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86|回复: 7

[访客发言] 刘永好:农牧产业要从“单打独斗”变为“群策群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1 11: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尔街危机是如何传导到中国的猪舍中?  刘永好说:“就是由于我们整个农畜牧业体系没准备好,产业化的规模养殖没跟上。”
  而小农经济也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的缩影,改革开放30年,也没有彻底改变这个印象。刘永好,作为搞了20多年农牧产业化的农村改革标杆性人物,也依旧在全力推动。并购、整合中国农牧行业区域龙头,就是这几年来他悄然运作的工作。
  “农牧这个产业必须由小农经济体系逐步向规模养殖体系转型,从而建立起规模的现代产业链,从‘单打独斗’变为‘群策群力’的共同发展。”12月8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CCTV经济频道《2008创业英雄会》期间接受本报专访时建议说。
  他认为此策也正是解决困扰当下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不二法门,食品安全的根本点是“可追溯”,而现代产业链条的建立为“可追溯”提供了可能。
  同时,他作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也是中国农村金融变革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在近期参加各地调研后,他力倡金融机构要对农业等民营企业放开贷款闸门,包括运用财政贴息等倾斜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满足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他同时呼吁农业生产企业和单位也要利用政策转变发展模式。
  他认为,主动变革和借势政策,才会给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带来“大的利好”。
  农牧产业可吸收返乡农民工
  《21世纪》:眼下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行,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你近来对全国各地农村农牧业进行了调研,你认为现在的经济形势究竟对农牧产业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刘永好:其实我们自己以及整个行业,一直在力求构建起农牧业的现代产业链。但当我们雄心勃勃推动产业链发展的时候,也就是当下,许多农民和农业类企业发生了亏损。
  现在养猪亏损,养鸡亏损,鸡蛋也亏损,牛奶也亏损。以猪肉为例,目前毛猪的收购价是一公斤10元左右,而生产成本则为12元到13元,可以说大部分中国的养猪企业和养猪的农民都在亏损。
  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养得多,另一方面更多是因为经济不景气背景下,很多人消费减弱。比如说,我们是肯德基、麦当劳的主要供应商,最近这一块就减少了超过1/3的需求。
  但是,我们应该同时看到发展的希望。目前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其中更多的是中年农民,他们刚好是种植业、养殖业的生力军,这个时候他们回来以后做什么呢?就做这个事。而做这个事他们没钱,而恰好这个时候刚刚开过的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内需,要把支持农村的需求,农业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重点,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所以,一是劳动力增加了,二是政策的支持,三是如果建立起一条有规模的组织化企业,从而使得农民能够有贷款,这些都是让我们看到希望之处。
  《21世纪》:你也一直在呼吁农牧业生产模式的转型,而身处目前产业亏损、需求下降形势下,转型该如何进行?
  刘永好:首先应该看到更多的肉、蛋、奶等亏损还是发生在传统生产模式下的企业亏损,而我们看现代企业就能够亏损得小一些,或者还能不亏损。我认为,越是这样的时刻我们越要继续坚定推进发展模式转型。
  当前应该借助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通过合作社组织,与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相关大学等方面建立联合体,搞规模化的现代养殖体系。
  具体说要做几个方面的转型。第一,就是小规模传统的自给为主的畜牧体系,逐步要变为规模化现代产业基地;第二是从单个搞养殖变为产业链,从养殖,到饲料,到食品加工,到销售一条龙,这叫产业链,形成“可追溯”机制;第三,从单家、独户、小个体,变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什么呢?就是公司、农户、政府、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共同利益组合体,这又是一个产业链。
  怎样使得我们的农牧产业提高抗风险的能力,怎样让我们的城市消费者吃到更健康的产品,怎样提升我们产业水平,都是当务之急。这是摆在所有农牧企业面前的一个任务,也是摆在我们政府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没有产业链,食品安全无从谈起
  《21世纪》:从三鹿事件以及整个奶制品行业的危机,到鸡蛋事件,最近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显现,作为与这些事件直接相关的农牧行业应该反思些什么,怎样来应对这样的危机?
  刘永好:现在好像每三个月到半年,就会出现一种新的被污染的食品,这些事情把老百姓弄怕了,现在是三聚氰胺,明天会不会出现七聚氰胺、八聚氰胺?在这种格局下,怎样保证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食品安全,成了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
  我们特别注意到的是,传统的养殖模式是不能支持“安全食品形成体制”的,因为食品安全的根本点就要求“可追溯”。现在我们2亿养猪户,谁知道每一户喂猪时候加什么东西、没加什么东西?
  追溯都包括什么呢?包括猪种、饲料、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全部环节要可追溯,国际上都是这样做的,它是食品安全的制度保证。
  《21世纪》:我们也注意到新希望最近一年也在兼并收购一些企业,而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行业内的并购潮也开始暗涌。你认为,在未来几年并购是不是中国农牧行业内的一个关键词?
  刘永好:我们确实需要走联合求发展的道路。自2006年始,新希望相继成为山东六和集团、北京千喜鹤集团、陕西省石羊集团、山西大象集团的最大股东。
  这么多企业为何主动找到我们寻求合作?第一,小企业单打独斗,只能逐步失去竞争优势。第二,国家宏观调控资金困难,压力很大。第三,现在要做产业链,单个企业来做是很难的。市场、资金、技术、规模、品牌……做产业链必需的要素使得很多人主动积极地找到新希望。他们把公司交给我们来经营、管理,参与这个体系和产业链。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整合。
  要满足农业的金融需求
  《21世纪》:作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你对整个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刘永好:在现在的位置角色上,我参与了很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农村的调查研究,也向中央有关领导做一些报告。我们注意到,前不久国家迅速出台的4万亿投资拉动计划,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投向基础设施和农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我建议,农业生产企业和单位要利用中央对于“三农”支持的政策,改变过去肉、蛋、奶生产的传统模式,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银行贷款要对农业倾斜,财政进行贴息,银行要研究与企业共渡难关的对策,主要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如何满足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我们再往前看,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都提出加大农产品的支持力度,同时今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地明确提出加大农业支持的力度和帮助农村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村现代化的水准,我觉得非常的好。这次会议公报也提到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该文件还提出,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以及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这对农牧行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isiyi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11 11: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永好能够重做冯妇,从多元化回归农牧业,是其近年最英明的决策。
发表于 2009-1-9 11: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刘永好,支持畜牧人
发表于 2009-1-9 11: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永好能够重做冯妇,从多元化回归农牧业,是其近年最英明的决策。
胡文辉 发表于 2008-12-11 11:29
重做冯妇?是何意思?胡编能否详解?
发表于 2009-1-9 1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氏兄弟如能十年前团结一致发力于畜牧业现在恐怕已经不会是现在的希望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20: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永好说,最近谁能把打工返乡的几亿农民工手里的3-4万块钱利用起来,明年就能发大财。
发表于 2009-1-9 21: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摊子太多太大也不好玩呀..........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8: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萧条背后也隐藏着商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4 11:3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