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0|回复: 1

什么是“问题猪肉”(广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4 11: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亦菲

近日,江门市区相关部门打击生猪私宰行为,查处“问题猪肉”,力度可谓不少(见《江门日报》2009年6月2日)。

但一个问题似乎也需廓清,什么才是“问题猪肉”?

按理,所谓“问题猪肉”应是未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吧!然而,在某些部门的实际操作中,“问题猪肉”往往注入了新的定义:不是属地屠宰场生产的猪肉统统都是“问题猪肉”。记得,在2007年7月,广东某县有一个镇100多个肉贩与当地经贸部门官员发生矛盾,采取罢市的过激行动。引发矛盾原因是该县经贸局打击“虚假猪肉”,也就是“问题猪肉”。而这个“问题猪肉”的鉴定标准却有点荒唐:只要不经经贸部门批准出售的猪肉就列入“问题猪肉”。

按理,经贸部门只有行业协调指导管理权,没有猪肉品质鉴定权。猪肉是否有问题是由具有生猪检验检疫职能的工商、卫生、质监部门说了算。那么,为何经贸部门会出现面鉴定“问题猪肉”的怪事呢?

生猪管理问题矛盾由来已久。为着保障向公众提供“放心肉”,需要落实定点屠宰,强化检疫。实际上,广州一些农贸市场之所以接二连三出现瘦肉精问题,“问题猪肉”偏偏出现在国有定点屠宰场,这就告诉人们:定点屠宰只是为“放心肉”生产创造基础和载体,但经定点屠宰场出来的决不等于“放心肉”。假若检疫人员工作松弛,麻痹大意或与某些不法生猪肉贩串通一气,把病死猪当成好猪屠宰出售,那么,“问题猪肉”同样会出现。因此,避免“问题猪肉”出现,关键是强化监管职责和检疫制度。

笔者从有关报道中了解到,江门市某些定点屠宰场效益不佳,经常吃不饱,主管部门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的管理,出发点无可厚非。依笔者之见,加强生猪管理决不仅是着眼于打击私宰,也要强化检疫检验。值得注意的是,还要避免打着查处“问题猪肉”的幌子,实行地方行业垄断,把别镇别县经检疫合格的生猪及猪肉视作“问题猪肉”进行打击。政府部门强化生猪管理目的是让公众吃上放心肉,吃上价廉物美的猪肉。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有控股的屠宰场,一说到定点屠宰,就解释为“一点屠宰”,重走计划经济时期一家独大的老路。这就需要用开放的思维和实事求是的观念审视生猪屠宰管理问题,不能走往昔画地为牢的老路。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超烦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6-4 13: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政府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5 12: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