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最新报道:三鹿已于11月底为[url=http://finance.ifeng.com/app/hq/stock/sh600429/index.shtml]三元股份[/url][0.00 0.00%](600429)贴牌加工奶粉。而三鹿集团一接近高层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三鹿一核心工厂下周复工。为成功收购三鹿资产,本周三元在石家庄设立子公司。然而,从9月11日至今已过去三个月时间,三鹿重组谈判依然十分艰难。此间曾因三元的过分要求而陷入僵局,因涉及公司、政府等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如何平衡成为一个难题。
“毒奶粉”事件的影响是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的,而 “三鹿”这个有着鲜明特的民族品牌已悲情陨落,如同昔日声名显赫的健力宝、旭日升饮品一样给我们留下无限的遗憾和痛楚。所不同的是三鹿的陨落只会让我们痛楚而非遗憾。
三鹿与三聚氰胺一起成为2008年的典型的“三三”标志,在人们的心里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今三元吞并三鹿,又将组合新的“三三”标志。三鹿在2008年的新闻词典里面已经是“恶劣”的代名词,三元的收割是否可以将这种印迹抹去,使自己的品牌焕发新生呢?我认为很难,以三元的角度考来虑,能够吞下三鹿这么大的企业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如果三鹿不出事,三元或许仍然战战兢兢的充当在这个行业的二流角色,随时有被三鹿们吞并的可能。但是,机遇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眷顾你,机会因为三聚氰胺事件三鹿的倒台而出现,三元的梦想也就在那时膨胀了。膨胀是膨胀,收割象三鹿这样的企业你是否具备了这个能力?你是否有着这样的心理准备?你是否意识到收割以后会出现什么结果?等等。我不能妄加猜测三元的决定是轻率的,但是我仍然对三元的收割感到困惑。在诸多企业三思后退出收割打算的时候,三元的执着是否显得很刺眼呢?三鹿已不是过去的强大三鹿,他现在是一个“强大”的负资产,谁能背负起这样强大的历史包袱呢?然而三元做了,我只能说三元“勇气可嘉”。新的“三三”组合若想不被人们唤起“痛苦”的回忆,你的路将走的很艰辛,或许走的就是一条不归路。
我在《如何收割三聚氰胺留下的遗产》博客里面阐述了一个观点,“谨慎收割须趁早 莫因迟疑失良机 ”然而,如果要是收割三鹿,还应该加上一句“宁可错失枕黄粱 三鹿恶果莫轻尝 ”。为什么这么说呢?三鹿是我们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他的“蜕变”也是国人对中国本土品牌的一次认识上的“退变”,也同样是世界对中国品牌的一次“退变”。在国人心目中他已经无法取得对他的谅解。国人对他的消失反应出的拍手称快已经超越了民族感情底线。一个曾经的活跃的民族细胞,如今恶化成民族肌体上的“毒瘤”,让谁谁都会欲除之而后快。所以说,三元收割三鹿要冒很大风险的。
昨天,我和山东信得的一位朋友QQ聊天的时候,说起企业品质的问题。朋友说道:无欲品自高。我说道:产品决定人品,人品关系到产品。毒瘤被割去了,毒素依然存在。当你不在纯洁是时候,你凭什么让人相信你已经与过去决裂了呢?我可能是象人说的那样,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是你如果看我的博客的时候,你会发现我又不是一个纯粹的悲观主义者,我只是就事论事的对这件事情没有信心,所以并不改变我对另外一件事的有信心。
三鹿将让三鹿的一切成为他的“负资产”,包括他的员工。在历史上,有一位秦姓游客在民族英雄岳飞陵墓前写下了一副对联:人自宋后少名侩;我到坟前愧姓秦。以前三鹿公司的员工们,我想他们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在奶制品行业里面,你如果想跳槽,就不妨听听这样的流传“如果你曾经在完达山、飞鹤等企业做过,那就放开使用,如果你是蒙牛或者伊利的,那就限制使用,如果你在三鹿干过,对不起,我们不用。”
三元的收割在很大程度上也一定是顶着很大压力下做出的决定,我们并不是把三鹿因为三元的收割而把他们划上等号,因为三鹿迟早是被其他企业收割的,如果不是三元或许就是四元,总之,三元不要把演绎“蛇吞象”的传奇当做一种噱头来宣传,理应在吞下后先考虑是否能够消化得了。因为在当前形势下,保持体形比涨破肚皮要重要的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