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减少环境污染和便于疾病防治,种鸭多为圈养(旱养)。为保证种鸭的生理和生活习性,很多种鸭场都配有种鸭嘻水池。我这也有很多圈养的肉用型种鸭,并配有嘻水池。
个人认为:种鸭嘻水池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公母鸭交配和种鸭洗毛理毛,并随季节性的变化而变动嘻水池供水的次数和时间。长期以来是这样做的。
不久前见到一位业内朋友,提出种鸭无嘻水池和有嘻水池没什么区别。我也见到过没有嘻水池的,多是北方,只是那些地方用水困难,全用地下水,水井要打100多米深才见水。
但是不用嘻水池的种鸭伤残率很大,寿命短;并且公鸭配备量大,受精率不好。
不知同行有何观点,是配好还是不配嘻水池好?若配,一天供水几次好?什么时间供水为佳?希望发表宝贵意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