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香鸡的品种特征、特性、等级评定和营养需要。 
本标准适用于小香鸡饲养、选育和品种鉴定,并供种鸡和种蛋销售活动时进行等级评定。 
2 
品种特征 
小香鸡是贵州特产珍禽,主产于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具有体小、早熟、肉香等特点。遗传稳定,适应性和抗病力强,耐粗饲,外貌清秀,能飞善跑,其肉味香、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保健、经济和食用价值。 
2.1 
外貌特征 
2.1.1 
外貌:体型小,结构匀称、紧凑、纤秀。公鸡羽色以红色为主,颈羽金红或金黄色,尾羽黑色。母鸡羽色为黄麻、褐麻及灰麻色,间有少量纯黑色和白色。喙、胫为黑色,部分为黑褐色。头大小适中,虹彩桔黄色,单冠直立,冠、髯为红色。体形纤细,背平直,腿高中等,羽毛丰满。 
2.2 
体尺和体重 
2.2.1 
雏鸡出壳平均重23.5克。 
2.2.2 
成年公鸡平均体重1190克±122.7克。 
2.2.3 
成年母鸡平均体重990克±104.4克。 
2.2.4 
成年鸡平均体尺见表1 
表1 
成年鸡体尺          单位为厘米 
2.3 
生产性能 
2.3.1 
产蛋性能 
2.3.1.1 
开产日龄:132天~145天。 
2.3.1.2 
产蛋量:年均产蛋80枚~90枚,年就巢3次~4次,就巢持续时间17天~34天。 
2.3.1.3 
蛋壳颜色:白色或浅褐色。 
2.3.1.4 
平均蛋重:38.5克。 
2.3.1.5 
蛋壳厚度:0.31毫米~0.36毫米。 
2.3.1.6 
蛋形指数:1:1.31~1:1.38。 
2.3.1.7 
蛋料比:1:6.65。 
2.3.2 
产肉性能 
2.3.2.1 
生长速度见表2 
表2 
生长速度                单位为克 
2.3.2.2 
羽毛生长速度:小香鸡属快羽型,4周龄全身被幼羽覆盖。 
2.3.2.3 
屠宰率:20周龄全净膛屠宰率为公鸡63.16%,母鸡61.35%;成年公鸡64.66%,母鸡65.22%。 
2.3.2.4 
肉料比:12周龄为1:3.42,16周龄为1:3.84。 
2.3.3 
繁殖性能 
2.3.3.1 
公鸡利用:种公鸡满6月龄即可配种。 
2.3.3.2 
利用年限:公鸡1年,母鸡1年~2年,公母比例为1:12~1:15。 
2.3.3.3 
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种蛋受精率90%~5%,受精蛋孵化率85%~90%。 
2.3.3.4 
育雏率:0周龄~6周龄育雏成活率92%~97%。 
2.3.3.5 
育成率:7周龄~24周龄育成率95%以上。 
2.3.3.6 
产蛋期成活率:90%~95%。 
3 
等级评定 
3.1 
等级标准 
3.1.1 
种蛋及种雏标准见表3 
 |  |   | 1、血缘清楚,来自3级以上(含3级)的健康鸡群。 
 |  2、蛋壳白色或浅褐色。 
 |  3、蛋重34克~42克,蛋形正常。 
 |  4、受精率90%~95%。 
 |   | 1、血缘清楚,双亲均在3级以上(含3级)。 
 |  2、出壳体重22克以上,绒羽花色,喙、胫黑色。 
 |  3、发育正常,活泼好动。 
 |  
  3.1.2 
种鸡150日龄等级标准见表4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小香鸡种鸡选择时不能纯正向或负向选择。故公鸡体重大于980克、母鸡体重大于880克。以及低于3级的均予淘汰。 
 |  
  3.1.3 
种鸡300日龄等级标准见表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2:小香鸡种鸡选择不能纯正向或负向选择。故公鸡体重大于1400克、母鸡体重大于1200克。以及低于3级的均予淘汰。 
 |  
  3.2 
评定方法 
3.2.1 
评定范围及依据 
凡外貌特征符合品种要求,发育正常,血缘清楚,三级以上(含三级)种鸡繁殖后代,均可参加评定。 
3.2.2 
评定时间 
种蛋和种雏评定,在收集种蛋和出雏时进行。种鸡评定分别在150日龄和300日龄进行。 
3.2.3 
评定方法 
150日龄公鸡根据体重和雄性特征进行评定;母鸡根据体重进行评定。300日龄公鸡根据体重和雄性特征进行评定;母鸡以产蛋数为主,参考体重和蛋重进行综合评定。 
4 
营养需要标准见表6 
表6 
各阶段营养需要 
附录A(资料性附录) 
A1 
本标准所列指标,生长阶段为低层网养条件,产蛋期为高层网养附设运动场的半舍饲条件。饲养方式改变应酌情调整。 
A2 
在计算饲料配方时,至少应满足以下指标:代谢能、粗蛋白、蛋能比、钙、磷、蛋氨酸、赖氨酸、蛋+胱氨酸。 
A3 
鸡具有根据饲料能量水平调节进食量的能力,在配合饲料时,可根据当地条件、经济原则和气温变化,酌情增减能量水平,然后根据蛋能比确定粗蛋白含量。 
A4 
添加合成氨基酸平衡日粮时,可适当降低粗蛋白水平。 
A5 
育雏和育成期供钙过多,对产蛋期有不良影响,应在临开产前再转为产蛋期饲料。 
注:贵州省榕江县种鸡场现保有原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