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对华中区的水产养殖来说,又是不寻常的一年,相比07年来说,不利的因素更多,造成的影响更大,对饲料厂家和经销商、养殖户都是更加艰难的一年。
一、天气多变,阴雨增多,高温不高,低温来得早
整个08年的天气可谓风云变换。07年年底的雪灾,造成很多池塘的鱼不能按时销售,一部分池塘的成鱼和鱼种甚至出现冻伤和冻死的情况,虽然相比广东等南方省份要好,但是也给华中区的水产养殖造成了非常大的直接损失。
到7、8月份的时候,往常的长期高温天气没有出现,全年气温超过37度的时间只维持了3-5天,持续晴天超过7天的时间也非常少,长期低温和经常光顾的台风造成高温不高、天气多变等情况,这是最近10年都没有碰到过的情况。
后期气温下降特别快,今年9月中下旬的气温与去年10月中上旬的气温基本相同,很多池塘提前20天左右进入停食阶段,这也是最近10年都没有出现过的。相比07年,整个华中区除了极少数地方之外,一般池塘每亩饲料投喂量减少10-15%。
二、鱼病的发生比07年严重
鱼病方面,由于雪灾之后气温上升非常快,成鱼销售结束的时候,气温已经升高到15度左右。由于鱼种投放时间晚、温度高,很多池塘暴发水霉病,虽然使用了多种方法治疗,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导致很多池塘的鱼种大量死亡,我们分析应该与雪灾造成的机体损伤有很大的关系。
4月份之后,草鱼老三病和其他品种的细菌性败血症(我们常说的暴发性出血病)大量发生,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后期池塘的发病率特别高,而且非常普遍,很多常规治疗方法的效果也不如以往明显,很多池塘到最后甚至放弃治疗。以前很少发病的青鱼,今年整体发病率也比较高,而且以往的治疗方案效果大打折扣。
草鱼鱼种的发病率今年也相当严重,从我们观察到的情况看,今年草鱼鱼种的发病时间较以往提前了一个月左右,最早的池塘在7月10号左右就开始大量发病,药物治疗较前几年明显要困难很多,这在以前都是不曾见过的。
天气和鱼病的影响直接导致今年华中区平均花白鲢的产量下降80斤/亩左右,草鱼等优质鱼的生长速度下降,这一点大部分养殖户感觉非常明显。
海大集团华中区的三个公司08年在鱼病预防上大力推广以海联科系列产品为主的池塘管理方案,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从目前收集的数据来看,白鲢的成活率可以提高9.2%,鳙鱼的成活率可以提高5.5%,草鱼的成活率可以提高16.3%,鳊鱼的成活率可以提高13.8%。而且在今年花白鲢普遍减产的情况下,坚持使用海联科产品的池塘,花白鲢的产量普遍较去年提高了50-80斤/亩,一方面是药物使用量小了,另一方面是成活率提高、产量增加,效益非常明显。
三、原料价格疯长带动饲料价格走高
饲料价格方面,在去年年底涨价的基础上,今年整体饲料价格又上涨450元/吨,今年养殖户使用的饲料价格相比去年全年的饲料价格上涨700-800元/吨,加上鱼种、渔药、肥料等生产资料的上涨,今年每亩鱼塘开支增加在1000元以上。饲料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带动玉米等粮食上涨,接着造成所有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供应紧张。
原料价格暴涨,带来饲料厂家经营困难,资金周转难度加大,大公司的资金优势和原料走势分析能力体现明显,除了极少数厂家外,提前备货为大厂家应对今年的原料暴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很多小厂家由于没钱囤货,中后期高价买进的原料生产出来的饲料即使按照成本价销售,市场也不能接受,不得不大量牺牲配方质量来求得一时的生存。在7、8月份很多厂家因为买不到原料而开两天停三天,甚至有少数饲料厂干脆停产。
饲料价格的上涨,银行贷款较去年推迟,造成经销商和养殖户的资金周转难度加大,幸好今年前期鱼价比较高,一部分养殖户5月份开始卖鱼,与经销商共渡资金难关。
虽然后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料价格大幅回落,但是短期内价格变化幅度非常大,豆粕就多次出现3天内涨300上去,3天后又掉300下来的情况。饲料厂家很难把握原料进货的时机,无形之中增加了饲料厂家的经营风险。
海大集团华中区的三个公司今年在集团采购中心的指导下,07年年底和08年年初采购了大量的原材料,为提高饲料质量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海大饲料的饵料系数相比竞争对手明显要低很多的原因之一。从目前已经收集到的120多份数据来看,海大饲料的平均饵料系数在1.84,相比07年上升了0.04,但是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异提高。07年海大饲料比主要竞争对手的饵料系数低0.08左右,今年达到了0.17.以今年的平均饲料价格计算,等于每斤鱼的成本比主要竞争对手低0.3元左右。
四、前期鱼价高,后期鱼价低,差异显著,后期鱼价不乐观
今年的鱼价前期一路走高,一直到8月份都与我们08年第一期报纸上的预测基本相同,鱼价的上涨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08年鱼种投放数量下降造成的。后期的鱼价下降主要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虽然08年整体鱼种投放较07年少,饲料投喂量较07年减少10%左右,加上前期鱼价高,很多养殖户在前期将准备养殖到年底的大规格鱼种卖出,成鱼的产量相比下降20%以上,但是,我们对后期的鱼价仍然不乐观。
一方面华中地区的成鱼主要依靠外销,目前周边省份与华中区的差价不大,长途运输除掉费用之后,不仅没有利润,而且经常亏本,很多鱼贩今年宁可呆在家里休息也不愿意拉鱼;到11月底为止,整个华中区的成鱼销售不到25%,会给后期的市场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是市场消费下降明显,虽然国家出台了非常强的支持政策,但不可能马上见效。所以我们从9月底就开始通知养殖户和经销商,建议养殖户及早卖鱼。
国家从元月份开始执行的油改税政策从目前的情况看,肯定会增加长途运输的费用,这会从另外一个方面华中地区的鱼外销的成本。
五、是不同的养殖模式下的效益差别加大
1、养殖品种:主养青鱼和鳊鱼的模式效益较主养草鱼的模式好,虽然现在大规格青鱼暂时没有开始大量销售,但是已经可以预见效益会比较突出。
2、卖鱼时间:受鱼价前期高、后期快速走低的影响,今年卖鱼时间对效益的影响更加显著,从我们收集到的海大饲料用户的数据看,同样是养殖草鱼,饵料系数都在1.8左右的池塘,卖3次热水鱼的池塘,平均效益可以达到2800元/亩;只卖一次热水鱼的池塘,平均效益在2350元/亩,11月底干塘的池塘,平均效益在1740元/亩,差异非常明显。
六、不同厂家的饲料效果差异大,不同养殖户的效果差异大,市场对饲料厂家、经销商和养殖户的要求明显提高
由于今年的原材料涨价的幅度超过了所有饲料厂家的预期,而且中途有一段时间贸易商大量囤货要价,导致今年的原料采购非常紧张,棉粕和豆粕、菜粕都出现过有价无货的情况。很多厂家经营陷入停顿,部分厂家铤而走险,在配方质量上大做文章,结果导致养殖效果严重下滑,这一点在干塘效果对比上非常明显。
整个养殖行业和饲料加工行业今年都接受了一次非常严峻的考试,如何帮助养殖户客服困难,是所有饲料厂家的责任,用海大集团领导的话说:用户效益决定公司的发展,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就是养殖户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07年,借助我们前期积累的原料库存优势,在集团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饲料配方进行了进一步升级和提高。同时,在用户服务上,大力推广新的池塘管理方案,海大集团华中区全年举办技术培训403次,共培训养殖户8377人次,帮助用户在池塘放养模式、鱼病防治、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等方面进行改进,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明年的水产品价格和原料行情走势如何,目前我们没办法给出非常肯定的答案,但饲料厂家、经销商和养殖户都必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整个行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水产 盘点 养殖 海联科 原料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