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94|回复: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及中西药物防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7 16: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病猪精神沉郁,渴不欲饮,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呼吸困难、喘气,严重的出现腹式呼吸,呼吸频率每分钟在35~40次,脉搏每分钟在90~120次,体温在41~42.5℃之间,皮肤干燥发红变紫,少数毛孔有出血点,尤其以腹下、四肢末梢和耳根等处皮肤更明显,斑块呈紫红色,手压不褪色;眼睛发红,眼分泌物多,呈胶黄状,甚至出现结膜炎症状;无尿或少尿,尿色深黄,粪便干硬;病期较长者体型消瘦,被毛粗乱,出现贫血症状。
      剖检主要病变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肿大,间质增宽,个别病例肺脏体积缩小,表面有散在隆起的橡皮状硬块;肺脏表面有点状出血或瘀血;气管内有泡沫状分泌物,胸腔及腹腔有浑浊的黄色积液;全身淋巴结呈不同程度的肿大或水肿,淋巴结颜色暗紫,切面呈大理石样出血,特别是以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尤为明显;会咽部严重充血;心肌松软,颜色暗淡,心冠脂肪黄色胶样浸润,表面密布出血点;脾脏肿大,边缘有紫黑色的坏死和梗死;肾脏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针尖大出血点或瘀血现象;胃、大肠、小肠都发现有面积大小不一的溃疡灶或出血点;肝脏肿胀,呈土黄色,上面有浅灰色坏死灶或溃疡点。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一、实验室检验
      用无菌法采取病死猪的肺、脾、肝组织、病变淋巴结等送实验室做涂片镜检、血清学、ELISA、PCR等检查。
      (一)诊断指标
      临床指标  体温升高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出现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出现后肢无力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病理指标   尸检可见脾脏出现梗死灶,肾脏、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显微镜下可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症等病变,脾脏出血性梗死。
      病原学指标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
      (二)结果判定
      符合临床指标和病理指标的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符合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及病原学指标之一的,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二、中西药物防制措施
      (一)西药治疗
      抗病毒法  干扰素,1~20万单位/千克/天,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3~5天;或用转移因子,2~4毫升/头/次,前大腿内侧皮下注射,1天1次,连用3~5天。
      肾上腺皮质激素  强的松,30~40毫升/头/天,混料饲喂,连用2~3天。
      抗菌法  黄芪多糖注射液0.2~0.3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第1天2次,以后1天1次,连用3~5天;链磺金尼考(氟苯尼考)0.1~0.15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3~5天;青霉素50万单位,长效土霉素10毫升,10%葡萄糖盐水500毫升,静脉注射,1天1次,连用3~5天。
      (二)对症治疗
      1.喘气严重者,用息喘平(替米考星),0.1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3~5天。
      2.咳嗽剧烈者,用可待因,20~30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天2次,连用3天。
      3.局部皮肤感染者,可外涂1%甲基溶液或抗生素软膏,连用5~7天。
      4.高烧不退者,药物降温可服用阿司匹林,4~6毫克/千克体重,1天2次,连用3~5天;或肌注安乃近, 2毫升/头,1天1次,连用3~5天。
      (三)物理降温法
      酒精擦浴  用30%~50%酒精重点擦抹后颈部、双侧腹股沟、双侧腋下及腘窝(膝关节后面),每10~15分钟换一次。
      冷盐水灌肠  用冷盐水灌肠20~30分钟,中小猪盐水量为150~300毫升,大猪用300~500毫升,冷盐水温度为20℃左右。
      温水浴  将发热病猪置于37~38℃的温水中(温水中加入适量的酒),以猪能够露出口鼻为度,用温水湿透全身,为时15~20分钟,或根据体温情况延长时间,做完后擦干猪身。
      (四)中药治疗  
      传统中兽医学理论认为,本症乃气热炽盛,内逼营血分,而造成气血两燔之候,治当以清营凉血与清泄气热之法为主,清热解毒为辅。
      方药  生石膏(先煎)90克、连翘30克、金银花18克、大青叶30克、紫花地丁18克、蒲公英18克、赤芍18克、玄参30克、丹皮18克、炒薏苡仁30克、甘草12克。
      方义  本方由五味消毒饮加减而成,方中重用石膏清气分之热;玄参活血、凉营滋阴;芍药和营泄热;丹皮凉血、活血、散血、化瘀;重用连翘、大青叶、金银花、紫花地丁等苦寒之品来清热、凉血、解毒;薏苡仁清热渗湿,引邪下行;诸药共用,同奏清营泄热、凉血解毒、滋养阴液、通络散血之功。
      用法  上药投入4000毫升的开水中浸泡3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至剩下1500毫升药液时,离火去渣,将药液分成两份,灌服或拌料饲喂,1天2次,早晚各1次,连用3~7天。本方药量为8~10头体重25千克的生猪一天的药量,临床应用时可依猪只的体重大小、数量多少而按比例增减。
      (四)其它措施
      彻底消毒  将病死猪尸体进行销毁或无害化处理,彻底清扫、洗刷圈舍、工具,将粪尿、垫草、饲料残渣等及时清除干净。洗刷猪被毛,除去体表污物及附在污物上的病原体。
      对清扫出的垃圾、被污染的垫料及废弃物等进行集中销毁,同时选用广谱消毒剂,如卫可、癸甲丙二醇氯铵复合碘等对整个猪场进行彻底喷雾消毒。第1周1天2次,第2周开始1天1次,直至所有的病猪康复,30天后再最后彻底消毒1次。
      药物预防   对未发现症状的猪群,用长效土霉素、环丙沙星,分别按1:1000、1:5000的比例拌料饲喂,连用5~7天;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维生素、电解多维等,以提高生猪的体质和免疫力。
三、小结与体会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因复杂,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十分清楚,缺乏特效疫苗和治疗药物,单纯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无法确保疗效,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合理用药、中西医结合”的原则,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近年来本人在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时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效果,除了早诊断早用药、及时应用干扰素起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外,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中药方的标本兼治作用。
      2.对于该病的预防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根据当地的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重视消毒工作,猪舍及环境均需定期毒,可用20%石灰乳溶液或3%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
      按规定认真处理好粪便及污染物,病死猪的尸体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销毁或深埋等无害化理;
      与病猪有接触的人员,要树立安全意识,认真做好个人卫生防护,防止感染。
      另外,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科学合理配制饲料,对虽经治疗但疗效不明显的患病猪,应及时淘汰,作扑杀处理,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xxch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21 22: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一下,比较全的防空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 收起 理由
system + 5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5 06:2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