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试验,猪生长最快和饲料利用率最高的舍温分别为20℃和24℃。猪是恒温动物,体温一直保持在38.7-39.8℃之间,猪对气温的适应性随着月龄的增长而提高,下限的临界温度相应而下降。猪低于下限临界温度,就会影响增重、提高饲料消耗、增加养殖成本,甚至冻死、病死。
一、猪的临界温度:初生仔猪32-35℃,4-5周龄仔猪21-23℃,或4-10公斤仔猪29-24℃。断乳后3-4周的培育种猪(育肥猪)25-15℃。成年猪12℃。但下限的临界温度也不是绝对的,一般是瘦肉型比脂肪型猪高,瘦猪比肥猪高。同时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1、27-30日龄断乳猪,断乳后1周,平均采食量低于维持代谢能的需要,呈负能量水平,维持体温主要靠背脂。因此,要求临界间谍 提高到26-28℃,至2周后,下限临界温度可降至24℃。一旦断乳仔猪恢复正常采食,不发生腹泻,每周的下限临界温度可下降2-3℃,直至降到正常生长猪临界温度25-15℃。
2、根据猪的代谢率,夜间低于白天的生理特点,夜间比白天耗热量小,夜间低于下限临界温度4-9℃,并不会影响生长。但对舍温波动3-4℃的猪圈,对断乳猪易引起腹泻,仍要加强保温措施。
3、风速对猪的失热率与生长率有重要影响。20公斤体重猪,单个饲喂,风速每秒增加5厘米,要求临界温度下限升高1℃,而群体饲喂,其临界下限温度升高1℃,相应的风速每秒可提高到21厘米。
4、每圈按占圈面积1平方米1头的20-40公斤的猪10-20头,可使下限临界温度下降2-3℃,补加热量可减少50-70%。
5、把猪的饲养水平提高1个维持量,可使临界温度下降4-5℃。
二、低于下限临界温度对猪生产的影响
1、哺乳期仔猪,低于下限临界温度1℃,提高代谢机能2-5%。
2、同等采食量的2头断乳仔猪,下限临界温度降低1℃的仔猪,每天生长量降低13克。断乳仔猪在寒冷环境中想取得和在最适宜的温度下相似的生长率,每下降1℃,每天需要增加额外饲料13克。
3、生长培育猪(育肥猪),从气温20℃开始,每下降1℃,每日增重减少15克。在临界温度25-15℃的下限温度下,每下降1℃,猪每公斤体重的维持能,每日就要多耗3克饲料。
三、提高猪舍下 限临界温度的主要措施
1、堵严后窗,挂好门帘,泥封墙缝。猪舍窗户或通风孔要距离地面1-1.5米,以防猪熟睡时受贼风侵袭而引起感冒、肺炎。
2、在猪睡卧处,勤垫些褥草或干土,让猪定点大小便。圈内湿度不要超过80%。确保栏圈干燥清洁。潮湿空气的导热性为干燥空气的10倍,据试验,在水泥地上撒1层25毫米的木刨花,热的损失比光水泥地可减少38%。猪未睡前的草堆温度为0.8℃,睡后温度可达15.2℃。
3、圈舍用塑料薄膜罩起来,可提高圈温7-11℃。
4、哺乳仔猪睡床应铺垫厚草保温,最好地面上铺一层木板(等于提高地瘟12℃),上面再铺垫褥草。如不加木板,垫草厚度应达30厘米以上。
5、红外线灯保温,150-250瓦红外线灯光泡吊在仔猪休息栏内,距地面40-50厘米,在猪舍6℃左右时,可使温保持30℃左右。
6、检查猪舍保温是否良好,可分别测定墙壁与舍内温度,二者之间温差在1.5-3℃为良好,超过3℃以上为不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