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79|回复: 4

[饲料]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已为内蒙古农牧民增收1.8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 14: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峰 于 2009-6-1 14:09 编辑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就是按照人的愿望和生产用途,用科技手段控制奶牛牛犊的性别,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的支持下,蒙牛集团首席科技专家李喜和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经多年攻关,完成了内蒙古自主创新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一种低剂量家畜冷冻精液生产及其应用方法”。据了解,这项已获得国家技术专利的新技术,与美国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相比,效率提高一倍,而成本却降低一半。用这项新技术繁育的奶牛,平均单产牛奶提高2吨,牛奶品质也大幅提高。

    目前,用科技手段实现奶牛性别控制的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通过实施X和Y精子的分离,人工授精前的性别控制,二是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以控制性别,三是控制外环境来控制性别。世界奶牛养殖大国如荷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在奶牛性控技术方面都很先进,但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人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愿望。

    李喜和,一个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曾参加过中国工程院旭日干院士主持的中国首例试管牛、试管羊的科研工作。在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留学期间,他主要从事牛体外受精、显微受精和牛胚胎性别鉴定方面的基础研究,建立了牛单精子显微注射和牛胚胎性别鉴定的系统方法。随后,他还先后在日、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展科研工作,取得多项科研成果。2006年,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李喜和博士另辟蹊径,开始主持开展一种新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

    在研究中,李喜和博士对从国外引进的精子分离机性能参数和生产技术流程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并以家畜实际受精原理为基础,开创性地提出了受精推流理论。以此项创新性理论为指导,李喜和团队最终研究成功了新的奶牛性别控制精液生产技术工艺。这种新方法使奶牛性控冻精的生产效率超过国外同类技术水平,实现了奶牛“生公生母由人定”的愿望。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的奶牛养殖场实施15万例以上,出生母犊率达到94%以上,繁育奶牛约6万头,实现产值3亿元,为农牧民实现增收1.8亿元。

    据专家介绍,畜牧业是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奶牛养殖在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伊利、蒙牛两大乳业品牌的崛起,包括奶牛养殖业在内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做出了很大贡献。李喜和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在奶牛性控技术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为内蒙古奶牛养殖业和乳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这项新技术成果也受到内蒙古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欢迎。2007年,赤峰市林西县试验性地对450头奶牛实施性别控制技术,结果受胎率近60%,母犊出生率达到99%。2008年,该县政府专门安排配套资金200万元,用于推广实施奶牛性别控制技术,对全县6000头奶牛全部实施了性控冷配技术。现在,内蒙古许多区、旗、县都把奶牛性控技术作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的主要推广技术项目,以增加奶牛的纯繁、扩繁速度和奶牛的良种率。(文/许晓岚 郭建新 李新康)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6-1 14: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用才行。何为实用?一便宜,二奶牛户实践认可。认可技术,认可利润。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14: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能够达到上面所说的水平,那是相当不错,科技就是生产力!只是这样的基础研究也只有政府能够承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14: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有点儿吹牛B。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1: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在吹,别拿国家钱忽悠百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8 15:3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