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猪肉的价格,让国家总理出招去对付,这恐怕还没有哪个行业让国家领导这么关心.
猪肉属于商品,这勿容置疑,商品就应该参与市场调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能够自动调节的价格却带上了政治的色彩。
猪肉价格高涨时,农民本来可以盈利,但是国家给了保证市民吃上肉(我相信农民消费的比重足够低),搞什么补贴,竟还给母猪免费上保险,我相信作为中国的公民还没有人享受到国家给免费上保险的。
措施出来,农民觉得政策好,得到了实惠,可是农民却不懂市场经济的规律,大家都加大养猪生产,必然导致猪肉价格下跌,并出现现在的亏本。其实目前的亏本就是国家插足的结果。
猪肉价格暴涨暴跌。足以考验经济学智慧的大问题。
我说,这是政出多门的结果。虽然不是经济学的答案,但说明了政府政策在治理国内猪肉市场上的一再失误。
到目前为止,此次猪肉价格暴跌距离上一个价格低点已十分接近。上一次肉价暴跌的直接原因是“猪蓝耳病”,间接原因是农业防疫体系的不当市场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政府治理水平低下。
那么,这一次猪肉价格暴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很明显,直接原因是政府过度干预价格导致价格过度波动以至于供求关系紊乱。间接原因是小农经济模式。深层次原因恐怕是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业的政策从根本上讲是错误的。
关于猪肉价格问题,政府最初的思路似乎是稳定市场供应。之后,随着境外金融危机来袭,政府的思路又转变到安置下岗农民工,透过猪舍补贴、母猪补贴等手段,鼓励他们返乡养猪,似乎这样就样可以缓解国内的隐性失业问题。其实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同样是失业,农民工的出现同样是农民的下岗,工人的下岗国家给解决保险养老,农民的下岗只能自己“要饭”去。这一问题只是政府长期回避罢了,增加农民收入,甚至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
我也不认为政府鼓励下岗农民工返乡养猪的政策是对的,甚至不认为发展规模化猪产业是解决养殖业问题的出路。问题的关键在于,猪肉的市场需求是有限的。只有依然抱有“小农经济意识”的人才会相信国内扩大内需的努力可以增加猪肉的消费。
其实,规模化养猪后猪肉产量实现大增长,但需求却不可能大增长,整个农业或第一产业都不可能实现需求的大增长。
我想说的是,我从猪肉价格的暴涨暴跌当中,看到了所谓大力发展农业的政策其实是充满逻辑错误的发展理念,甚至是欺骗农民的说法,是打着维护农民利益的幌子继续维护其他利益低价用剪刀差享用农民的劳动成果。(转帖)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