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由于都有高热,便秘贫血及皮肤颜色变化等症状,困而发病时很难作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必须通过剖检变化和血液检查才能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
一 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在临床症状上的区别
以育肥猪为例,从皮肤颜色变化上,两者都有暗紫色淤血,但仔细观察,如果发现在腹下,回盲部,两后腿内侧有出血斑点的多为猪瘟。从贫及粘膜黄染上慢性猪瘟不是很明显,而一些附红细病例的黄染有时一眼就能看出来。从粪便上区分,猪瘟除便秘外一般排暗绿色的稀便,而附红细胞体病多表现为便秘,粪便带有粘液或鲜红色的血液。从体温变化上,慢性附红细胞体病后期体温可能在39.5℃左右,而猪瘟一般高热不退.
二 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在剖检上的区别
从剖检上鉴别似乎更容易些.淋巴结,肾脏,膀胱及喉头粘膜的出血,以及脾脏的梗死灶的回盲肠的扣状肿,再结合临床症状,基本上就可诊断为猪瘟.而附红细胞体病虽肾脏也偶见有出血变化,但不是出血点而是出血斑,边缘呈锯齿状,且颜色也不是土黄色,一侧肾脏为暗紫色,另一侧为桔黄色,内脏出血的变化一般没有.
三 实验室诊断
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有时单从临床症状的剖检变化上看很难做出诊断,必须经过实验室来确诊.
1.
血液镜检
取高热期的病猪血2滴,加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放在64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表面有刺芒状,出芽状或球状突起,使红细胞呈现星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可确诊为附红细胞体.
2.血片染色
取静脉血涂片用姬姆萨氏或瑞氏染色,放在油镜下检查发现多数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变形,表面及血浆中有多种形态的粉色或暗紫色的闪光虫体,形态各不相同,有芒刺状,圆状,电状,环状等,如发现此现象可确诊为附红细胞体. 不通过询问防疫史,饲养管理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观察剖检变化并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很难做出正确诊断,此外,即使检测到附红细胞体也要结合其它情况才能下结论. 1995年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尽管附红细胞体病在夏,秋季多发,但冬,春季节发生的报道越来越多.因此,过去认为由吸血昆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说法似乎有科学道理.此外,他们还发现,猪场中繁殖呼吸综合症(兰耳病)以及流感暴发后常能诊断出附红细胞体病.据悉美国在净化猪瘟之前,当有猪瘟病毒感染以及使用猪瘟弱毒疫苗以后,德国则是在猪瘟暴发之后便有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些学者也发现猪瘟与受应激有直接关系. 四 猪附红细胞体病志猪瘟的预防和治疗
1.预防
要搞好环境卫生工作,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常消毒,做好猪场净化工作,消除应激,提倡自繁自养,做好防疫工作.
2.治疗
附红细胞体病,可使用贝尼尔,长效土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治疗.
猪瘟目前无很好的治疗效果,要提前用疫苗预防,如果发现猪瘟可用猪瘟弱毒苗10-15倍量做紧急免疫,猪瘟血清每头5ml肌肉注射2-3天.
根据猪的病情可以来辅以强心剂,人工盐缓泻剂,葡萄糖,VC,VB12,电解多维饮水等综合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