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56|回复: 2

氯前列烯醇冷冻干燥针剂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5 00: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氯前列烯醇冷冻干燥针剂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研究

摘要:在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基础上,研究新研制成功的国产氯前列烯醇冷冻干燥针剂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效果。结果表明,氯前列烯醇0.05,0.10,0.20 mg/头均可有效诱导临产母猪在药物处理后35 h内集中分娩;氯前列烯醇0.05 mg组、0.10mg/头组白天分娩率分别为80.0%和73.3%,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自然分娩组(30.0%);和自然分娩对照组比较,氯前列烯醇各剂量组对仔猪出生个体重、48h成活率、死胎率等参数均未见显著影响(P>0.05)。氯前列烯醇冷冻干燥针剂0.05~0.20 mg可有效地诱导临产母猪同期分娩,但以1次肌肉注射0 05 mg/头为宜。
关键词:氯前列烯醇;同期分娩;母猪

诱导母猪同期分娩,可使分娩时间相对集中,提高母猪白天分娩率也成为可能,这对于分娩阶段的劳力组织、接产和护理以及集约化工厂养猪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都是十分有利的。氯前列烯醇(cloprostenol,CLP),化学名为一ω一间氯苯氧一17,18,19,20失四碳前列腺素F2A,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类似物,收载于98版英国药典。资料表明,母猪产前注射氯前列烯醇可以控制其分娩时间,并有利于清洁子宫,促进泌乳。


氯前列烯醇注射液在诱导母猪分娩已有报道,氯前列烯醇产品主要来自国外和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目前国内已成功开发出氯前列烯醇冻干品,在制备工艺上,冷冻干燥针剂中添加了适宜的辅形剂和稳定剂,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适应我国各地自然环境不同的气温。为探讨该产品诱导母猪同期分娩效果和对仔猪生长、母猪繁殖等方面的影响,进而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在毒性试验及奶牛同期发情诱导试验基础上,开展了本项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物及动物

兽用氯前列烯醇冷冻干燥针剂由宁波市激素制品有限公司研制,0.1 mg/支。批号为020318,2 mL安瓿装。临用前溶于灭菌生理盐水。试验动物为某规模猪场妊娠第111~113 d的60头2~7胎次妊娠健康母猪(每组含大长品种13头,长白品种2头)。

1.2 试验设计

将符合试验要求的妊娠母猪分为试验和自然分娩对照共4组,每组15头。其中试验组包括氯前列烯醇0.05 mg(低剂量组)、0.10mg(中剂量组)和0.20mg(高剂量组)3组。各试验组于妊娠第111、112或113天上午8:00--0:00,耳后1次肌肉注射高、中、低相应剂量的氯前列烯醇冷冻干燥针剂2 mL/头,对照组为自然分娩,不作任何药物处理。测定和详细记录母猪耳号、预产期、用药时间、分娩时问、出生个体重、活仔数及死胎数等,计算用药开始至分娩开始的间隔时间、白天分娩母猪数(白天分娩指早上8:00~下午6:30)、白天分娩率,窝均成活率、死胎率,每组母猪分娩共持续的天数,初生平均个体重等指标。

1.3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统计学处理。白天分娩率、窝均死胎率采用X 检验,平均个体重采用t检验,药物处理至分娩间隔时间采用方差分析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分娩的作用
2.1.1 氯前列烯醇的诱导分娩作用见表1、表2、表3。除1例外,氯前列烯醇0.05~0.20mg试验各组母猪的分娩时间均集中在妊娠第112、113、114天3 d内,而自然对照组15头母猪分娩时间覆盖了第113、114、115、116、117天,共5 d(表1)。即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导临产母猪分娩比自然分娩在持续时间上可缩短约2 d。
2.1.2 氯前列烯醇对母猪(白天)分娩及成绩的影响见表2。不同剂量处理组母猪的分娩间隔不同。本试验中,氯前列烯醇0.05、0.10、0.20 mg诱导的间隔时间分别为26.64、23.72、21.31 h,即剂量越大,此间隔越短。此外,在早上8:00~9:00应用氯前列烯醇,0.10 mg组和0.05 mg组白天分娩率分别比自然分娩组(30.0%)高出43.3%和50.0%,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
2.2 氯前列烯醇对初产仔猪的影响

从表3可见,氯前列烯醇处理各组仔猪初生重均略低于自然分娩对照组,氯前列烯醇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比自然分娩对照组低0.163、0.265、0.142 kg;氯前列烯醇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比自然分娩对照组每窝多产1.00、0.66、0.06头;48 h成活率略低于对照组,48 h窝均成活数除高剂量组外,均略高于对照组。在窝均活仔数、窝均死胎数和自然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母猪的正常分娩是神经、内分泌和子宫内部的生理作用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殖激素的作用非常重要。氯前列烯醇是-,ee PGF2A类似物,选择作用强,其生物学作用与PGF2A相似,但其溶解黄体的生物活性为PGF2A的10倍多且半衰期较长,可有效溶解妊娠黄体,并能持续兴奋妊娠子宫、舒张宫颈括约肌,还可促进催产素的生成。催产素又促进生成更多的PGF2A,两者协同诱导子宫肌细胞膜去极化,引起子宫的传播性收缩,进而触发分娩 ]。基于上述原理,人们采用体外注射PfiF2A诱导动物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分娩,而氯前列烯醇在这类药物中最为常用。


从猪的行为学习性及其分娩规律中发现,母猪大多数于夜间发生分娩,这给生产实际中的护理和接产带来很多困难。在正常情况下,己知预产期的母猪,由于怀孕期长短不同,其产仔期可相差14 d。如果猪群较大,而又不采取同期发情措施,则会造成全年分娩的混乱状态,使繁殖期组织工作变得十分困难,加之猪舍卫生不良,不能充分利用猪栏,往往造成产程过长,易产死胎,而且常需整夜守猪待产,影响接产人员的正常休息。因此,诱导母猪同期分娩和控制母猪白天集中产仔,对常年产仔的集约化猪场意义重大。本试验中,不用药组15头母猪自然分娩全部完成共需5 d,而氯前列烯醇组只需3 d,能有效集中分娩时间。从表2可见,应用氯前列烯醇低、中、高剂量0.05~0.20 mg可有效诱导临产母猪提前分娩,且分娩能在35 h内完成。氯前列烯醇处理至分娩间隔时间平均为23.9 h,这些结果与国内外关于氯前列烯醇其他剂型的有关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白天分娩率与氯前列烯醇用量有一定关系。本试验中,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小,白天分娩率越高,这与国内有关文献一致。韩春梅等畸 报道,氯前列烯醇0.5 mL对妊娠l12、113 d母猪诱导白天分娩的比率分别为76.92%、86.60%,而氯前列烯醇1.0mL对妊娠l12、113 d母猪诱导白天分娩的比率分别为52.38%、72.20%。但在死胎率方面,本试验氯前列烯醇中、低2个剂量死亡率均高于自然对照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这与有关资料~3-8,7]报道的氯前列烯醇注射液对妊娠母猪诱导分娩仔猪死胎率显著低于自然分娩组不一致;氯前列烯醇组中又以0.5 mg组死胎率比1.0 mg略高。本试验氯前列烯醇处理后死胎率略高于自然对照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经统计学分析,氯前列烯醇高、中、低剂量组对妊娠母猪总产仔数、窝均产仔数、初生重、产后48 h成活率及48 h窝均成活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氯前列烯醇冻干针剂对临产母猪分娩的仔猪的这些指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另外,本试验结果表明,氯前列烯醇冻干针剂诱导母猪分娩的最佳剂量为0.05 mg,这与以往报道氯前列烯醇的其他剂型的推荐剂量一致,说明冻干品在加入辅形剂及稳定剂后在增加产品稳定性的同时没有影响其效果。氯前列烯醇不同剂量处理对用药开始至分娩间隔时间未见显著(P>0.05)影响;氯前列烯醇对仔猪出生个体重、48 h成活率、死胎率等参数,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高、中、低不同剂量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氯前列烯醇不同剂量处理诱导临产母猪分娩,未见明显毒副反应。氯前列烯醇处理组仔猪初生重均略低于自然分娩对照组,这可能与其较早分娩有关。


综上所述,国产氯前列烯醇冷冻干燥针剂可有效地诱导临产母猪分娩,适当控制用药时间还可明显提高母猪白天分娩率,有效浓度为0.05~0.20 mg,但以1次肌肉注射0.05 mg/头为宜。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李业明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6-5 00: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又有谁知道氯前列烯醇的副作用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8: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同期分娩好处多,氯前列烯醇有副作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5 12: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