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10|回复: 3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5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lass=seyle4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id=content9 vAlign=center><STRONG style="FONT-SIZE: 14px">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STRONG></TD></TR>
<TR>
<TD>
<DIV align=right><SPAN class=textbox-label>[ 2008-8-7 1:33:00 | By: <SPAN class=style3>赵海</SPAN> ]</SPAN></DIV></TD></TR></TBODY></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height=3>&nbsp;</TD></TR></TBODY></TABLE>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SPAN class=oblog_text>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强等特点,可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本试验通过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和雏鸡沙门氏菌病为病理模型,进行了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内服的药效学观察,为在临床上有效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材料与方法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试验材料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试验药物&nbsp;&nbsp;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20%可溶性粉),批号:20050901,由山西省太原恒德源动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试验动物&nbsp;&nbsp;1日龄的健康海兰雏鸡480只(无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母源抗体),从山西省军区种鸡场购入。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菌种&nbsp;&nbsp;鸡源大肠杆菌O2(E.ColiO2)和鸡源沙门氏菌C79-1,购于中国兽药监察所;C79-1阳性血清由本研究室制作。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试验方法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试验动物的选择&nbsp;&nbsp;试验动物选用体重相近,体质健壮,精神状况良好,健康无病的1日龄海兰雏鸡480只作为试验动物。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试验动物分组与攻毒接种量&nbsp;&nbsp;将选择好的480只1日龄海兰雏鸡,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两个试验。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一个试验:鸡大肠杆菌攻毒治疗试验。将240只试验鸡随机分为2个大组,其中第1大组(4个小组)用)0.05毫升(2.4亿个活菌)鸡大肠杆菌O2攻毒后进行治疗试验;第2大组(4个小组)用0.1毫升(2.5亿个活菌)鸡大肠杆菌O2攻毒后进行治疗试验。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二个试验:鸡沙门氏菌C79-1攻毒治疗试验。将240只试验鸡随机分为2个大组。其中第1个大组(4个小组)用0.05毫升(2.4亿个活菌)沙门氏菌C79-1攻毒后进行治疗试验;第2大组(4个小组)用0.1毫升(2.5亿个活菌)沙门氏菌C79-1攻毒后进行治疗试验。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体外抑菌试验&nbsp;&nbsp;通过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初步了解试验菌株对受试药的敏感性(含药量30微克/点)。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治疗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法&nbsp;&nbsp;把细菌攻毒各大组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小组30只鸡,其中3个组为不同剂量水平治疗组(水中浓度分别为4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1个组不治疗,作为对照组。各治疗组在攻毒后5~7小时,即感染后初显临床症状时,立即分别给予药物饮水,每天2次,连用5天。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疗效判定标准&nbsp;&nbsp;用药后病鸡腹泻症状减轻,眼结膜潮红消失。采取鸡心血在试验室进行细菌培养、显微镜检查,大肠杆菌呈阴性,判定为有效或治愈,反之判定为无效。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试验时间&nbsp;&nbsp;试验时间为15天,其中预试期5天,正式试验10天。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观察记录等项目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接种后仔细观察和记录各组鸡的发病情况、临床变化及死亡情况。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对死亡鸡及时进行剖检,记录病理变化,连续观察10天。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对死亡鸡进行剖检,取心血、肝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作血清学鉴定或用阳性血清与培养菌进行玻片凝集反应,确定鸡只死亡是否由接种感染菌所致。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各组鸡在感染前和试验结束时分别称重1次,观察增重效果。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结果与分析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鸡源大肠杆菌O2和沙门氏菌C79-1株,均产生明显的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的直径分别为23毫米和29毫米,根据细菌对药物敏感度的判定标准(硫酸阿米卡星的抑菌直径≥17为高敏),结果表明,鸡源大肠杆菌O2和沙门氏菌C79-1对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均高敏。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对鸡大肠杆菌株O2感染的治疗试验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工病模试验&nbsp;&nbsp;各治疗组和细菌感染组雏鸡在攻毒后5~7小时,部分雏鸡出现不同程度的大肠杆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轻度腹泻、眼结膜潮红、食欲减退,严重者食欲废绝等。三个用药组治疗后的第2天临床病症明显减轻,到5天临床病症基本消失,但仍有个别病重的鸡只,也有死亡。而对照组从攻毒开始至第8天,临床症状非常严重并陆续死亡,到第9天存活鸡临床病症基本消失。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上表可以看出,治疗组从治疗开始到第10天,无论是0.05毫升攻毒组,还是0.1毫升攻毒组,其40毫克/千克治疗组的鸡只死亡率平均为6.6%;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治疗组的平均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的死亡率平均为43.3%,由此可见,鸡的死亡率试验组之间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gt;0.05);而与对照组相比较,则差异极显著(P&lt;0.01)。说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鸡大肠杆菌O2株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死亡鸡剖检变化及主要特征&nbsp;&nbsp;解剖病死鸡可见气管粘液增多,肝脏大多有散在的出血点,较瘦的鸡只表现为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肠黏膜肥厚,肠腔内有多量黄色泡沫,肾脏稍肿。把死亡鸡的心血和肝接种于鉴别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平板上进行常规培养,95%的死亡鸡分离出大肠杆菌,经实验室血清学鉴定,全部是大肠杆菌O2株,说明雏鸡死亡的原因是由该菌株引起的。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能有效地控制鸡大肠杆菌感染、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发病和死亡率,同时能遏制存活鸡的体重下降。在药物的用量上,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优于40毫克/千克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对鸡沙门氏菌C79-1感染的治疗效果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工病模试验&nbsp;&nbsp;各治疗组和细菌感染组雏鸡在接种了沙门氏菌C79-1后6~7小时,部分鸡只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闭目缩颈、畏寒、食欲减退或废绝。治疗的当天发病率已达50%左右,治疗组经过治疗,到第5天临床病症基本消失,期间个别组病重者死亡;而对照组从感染的第2天到第4天临床症状明显,并发生大批死亡,从第5天死亡开始下降,至7~10天临床病症才基本消失。 <BR>&nbsp;&nbsp;&nbsp;&nbsp;&nbsp;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组从治疗开始到第10天,无论是0.05毫升攻毒组,还是0.1毫升攻毒组,其40毫升/千克治疗组的鸡只死亡率平均为3.3%;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治疗组的平均死亡率均为0。试验组之间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gt;0.05);而与对照组的60.0%的死亡率相比,则差异极显著(P&lt;0.01)。鸡的增重结果也呈现上述规律,说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鸡沙门氏菌C79-1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死亡鸡剖检变化及主要特征&nbsp;&nbsp;通过对病死鸡的病例解剖,肉眼观察可见嗉囔空虚,肝脏肿大,呈土黄色并有砖红色条纹,脾脏肿大、充血。把死亡鸡的心血和肝接种于鉴别培养基S.S琼脂平板上进行常规培养,90%以上的死亡鸡分离出沙门氏菌,经实验室用抗血清进行玻片凝集反应为阳性,说明雏鸡死亡的原因是由沙门氏菌C79-1株引起的。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能有效地控制鸡沙门氏菌感染、减轻临床症状、减少沙门氏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在治疗期间一定程度上能遏制存活鸡的体重下降。在药物的用量上,50毫升/千克和70毫克/千克无论在控制死亡和遏制体重下降方面都优于40毫克/升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小结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抑杀作用,临床上能有效地阻止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感染,降低发病率和病鸡的死亡率。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本试验采用4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即低、中、高三个治疗浓度,研究了其药效及临床应用的治疗剂量,根据感染后雏鸡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病症及相对增重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个临床应用剂量都能有效地减少鸡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并能遏制体重的下降,但相比较之下,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的治疗效果更好。 <BR></SPAN></TD></TR></TBODY></TABLE>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31 14: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同一天在猪病专栏发了几篇禽病帖子,什么意思嘛,并且文章也不整理下,好像看天书!!!!!
发表于 2009-1-31 22: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天书!!!!!
发表于 2010-1-6 17: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整理一下天书,只是表格没有了,等以后找到了,我可以发上来。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关键词:沙门氏菌, 阿米卡, 大肠杆菌, 硫酸, 可溶性粉

作者:赵海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强等特点,可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本试验通过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和雏鸡沙门氏菌病为病理模型,进行了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内服的药效学观察,为在临床上有效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试验药物: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20%可溶性粉),批号:20050901,由山西省太原恒德源动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动物1日龄的健康海兰雏鸡480只(无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母源抗体),从山西省军区种鸡场购入。菌种鸡源大肠杆菌O2E.ColiO2)和鸡源沙门氏菌C79-1,购于中国兽药监察所;C79-1阳性血清由本研究室制作。

(二)试验方法

试验动物的选择
试验动物选用体重相近,体质健壮,精神状况良好,健康无病的1日龄海兰雏鸡480只作为试验动物。试验动物分组与攻毒接种量将选择好的4801日龄海兰雏鸡,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两个试验。第一个试验:鸡大肠杆菌攻毒治疗试验。将240只试验鸡随机分为2个大组,其中第1大组(4个小组)用)0.05毫升(2.4亿个活菌)鸡大肠杆菌O2攻毒后进行治疗试验;第2大组(4个小组)用0.1毫升(2.5亿个活菌)鸡大肠杆菌O2攻毒后进行治疗试验。第二个试验:鸡沙门氏菌C79-1攻毒治疗试验。将240只试验鸡随机分为2个大组。其中第1个大组(4个小组)用0.05毫升(2.4亿个活菌)沙门氏菌C79-1攻毒后进行治疗试验;第2大组(4个小组)用0.1毫升(2.5亿个活菌)沙门氏菌C79-1 攻毒后进行治疗试验。体外抑菌试验通过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初步了解试验菌株对受试药的敏感性(含药量30微克/点)。治疗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法把细菌攻毒各大组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小组30只鸡,其中3个组为不同剂量水平治疗组(水中浓度分别为4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1个组不治疗,作为对照组。各治疗组在攻毒后57小时,即感染后初显临床症状时,立即分别给予药物饮水,每天2次,连用5天。疗效判定标准用药后病鸡腹泻症状减轻,眼结膜潮红消失。采取鸡心血在试验室进行细菌培养、显微镜检查,大肠杆菌呈阴性,判定为有效或治愈,反之判定为无效。试验时间试验时间为15天,其中预试期5天,正式试验10天。

(三)观察记录等项目

1.接种后仔细观察和记录各组鸡的发病情况、临床变化及死亡情况。

2.对死亡鸡及时进行剖检,记录病理变化,连续观察10天。

3.对死亡鸡进行剖检,取心血、肝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作血清学鉴定或用阳性血清与培养菌进行玻片凝集反应,确定鸡只死亡是否由接种感染菌所致。

4.各组鸡在感染前和试验结束时分别称重1次,观察增重效果。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鸡源大肠杆菌O2和沙门氏菌C79-1株,均产生明显的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的直径分别为23毫米和29毫米,根据细菌对药物敏感度的判定标准(硫酸阿米卡星的抑菌直径≥17为高敏),结果表明,鸡源大肠杆菌O2和沙门氏菌C79-1 对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均高敏。

(二)对鸡大肠杆菌株O2感染的治疗

试验人工病模试验各治疗组和细菌感染组雏鸡在攻毒后57小时,部分雏鸡出现不同程度的大肠杆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轻度腹泻、眼结膜潮红、食欲减退,严重者食欲废绝等。三个用药组治疗后的第2天临床病症明显减轻,到5天临床病症基本消失,但仍有个别病重的鸡只,也有死亡。而对照组从攻毒开始至第8天,临床症状非常严重并陆续死亡,到第9天存活鸡临床病症基本消失。

从上表可以看出,治疗组从治疗开始到第10天,无论是0.05毫升攻毒组,还是0.1毫升攻毒组,其40毫克/千克治疗组的鸡只死亡率平均为 6.6%;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治疗组的平均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的死亡率平均为43.3%,由此可见,鸡的死亡率试验组之间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较,则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鸡大肠杆菌O2株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死亡鸡剖检变化及主要特征解剖病死鸡可见气管粘液增多,肝脏大多有散在的出血点,较瘦的鸡只表现为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肠黏膜肥厚,肠腔内有多量黄色泡沫,肾脏稍肿。把死亡鸡的心血和肝接种于鉴别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平板上进行常规培养,95%的死亡鸡分离出大肠杆菌,经实验室血清学鉴定,全部是大肠杆菌O2株,说明雏鸡死亡的原因是由该菌株引起的。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能有效地控制鸡大肠杆菌感染、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发病和死亡率,同时能遏制存活鸡的体重下降。在药物的用量上,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优于40毫克/千克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

(三)对鸡沙门氏菌C79-1感染的治疗效果

人工病模试验各治疗组和细菌感染组雏鸡在接种了沙门氏菌C79-1 67小时,部分鸡只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闭目缩颈、畏寒、食欲减退或废绝。治疗的当天发病率已达50%左右,治疗组经过治疗,到第5天临床病症基本消失,期间个别组病重者死亡;而对照组从感染的第2天到第4天临床症状明显,并发生大批死亡,从第5天死亡开始下降,至710 天临床病症才基本消失。

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组从治疗开始到第10天,无论是0.05毫升攻毒组,还是0.1毫升攻毒组,其40毫升/千克治疗组的鸡只死亡率平均为3.3%;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 /千克治疗组的平均死亡率均为0。试验组之间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gt;0.05);而与对照组的60.0%的死亡率相比,则差异极显著(P<0.01)。鸡的增重结果也呈现上述规律,说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鸡沙门氏菌C79-1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死亡鸡剖检变化及主要特征通过对病死鸡的病例解剖,肉眼观察可见嗉囔空虚,肝脏肿大,呈土黄色并有砖红色条纹,脾脏肿大、充血。把死亡鸡的心血和肝接种于鉴别培养基S.S琼脂平板上进行常规培养,90%以上的死亡鸡分离出沙门氏菌,经实验室用抗血清进行玻片凝集反应为阳性,说明雏鸡死亡的原因是由沙门氏菌C79-1株引起的。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能有效地控制鸡沙门氏菌感染、减轻临床症状、减少沙门氏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在治疗期间一定程度上能遏制存活鸡的体重下降。在药物的用量上,50毫升/千克和70毫克/千克无论在控制死亡和遏制体重下降方面都优于 40毫克/升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

三、小结

1.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抑杀作用,临床上能有效地阻止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感染,降低发病率和病鸡的死亡率。

2. 本试验采用4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即低、中、高三个治疗浓度,研究了其药效及临床应用的治疗剂量,根据感染后雏鸡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病症及相对增重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个临床应用剂量都能有效地减少鸡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并能遏制体重的下降,但相比较之下,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的治疗效果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6 00: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