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猪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养猪专业户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和防疫灭病知识,经常走入误区,这些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农村养猪误区主要有以下九种:
一、颗粒饲料加水
如今,颗粒饲料、粉料等多种配方饲料逐渐占领市场。配方饲料养猪虽好,但有些农民不懂或忽视科学饲喂方法,把两种饲料用同一种方式饲喂。在颗粒饲料中加水搅拌成粥状,使其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营养价值降低。正确的方法是:用颗粒饲料喂猪,然后再喂水。
二、近亲繁殖
一些养猪户采用同窝猪繁殖和亲子间繁殖。这种近亲繁殖违反了生猪繁殖的原则,使猪种越来越退化,影响了猪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三、能使猪皮红、毛亮的料就是好饲料
可以这么说,皮红、毛亮是健康猪的表现。只要猪的生长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自然具备皮红、毛亮这一指标。有些饲料厂利用人们这种误区,在饲料里添加一些违禁药品,使猪皮红、毛亮。这样的饲料是不可取的,吃这种饲料的猪产出的瘦肉也会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四、治病迷信安乃近
遇到猪食欲减少,猪体发热,立即使用大剂量的安乃近注射液,认为猪只的体温得以控制,其疾病可得治愈。而安乃近副作用较大,易引起猪过敏性休克,体温急剧下降,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五、阉割、防疫一起进行
当前,一些养母猪的农户很重视防疫,但忽视科学方法。一是为了省事,在给仔猪阉割,接着又打防疫针。这样做容易使仔猪阉割的伤口难以愈合,防疫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二是母猪怀孕时打防疫针。母猪怀孕后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防疫又属于强刺激,打防疫针容易引起死胎或流产。所以母猪怀孕后最好不打防疫针,仔猪则应在阉割后10~15天再打防疫针。
六、仔猪过早或过晚断奶
过早断奶会引起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过晚断奶会造成母猪繁殖周期延长,产仔窝数减少。一般仔猪的断奶时间在45~50日龄时较适合。
七、粪便越黑消化越好
真正区分消化质量的指标,应该看猪的排粪量与粪便的形状。正常消化的猪每天排粪3~4次,形状光滑圆润,软硬适中。而粪便的颜色由饲料的品种结构和饲料所含的微量元素及药物所决定。人们所说的粪便黑只不过是饲料中的硫酸铜含量高所致。
八、饲料营养不全面
有些农户养猪不是根据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的需要配制日粮,而是有啥喂啥,使饲料利用率降低,出栏时间延长。
九、凡是瘦肉型猪就能多卖钱
有句话叫“真正的瘦肉型猪,也能喂成大肥猪”。瘦肉型猪价格高在哪里?主要是出肉率和瘦肉率高。而瘦肉的生成是由高蛋白饲料转化来的,如果不按照瘦肉型猪的营养指标去配料和饲喂,瘦型猪也不可能长更多的瘦肉。有人为了省钱总是提前降低浓缩料比例,也就是让小猪吃中猪的料,中猪又吃大猪的料;饲养上又随便喂非全价料,“稀汤养大肚儿”,把肚子撑得很大,这样的猪是不会卖好价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