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79|回复: 5

原料油是个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7 09: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地域的关系,公司用油较杂,有时鸡油,有时鸭油,有时猪油,检测很让人伤脑筋,如何控制啊?各路高手帮帮忙吧!
还有,昨天到了一车鸭油,检测过氧化值怎么检测不出来呢?滴定前加淀粉指示剂根本就不显蓝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isiyi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4-27 09: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测油的酸价阿,也就是过氧化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09: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目的
规范和指导酸值的测定。
二、        原理
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三、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设备
——碱式滴定管,50ml
——三角烧瓶,250ml
——试剂瓶,1000ml
——量筒,100ml或50ml
——磁力搅拌器(带加热单元)
2.        试剂
——氢氧化钾(AR)级:0.1N的标准溶液,可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标定;
——中性乙醚-乙醇(1:1)混合溶剂:临用前加入酚酞指示剂3滴;
——指示剂:1%酚酞乙醇溶液。
四、        测定步骤
在干燥洁净锥形瓶中称取均匀的试样3—5g(W)(视酸价大小,油脂色泽的深浅而定)加入100ml中性醚醇混合溶液,将其放在空气恒温振荡仪中振荡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3滴酚酞指示剂,用0.1NKOH溶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红色30秒内不消失即为滴定终点。记下消耗的毫升数(V)。
五、        计算:
酸价(mgKOH/g油)=
式中:V:滴定消耗氢氧化钾的溶液体积(ml)
N:氢氧化钾的当量浓度
56.1:氢氧化钾的毫克当量
W:试样重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mg  KOH/g,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检测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注:①1单位酸价=0.5027%油脂
    ②游离脂肪酸%=酸价X0.5027%
③测定深油的酸价,可减少试样用量或适当增加混合液用量,以酚批示剂,终点变色明显。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yisiyi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09: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测定过氧化值的方法
一、        目的
规范和指导酸值的测定。
二、        原理
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三、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设备
——碱式滴定管,50ml
——三角烧瓶,250ml
——试剂瓶,1000ml
——量筒,100ml或50ml
——磁力搅拌器(带加热单元)
2.        试剂
——氢氧化钾(AR)级:0.1N的标准溶液,可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标定;
——中性乙醚-乙醇(1:1)混合溶剂:临用前加入酚酞指示剂3滴;
——指示剂:1%酚酞乙醇溶液。
四、        测定步骤
在干燥洁净锥形瓶中称取均匀的试样3—5g(W)(视酸价大小,油脂色泽的深浅而定)加入100ml中性醚醇混合溶液,将其放在空气恒温振荡仪中振荡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3滴酚酞指示剂,用0.1NKOH溶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红色30秒内不消失即为滴定终点。记下消耗的毫升数(V)。
五、        计算:
酸价(mgKOH/g油)=
式中:V:滴定消耗氢氧化钾的溶液体积(ml)
N:氢氧化钾的当量浓度
56.1:氢氧化钾的毫克当量
W:试样重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mg  KOH/g,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检测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注:①1单位酸价=0.5027%油脂
    ②游离脂肪酸%=酸价X0.5027%
③测定深油的酸价,可减少试样用量或适当增加混合液用量,以酚批示剂,终点变色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1: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沙发的耐心,酸价是我们常规的检测指标,但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加工商在里面搀点少量的碱,酸价就降下来了。再说,过氧化值和酸价是两个概念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2: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油脂TBA值的测定方法  
原理
                 油脂受到光、热、空气中氧等的作用,发生酸败。分解出醛、酮之类的化合物。丙二醛就是分解产物的一种,它能与TBA(硫代巴比妥酸)作用生成粉红色化合物,在532nm波长处有吸收高峰,利用此性质即能测出丙二醛含量,从而推导出油脂酸败的程度。
试剂
1、0.02mol/L TBA水溶液:称取TBA0.288g加热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2、三氯乙酸混合液:称取三氯乙酸7.5g及0.1gEDTA,用水溶解,稀释至100ml;
3、氯仿(分析纯);
4、丙二醛标准溶液:称取0.315g 1,1,3,3-四乙氧基丙烷,溶解后稀释至1000ml,此溶液每ml相当于丙二醛100μg,置于冰箱内保存。准确吸取10ml,稀释至100ml,此溶液每ml相当于丙二醛10μg,备用。
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上述标准溶液0.0、0.1、0.2、0.3、0.4、0.5、0.6ml置于纳氏比色管中,加水至总体积为5ml,加入5ml TBA溶液,然后按样品测定步骤进行,测得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制备与检测
            准确称取均匀的豆油30g(视氧化产物含量而定 ),置于100ml具塞三角瓶内,加入25ml三氯乙酸混合液,振摇半小时(保持油脂融溶状态),用四层滤纸过滤,除去油脂。
            准确移取上述滤液5ml置于25ml比色管内,加入TBA溶液5ml,混匀,加塞,置于90℃水浴内保温40min,取出,冷却1h,移入小试管内,离心5min,上清液倾入25ml纳氏比色管中,加入5ml氯仿,摇匀,静置,分层,吸出上清液于532nm波长比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
结果计算
       丙二醛含量(mg/Kg)=C×10×20/5m
         式中:C—从标准曲线查得丙二醛的相应浓度(μg/ml)
         m─油脂质量(g)
备注
         对固态样品的分析应先用索氏提取器将脂肪提取出来再测定,不同种类样品称取质量稍有不同:
         鱼粉、虾料类称取10克,用2cm比色皿检测
         全价料、膨化大豆、豆粕称取15克,用2cm比色皿检测
         豆油、鱼油称取15克, 用2cm比色皿检测
不用常规指标来微量它,这样供应商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来达到你的检测指标。从不同的指标检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3 13:2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