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化肥主要有两大类,即氮肥和磷肥。而钾肥和微量元素化肥应用较少。下面简要介绍氮肥和磷肥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一.常用氮肥
1.氮肥的种类
根据氮肥的中氮素的形态可将氮肥分为五大类。
铵态氮肥:氮肥中氮素是氨分子(NH3)或氨离子(NH4+)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有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及氯化铵等。
硝态氮肥:氮肥中氮素形态是硝酸根(NO3-)。如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钠等一般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较少。
硝、铵态氮肥:氮肥中含有氨离子和硝酸根两种形态的氮。如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等。这类氮肥在水产养殖中应用也较少。
酰胺态氮肥。该类是人工合成的有机态氮肥,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尿素(CO(NH2)2)就属这一类。
氰氨态氮肥:如石灰氮(CaCN2),因石灰氮本身有毒,游离的氰氨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故在水产养殖中很少使用。
在水产养殖中常用氮肥的主要品种及一般特点如表1。
表1
常用氮肥的主要品种及一般特点
| | | | | | 氨水
| NH3+ H2O,NH4OH
| | | | 碱性,挥发
| 碳酸氢铵
| NH4HCO3
| | | | 中性,能同时提供碳源
| 硫酸铵
| (NH4)2SO4
| | | | 酸性,在厌氧时易产生H2S
| 氯化铵
| NH4Cl
| | | | 酸性
| 尿素
| CO(NH2)2
| | | | 中性,需经微生物转化成(NH4)2CO3才能被浮游植物利用
| 2.氮肥的合理使用
池塘合理施肥的报导很多。不同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水体从不同角度调查试验得出的结果与理论上按“米氏方程”推算出的数值极为相近。施用氮肥的临界值都认为在0.3毫克N/升附近,考虑我国养殖鱼类的习性,在鱼类生长旺季的鱼池中,有效氮浓度经常保持在0.3毫克N/升以上是必要的。
在养鱼生产中选用氮肥时,除了考虑成本,来源,含氮量外还要注意氮的形态、残留物质的作用和对水质(pH值)的影响。选用氨态氮时,要特别注意用量,使水中的氮分子(HN3)的浓度不要超过鱼类能长期忍受的最大极限(0.025毫HN3/升),以免抑制鱼类生长。同时要考虑在有效氮被吸收后,有无残留成份,如使用碳酸氢氨残留的碳酸氢根具有补充有效碳的作用,而使用硫酸氨所残留的是硫酸根,在厌气条件下,会还原成有毒的硫化氢。对养殖水环境不利。使用酰胺态氮要注意,尽管有许多藻类能吸收利用尿素,不过,有研究指出,在有7微克/升以上的NH4+—N时,藻类利用尿素的能力就受抑制。水体中这么一点氨离子还是经常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藻类只有待尿素在微生物或酶(尿素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氨分子(HN3)和氨离子(NH4+)时才能间接利用。据农业施肥的研究结果,尿素转变为NH3和NH4+,在低温季节需7~10天,高温季节需2~3天,才能完成。有某种缓效肥的特点。尤其是在与磷肥同时使用时,更应加以注意。
硝酸态氮也能被藻类迅速利用,在一般施肥浓度下,对其他饵料生物及鱼类无不良影响,其缺点是,一遇缺氧条件,很容易在脱氮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氮(N2)和一氧化二氮(N2O)而造成损失。在与氨共存时,藻类优先利用氨态氮使对硝酸态的吸收受到抑制,在这种情况下,损失的机率就更大。所以尽量不要选用硝酸态肥。另外使用时还要留意肥料的酸碱性,一般选用生理中性的为好,水体的碱度小,缓冲能力小的水体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为了提高肥效,确保安全,在使用氮肥时,还应创造相应的水质条件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
施肥前后防止缺氧,否则脱氮作用的损失增大,有机物的矿化再生作用减弱。对水中增氮不利。
⑵
加开增氧机,促使池水的垂直流动,以加速底层水和底泥中的有机氮化物和矿化再生物及时向表层迁移。提高表层水的中的含氮量。
⑶
注意水中有效形式的氮磷比。仅在氮是真正限制因子时,施氮肥才有效。如果水中相对缺磷,再施氮肥是一种浪费且弊多利少。
⑷
针对饵料生物(浮游植物)吸收特点,合理掌握施肥浓度和时间是十分必要的。施肥浓度以水中总氮量略高于0.3毫克N/升为宜。浓度再高吸收速度增加不多,并不经济。施肥时间以午前水体趋于分层时为宜,这更有利于提高肥效。为了保证真光层有效氮含量保持在最佳含量,施肥应该适量多次,及时补充。
⑸
使用氨态氮时,必需根据水的pH等条件,严格控制用量,力求分子氨(HN3)的浓度不要超过0.025毫HN3/升。水质过分混浊,粘土胶粒很多时,氨离子易被吸附固定,造成损失。
二.常用磷肥
1.磷肥的种类
磷肥大体上可分为可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二大类十多个品种。在水产养殖中所用的为可溶性磷肥。最常用的是过磷酸钙。表2列出了常见可溶性磷肥的一般特点。
表2
常见磷肥的一般特点。
| | | | 过磷酸钙
(普钙)
| Ca(H2PO4)2+
CaSO4Z2H2O
| |
用62%硫酸分解磷矿粉并熟化制得。水溶性,速效,常含游离酸,呈酸性,含多量石膏(CaSO4Z2H2O)。
| 重过磷酸钙
(重钙)
| Ca(H2PO4)2
| |
用硫酸分解磷矿粉制得。水溶性,速效,常含游离酸,呈酸性,不含石膏。
| 氨化普钙
| CaHPO4,
NH4H2PO4
| |
由普钙加氨水中和制得。水溶性,不含游离酸,含2~3%的氨态氮,呈中性,速效。
| 安福粉
| (NH4)2HPO4+
NH4H2PO4
| |
用硫酸分解磷矿粉,分离出磷酸再用氨水中和制得。水溶性,速效,含氮量为18%。
| 磷酸二氢钾
| KH2PO4
| |
用氢氧化钾或碳酸钾与磷酸中和制得。水溶性,速效,碱性,含钾30%。
| 2.磷肥的合理使用
研究表明,按浮游植物吸收速率计算出的养殖池塘水中有效磷浓度应保持不低于46微克P/升。实际上在发表的绪多论文和报告中,认为有效磷的临界值为20~50微克/升,而多数认为水中的总磷应大于100微克/升,有效磷在40~50微克/升为最佳。可得到最令人满意的初级生产速率及产量。
在池塘养殖中施用磷肥多用于改良水质,提高并维持表层水的有效磷含量,所以在选用磷肥时,一定要选可溶性磷肥。如表2中所介绍的种类。其次在施用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
施用磷肥时,池水的pH值以中性和弱碱性为好(pH=7.0~7.5)。若池水的pH值过高(pH>8.5以上)。则应将磷肥溶解后,调节其pH值使之呈强酸性后再施用。可减少磷肥的损失。注意,磷肥不应与石灰等碱性物质一起溶解使用。
⑵
当大风过后或刚注入新水,池水过于混浊,粘土粒子很多时,不宜施磷肥。以减少吸附固定损失。若为了澄清水质,应另当别论。多耗用一些磷肥可促进悬浮物絮凝沉淀,促进浮游植物增殖。
⑶
施用生石灰后,至少应隔10~15天才能施磷肥,否则水中钙离子(Ca2+)浓度大,pH值高,有效磷易生成钙盐沉淀造成损失。
⑷
磷肥最好能与有机肥一起沤制后使用,此时有机物多,会生成一些可溶性的络合物,使有效磷被吸附沉淀的机会减少,有利于提高肥效。
⑸
为使施入的磷肥能在表层水中停留较长时间,以便及时被浮游植物所利用,施肥应选在晴天光照充足的上午进行。也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施肥方法,如挂袋、挂罐等,使肥料缓慢释放也可提高肥效。
⑹
使用磷肥时应控制适宜的氮磷比。大量的试验证明当水中有效氮和磷的绝对浓度大于各自最适的施肥指标时,只会浪费一种肥料。但并不会限制初级生产速率和产量。施肥时,控制适宜的氮磷比值为6~7。
总之,养殖池塘作为一个小生态系统,各种环境因子都是在断地发生变化。掌握池塘各因子的变化规律,根据池塘的水质和水生物状况实施科学的管理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施肥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