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各地陆续发生了多例人感染禽流感事件。虽然不是大规模爆发,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普通消费者购买与食用禽肉制品的消费欲。近日,就有某位大型禽肉行业厂家高层向笔者抱怨说,本来春节期间是销售旺季,但刚刚过去的春节的销售情况比往年要差些,旺季不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禽流感事件的影响,虽然他们的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从企业综合实力和经营管理上看,大中型禽肉企业存在着较大的优势,产品质量相对有保障,但2008年所爆发的几起食品安全事件使普通民众成了惊弓之鸟。因此,对大中型禽肉企业来说,要将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或销售额提升的关键就是如何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在消费者食品安全消费意识的增强,只要措施得当,他们反而能借助禽流感事件获得巨大进步。
根本原因:品牌力差
从品牌角度看,目前制约禽肉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企业品牌思维与建设的滞后。有这样一个公认的理论,即品牌包括内部品牌和外部品牌,二者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从行业现状看,即使如山东六和、河南华英等一线禽肉企业只是在批发商、经销商、餐饮经营者等所谓业内人士圈里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而消费者对他们品牌认知度并不高。这就反应出了这些企业内部品牌建设强于外部品牌建设的现状。于是,当消费者面对突发性小范围的禽流感产生不信任或恐慌时,即使这类大企业也可能难以避免销售下降。虽然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但消费者并不知情。
由于禽肉类企业的主要客户还是餐饮经营主、熟食制品零售商等类型的中间厂商,但这些厂商限于自身品牌建设的缺乏,无法或不愿意担当起替禽肉类企业向消费者传递自身品牌价值(产品质量绝对有保障)的任务。于是,即使大中型禽肉类企业受到影响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行业领军者,大中型禽肉企业在加强内部品牌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快外部品牌的建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