诩知道与叛军正面交锋于己无利,就下令安营扎寨,企图用计破敌。他先让手下士兵向四周的羌人扬言:“我们已派人去朝中求援了。等援兵到了,我们再前进。”羌人听到此话,信以为真。他们决定,趁着对方援兵未到,先到邻县去掠夺一番。于是羌人分兵抢劫去了。
  虞诩一见羌人散去,立即下令向武都进发。他们以日夜行军一百里的速度前进。同时,虞诩又用增灶计迷惑敌人,即每个士兵在驻军造饭时各作两灶,逐日加倍。
  羌人首领通过密探了解到汉军每日增灶不已。就以为汉军援兵已到,于是决定撤退。虞诩遂突破了封锁线,到达武都,把包围武都的羌人杀得大败。
  虞诩散布已派人去朝中搬援兵消息,是为了调动羌人——即“虎”——离开对汉军极为危险,而对羌人却极为有利的战场——“山”——即陈仓崤谷。
  老虎离了山,威势自然减三分,强敌脱离了有利的地形环境,也会由强变弱。因此,“调虎离山”计的真谛是:利用自然条件造成对敌不利,采取人为的假象诱敌上当。敌人据险难攻,那就诱敌来攻我。
  “调虎离山”的关键在于要善于调动敌人,使强敌离开其赖以强大的有利环境或其充分控制的领域,在对敌不利的环境或其力量薄弱的领域里将其制服。
  在商战中,“调虎离山”计成为一种“避实击虚,避强击弱”的策略,经常应用于商业谈判。一般说,人们都争取能在己方的场地与对手谈判,谁能够将对手调离其熟悉的环境,谁就会争取得到起码的主动权。人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是一切社会活动得以成功的客观必备条件。
  所以,聪明的企业家或谈判人员,采取种种办法将对手调“虎”出“山”,一般也就会得到“人和”。这犹如体育比赛的主客场制,在主场比赛,取胜的把握就较大,有时甚至弱队战胜强队。
  低价巧购大理石
  王经理是广东省城的知名人士,他所经营的“珠光商场”、“珠光酒店”、“珠光宾馆”被称为“珠光城”。珠光城在省城是“城”上之明珠,它集商场、酒店、宾馆三位为一体。因他经营有方,取得了可观的效益。最近,王经理又争得一地,准备再建一个“珠光夜总会”,并打算从本市的大发大理石加工厂购进一批大理石。于是,他跟大发大理石厂的韩经理商定,3天后进行谈判。
  韩经理知道,珠光城的王经理之所以选择他们大发大理石厂,是因为附近只有他们厂生产的大理石质量最好,足以和进口大理石媲美,当然价格要比进口大理石便宜得多。韩经理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想在谈判时提出一些要求作为销售大理石的交换条件,他不是想抬高价格,而是想入股“珠光城”。
  第四天,谈判开始了,寒暄之后,王经理转入正题,提出大量购进一批大理石。韩经理当即同意,并提出自己想入股珠光城的想法,否则将不把大理石卖与珠光城。王经理听后没有同意,谈判不欢而散。
------------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2)
------------
  王经理回去后,正为大理石一事发愁,一个刚成立的大理石厂经理找上门来,要以较低的价格卖给珠光城大理石。王经理知道,这个刚成立的大理石厂的产品质量肯定不如大发大理石厂,但他还是稳住这个人,并约定次日见面。
  韩经理知道这事后,立即着了急,他没料到珠光城会和别的厂家交易,只好立即答应一切条件,并再不提入股珠光城一事。
  在谈判中,王经理成功地运用了“调虎离山”之计,调开了韩经理投资珠光城的野心,促使他为保住销路而和自己做这笔大理石生意。
  日本进军国际市场的战略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商战进军国际市场主要采用“避实击虚”的战略,即采取迅速行动,趁着对方管不及、想未到而出现的空隙,进攻对方没有戒备或实力空虚的地方。这具体表现在:
  1?迂回包抄
  战后初期,商战主要在欧美各国之间展开,欧美各大跨国公司还未顾及的其它区域,存在辽阔的竞争空间。
  此时因产品质量不高尚无法进入欧美市场的日本产品就钻了这个大空子。它首先进攻亚非拉各国市场,选择的进攻点,一般都不存在竞争对手,或是竞争对手实力较差,处境不妙,大有可乘之机的地方。
  如计算机行业,日本人先攻克亚洲的邻近国家,然后是澳大利亚,最后才是欧洲和美国。日本汽车公司和摩托车公司也是首先打入亚洲市场,然后再向外扩张。日本复印机、家用电器、音响设备等许多公司,最新选择的市场都是美国和欧洲企业鞭长莫及的地区。
  2?填补真空
  哪里有空子就钻进去,哪里有真空就填补,日本人进行商战是全球性的,可以说是无所不在,连鲜为人知的太平洋群岛也没有放过。
  帕劳共和国、北马里亚纳联邦、马绍尔群岛和瑙鲁等国,过去都曾经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的殖民地,后来才得以独立。老殖民者撤出后,日本人填补了老殖民者留下的真空,在这些地区积极开展工作。
  现在太平洋岛屿的任何地方都有丰田汽车停在椰子树下,即使是最小的渔船也用雅马哈的外装马达推动。岛屿村子的小杂货铺里,销售着日本面条和啤酒,甚至盐和白糖也是日本的。
  3?攻其不及
  任何强者都有其弱点,都有可乘之机。
  日本进入美国市场主要是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开始,欧美各大公司已统治所有的主要市场,但在细分市场上仍有被忽视或还满足不了顾客需要之处,这样,日本人就有空子可钻。
  那时,欧美大公司侧重于华贵、大型和价格高的产品,如汽车、摩托车、电视机、复印机等。他们自恃自己产品是名牌货,无须改进,不患无人购买。
  日本却与之相反,以小而轻巧、质优而价廉的产品闯入美国市场,许多美国企业家却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如他们把本田的第一辆轻型摩托车视为“玩具”,把索尼的第一台小型电视机贬为“玩物”。
  但是,日本这些产品却得到美国顾客的赞赏,于是,精细灵巧、质高价廉的小型汽车、摩托车,便宜而又便于携带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功能价格都适合小型公司需要的复印机等等,正是在美国同行企业自鸣得意、不屑一顾的情况下,相继涌入美国市场。
  无论是“调虎离山”计,还是由它引申出的“避实击虚”策略,都是企业家必须掌握的商战要诀,尤其是后者,更是小对大,弱对强进行商战的取胜之法。
  [计论]
  调虎离山是打虎计策之一,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在军事上,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并且兵力众多,这时我方应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才可以取胜。在政治斗争中,这一计用得最多,且一代又一代,亦渐神化。从其应用中可见,此计是一个阴险的谋略。
------------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1)
------------
  故意任其脱逃,一网打尽的战术
  计曰:“逼则反兵,走败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解曰:截断对方的退路,展开攻击,对方必然拼命反抗。如果任其奔逃,对方的气势自然趋弱。即使追击也不可穷追不舍。只要等到对方消耗了体力,丧失了斗志,阵脚大乱时,才下手捕捉,即可不用流血便可获取胜利。静待时机,善果可期。
  欲擒之,可以暂时放纵之;想要抓住什么,可以暂且放任之。
  善于钓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线扬竿,把鱼抓住。因为这样做,不仅可能抓不到鱼,还可能把钓竿折断。
  聪明的钓者会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钩。
  如此一收一弛,待到大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抓将上岸。钓鱼人使用的这个办法,正是“欲擒故纵”。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妇孺皆知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为了平定南方,消除北伐中原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十分耐心地将该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擒获7次,又释放了7次,终于使孟获心服口服,发誓永保南方安定,不再造反。七擒七纵的故事,也正是欲擒故纵之计的典型范例。
  欲擒故纵之计是我国古代最早应用的谋略之一。道家老子曾主张“将欲夺之,必先与之”,说的便是要夺取它,则须放纵它的计策。
  欲擒故纵之计的意义是:如果对敌人逼迫过紧,会受到对方的反扑;而有意让它逃走,可以削弱它的声势。紧紧地跟踪它,而不必逼迫它,借以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其溃散后即予擒拿,这可以避免流血冲突。伺机缓和局势,促使对方信服投降,便会有光明的前程。
  此计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的引申是:过于紧逼,只会使竞争对手狗急跳墙或使顾客反感大生。如果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让竞争对手放松戒备,或让顾客放弃其本能的对立情绪,就能既不为竞争而伤元气,又达到竞争的目的,或使顾客心悦诚服地购买你的商品。
  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实战中有三种用法,分别称之为:猫捉老鼠计、攻心计和暂且放任计。虽大同,却有小异。
  先播种后秋收
  在深圳有个大的电器公司,其产品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急需扩大生产规模,但公司当时拿不出那么多的资金搞扩建项目,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兼并其它的小企业,利用改造小企业原有的设备。如何兼并对方?如果对方一点好处都得不到,怎么会俯首称臣呢?于是电器公司给小企业三大好处:一是抽一部分技术人员对小企业职工进行培训;二是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小企业原有设备进行改造;三是在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小企业可使用公司的品牌。
  结果大的电器公司轻而易举地吞并了这些小企业,使这家大电器公司,少花70%的资金,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盈利。这就像先播种后秋收一样,先博得对方的好感,达到你的目的,这比主动冲击成功率要高得多。
  明日光临的用意
  现在很多台北人在年节想买些食品罐头馈赠亲友,或购点肉松、腊肉解解馋时,可能立即会联想到位于台北市博爱路台北邮局隔壁的美味香食品行。
  这是一家经营了很久的老店,谁也不会想到其维持声誉于不坠的方法,竟然是——每天只制造有限的产品,如果有顾客上门来,买不到东西时,就告诉他,请他明日及早光临。
  那么,为何不多制造点货品,来方便顾客的需求呢?原来,“宁缺毋滥”是美味香食品行的经营原则。
------------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2)
------------
  虽然这不是一间门面堂皇的店铺,可是,为了维护它的声誉,倒也需要花费相当的心血。小自选购采买,大至接待顾客,在老板、师傅与售货员的通力合作下,已使得客人们能放心地进出这家食品行,而不会有受骗的顾虑。
  每天清晨,为采买加工所需要的肉类,该食品行的师傅们都亲自到台北及临近的所有市场去选购上好的猪肉。这样一来,有了原料,取材上就占了先。
  这家食品行的另一个经营原则是——不做外销。
  美味香食品行真正招牌食品是烟熏火腿。
  烟制熏品是一门艺术。佐料、卤汁、火候都需要讲究,美味香的熏品是只问质精,不求量多,为不使顾客对该行的食品失却信心,宁可请他明日及早光临,绝不以火候不够的产品供应。
  这就是美味香食品行不愿拓展外销市场的原因,以免在接受大批订货时,赶制不及或滥竽充数,而影响了50年来辛苦建立起来的信誉。
  也因为注重了原料取材与制造,该食品行出产的烟熏火腿价格很贵。价格虽然高了点,但是,上门来的顾客还是络绎不绝。
  “敬请明日光临”这一招十分奏效,一来美味香的食品一直以品质精良闻名遐迩,赢得了顾客的信任,老主顾也特别多;二来“吊”人胃口的效果极佳。许多顾客闻“香”而来,垂涎欲滴地等候,一旦买不到便“耿耿于怀”,第二天非早来不可。
  美味香食品行别有用心不使所有的顾客都得到满足,“纵”走了今日未能如愿的顾客,却“擒”住了明日势在必得的顾客和每天稳定的消费群;“纵”而放弃了近利,但是以“宁缺毋滥”取信于顾客,从而“擒”住了不衰的声誉。
  [计论]
  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下,使敌人丧失警惕,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因此,使用欲擒故纵之计,必须有过人的忍耐力和不惜牺牲的决心,表面上做得干脆利落,骨子里都要磨刀霍霍。但在一个尖锐复杂的战斗场面,手到擒来而又顺手放走,有时又有纵虎归山的危险,自己也会吞食恶果。所以此计使用时也一定要慎重为是。
------------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1)
------------
  给对方无大用的东西,捉住其大将的战术
  计曰:“类以诱之,击蒙也。”
  解曰:使出混淆手法,搅乱对方的思路,使其昧于判断。
  想用一块不值钱的砖,换一块价值连城的玉,这种如意算盘人人会打,但不一定人人都能如愿。除非具有高人一等的智慧或谋略,否则想要“以贱换贵”、“以小博大”、“以羊易牛”,无异镜花水月,缘木求鱼。
  俗语说:“放长线钓大鱼”、“小钱不去,大钱不来”、“要偷鸡,先撒一把米”就是“抛砖引玉”的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6-14 18: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5 22:2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