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54|回复: 1

鱼用饲料原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 15: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鱼用饲料原料
饲料是饲养动物的物质基础,它的原料绝大部分来自植物,部分来自动物、无机盐和微生物。根据国际饲料分类法,饲料原料可以分成八大类:
粗饲料    100000    粗纤维占饲科干重18%以上者,如干草类,
农作物秸秆。
青绿饲料   200000    天然水分在60%以上的青绿植物,树叶及非
淀粉质的根茎、瓜果,不考虑其折干后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
青贮饲料   300000    用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调制成的青贮料,及加有适量的糠麸或其他添加物的青贮料,及水分在45%~55%的低水分
青贮料
能量饲料   400000    饲料干物质粗蛋白小于20%,粗纤维小于18%者,如谷实类、麸皮、草籽、籽实类及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
蛋白质饲料 500000    饲料干物质中粗蛋白大于20%,粗纤维小于18%者,如动物性饲料、豆类饼粕类及其他
无机盐饲料 600000    包括工业合成的、天然的单一无机盐饲料,多种无机盐,混合的无机盐饲料 及加载体或稀释剂的无机盐添加剂
维生素饲料 700000    指工业合成或提取的单一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但不包括含某种维生素较多的天然饲料。
非营养性   800000   不包括矿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在内的添加剂所有添加剂,其作用不是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而是起着帮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刺激动物生长、保护饲料品质、改善饲料利用和水产品质量的作用物质。
三、鱼用配合饲料
所谓鱼用配合饲料,是指根据鱼类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而成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配方科学合理、营养全面,完全符合鱼类生长需要的配合饲料,特称为鱼用全价配合饲料。
(一)、配合饲料的种类
依照饲料的形态可分为粉状饲料、面团状饲料、碎粒状饲料、饼干状饲料、颗粒状饲料和微型饲料等六种。颗粒饲料中照含水量与密度可分为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膨化颗粒料和微型颗粒饲料等四种。依照饲料在水中的沉浮分为浮饲料、半浮性饲料和沉性饲料三种。
依照饲料的营养成分可分为全价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加剂饲料和添加剂四种。
依照养殖对象可分为鱼苗开口料、鱼种饲料、成鱼饲料和鱼饲料等四种。
现按形态分类对主要种类分述如下:
(一)粉状饲料 粉状饲料就是将原料粉碎,并达到一定程度,混合均匀后而成。因饲料中含水量不同而有粉末状、浆状、糜状、面团状等区别。粉状饲料适用于饲养鱼苗、小鱼种以及摄食浮游生物的鱼类。粉状饲料经过加工,加粘合剂、淀粉和油脂喷雾等加工工艺,揉压而成面团状或糜状,适用于鳗鱼、虾、蟹、鳖及其他名贵肉食性鱼类食用。
(二)颗粒饲料 饲料原料先经粉碎(或先混匀),再充分搅拌混合,加水和添加剂,在颗粒机中加工成型的颗粒状饲料总称为颗粒饲料,可以分以下四种:
1.硬颗粒饲料 成型饲料含水量低于13%,颗粒密度大于1.3克/米3,沉性。蒸气调质80℃以上,硬性,直径1~8毫米,长度为直径的1~2倍。适合于养殖鲑、鳟、鲤、鲫、草鱼、青鱼、团头鲂、罗非鱼等品种。
2.软颗粒饲料 成型饲料含水量20%~30%,颗粒密度1~1.3克/厘米3,软性,直径1~8毫米,面条状或颗粒状饲料。在成型过程中不加蒸气,但需加水40%~50%,成型后干燥脱水。我国养殖的现有品种,尤其是草食性、肉食性或偏肉食的杂食性鱼都喜食这种饲料,如草鱼、鳗鱼;鲤鱼和鲈鱼等。软颗粒饲料的缺点是含水量大,易生霉变质,不易贮藏及运输。
3.膨化颗粒饲料 成型后含水量小于硬颗粒饲料,颗粒密度约0.6克/厘米3,为浮性泡沫状颗粒。可在水面上漂浮12~24小时不溶散,营养成分溶失小,又能直接观察鱼吃食情况,便于精确掌握投饲量,所以饲料利用率较高。日本主要用于养锦鱼、狮鱼和真鲷。
4.微型颗粒饲料 微型颗粒饲料直径在500微米以下,小至8微米的新型饲料的总称。它们常作为浮游生物的替代物,称为人工浮游生物。饲养刚孵化的鱼苗、虾蟹类和贝类,也称为开口饲料。
(二)、配合饲料的配制原则
(一)符合养殖鱼类营养需要 设计饲料配方必须根据养殖鱼类的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这是首要的原则。由于养殖鱼类品种、年龄、体重、习性、生理状况及水质环境不同,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与质的要求是不同的。配方时首先必须满足鱼类对饲料能量的要求,保持蛋白质与能量的最佳比例。其次是必须把重点放到饲料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比率上,使之符合营养标准。再次是要考虑鱼的消化道特点,由于鱼的消化道简单而原始,难以消化吸收粗纤维,因此必须控制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到最低范围,一般控制在3%~17%,糖类控制在20%~45%。
(二)注童适口性和可消化性 根据不同鱼类的消化生理特点、摄食习性和嗜好,选择适宜的饲料。如血粉含蛋白质高达83.3%,但可消化蛋白仅19.3%;肉骨粉蛋白质仅为48.6%,但因其消化率为75%,可消化蛋白质为36.5%,高出血粉一倍。又如菜籽饼的适口性差,可能会导致摄食量不足,造成饲料浪费。
(三)平衡配方中蛋白质与氨基酸 设计鱼料配方要考虑蛋白质氨基酸的平衡,即必须选择多种原料配合,取长补短,达到营养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四)降低原料成本 所选的原料除考虑营养特性外,还须考虑经济因素,要因地制宜,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选用适当的添加剂 配合饲料的原料主要是动物性的原料和植物性的原料,为了改善营养成分和提高饲料效率,还要考虑添加混合维生素、混合无机盐、着色剂、引诱物质、粘合剂等添加剂。

feiyun828 于 2009-6-3 15:16 补充以下内容

呵呵~~只是转载的!赚个第一在说!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yisiyi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6-3 15: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好像见过,不过可再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4 07:2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