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02|回复: 0

休渔养生 大鱼归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5 18: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高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3-24 23:52:36
渔夫都爱钓大鱼,久而久之,这种做法会使鱼类种群在遗传层面上保持较小的个体。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种向下的螺线是可以逆转的。如果渔夫能够随机地撒网,那么大鱼的储备就会出现一个反弹。

大多数水产业都只把一个种群中的大鱼当做目标。拖网使得最小的鱼能够逃脱,而只把钓鱼当做消遣的人们通常会把那些小家伙扔回大海。在这种情况下,如今因大量捕捞而在上世纪80年代面临灭顶之灾的加拿大鳕鱼的个体要远远小于历史记录的水平。这样的趋势让渔业科学家们感到无比担忧,因为与小鱼相比,大鱼往往更健康并且繁殖力更强。

研究人员一直想搞清,他们在渔船甲板上看到的鱼类个体平均尺寸的下降是否源于环境因素,抑或鱼类种群的遗传变化。200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海洋生态学家David Conover和他的同事发现,遗传因素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部分原因。在实验室分析中,Conover的研究小组在4年或4代的时间里,从两组银河鱼(Menidia menidia,生活在美国东北海域的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鱼类)中拿走了90%的大鱼。结果显示,随着体型大、生长快的银河鱼从种群中消失,那些在遗传上生长速度较慢的银河鱼逐渐在种群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导致银河鱼平均尺寸的下降。

Conover于是便想搞清这一过程是否有逆转的可能性。研究人员这一次还是用缩小的银河鱼作为研究对象。他们从每组中拿走了90%的银河鱼,但这一次研究人员并不是专拣大的捞,而是随机选择。经过6代的时间,这些鱼又重新增加了50%的体长。研究小组在最近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据Conover分析,这一结果意味着“如果我们停止捕捞那些已经变得很小的鱼类……那么就可以期待大鱼的回归”。以银河鱼为例,他推算这种情况会在12年或12代之后发生。Conover表示,对包括大麻哈鱼在内的其他经济鱼类而言,由于每一代的时间间隔更长,因此实现同样的过程大概需要几十年。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进化生态学家Christian Jorgensen指出:“这一积极的信息告诉我们逆转是可能的,并且相当快。”然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生物统计学家Anna Kuparinen却指出,在实际捕捞过程中,渔夫们并不能像在实验室中那样高效地识别每条鱼的大小,因此种群所面临的选择压力并没有那么高。Kuparinen表示,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你很难确定一种野生种群是否会在捕捞过程中产生类似的变化。

(群芳 译自www.science.com,3月24日)

《科学时报》 (2009-3-25 A3 国际)
附件:

与随机捕捞的银河鱼(中)相比,拿走大鱼和拿走小鱼.  [发布时间:2009-03-25 18:39:30]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 收起 理由
ybo + 5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1 02:2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