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网上看到了一些资料,总结如下:
1. 蛋白质在酸的作用下,其中蛋白裂解后的色氨酸会被破坏,天冬酰胺和谷氨
酰胺可能会脱酰胺基。
2. 蛋白质在碱的作用下,蛋白水解后的氨基酸构型可能会改变,由L-型氨基酸
变成D-型,但色氨酸稳定。
3. 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位点特定,水解后氨基酸不受影响。
酸法水解,其后续的酸液对环境有污染,水解产物会有异味;碱法水解则可能会使L-型氨基酸变成D-型,且两种水解方法都不存在专一性。故酶法水解成为趋势。
以上资料摘自网上,但自己也没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
目前,一些肠膜蛋白或植物水解蛋白粉的生产往往都是先用强碱对蛋白进行裂解,随后再用相应的蛋白酶去处理,生成小肽或相应的肽产品。我就想问,正如前面所说,强碱或强酸会改变氨基酸的构型或性质吗?会降低氨基酸的利用率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