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37|回复: 2

转载“猪市的明天 暴涨暴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7 15: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永辉对2008年猪市的预计是:“高开低走、振荡回落”。  2007年下半年以来,养猪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推动。在冯永辉的印象中,规模猪场增补母猪一向比较谨慎,但是现在只要是养猪、规模猪场扩大规模,有母猪保险、直接补贴、贷款资助等来自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相当一部分猪场母猪存栏量达到或超出了原有的50%。这意味着半年之后,将有十几倍于这一数量的肉猪成长起来。这超出了冯永辉的预期,也同时引起了他的忧虑。
  “过去母猪补栏,是缓慢增加、缓慢释放,现在是在一个点上爆发了。”2007年5月到8月前后,母猪存栏量基本上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之后在高猪价以及一系列措施的力推之下,母猪存栏曲线几乎呈45度角上升。在正常的市场波动下,一旦达到供大于求、猪价跌至成本线以下,母猪存栏增加的势头就会得到遏制。但是现在,情况被剧烈的变化掩盖了,供需平衡的节点将一闪而过。冯永辉担心,母猪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增长势必导致将来肉猪出栏量的快速增长,之后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冲破供需平衡的节点,从而带来暴涨之后的暴跌。
  “政府急于把价格控制住,推动生猪生产的恢复。2008年的能繁母猪补贴,提高到了每头100元,还在进一步地推动补栏,但如果未能及时掌握存栏结构变化等方面的真实数据,等到大量肉猪释放出来,可能又是一次巨大的市场波动。”
  “一旦进入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整个食品价格体系都会受到牵连。从现在看这个趋势已经从去年开始得到验证。”
  猪肉少了,就要其他产品来替代,首当其冲就是禽产品。去年8月份,禽的存栏量已经超出正常水平。冯永辉解释说:由于猪肉的供应不足导致禽产品在原有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而这种增加并未在价格上完全显现,这就使养殖户误以为家禽存栏仍不足,仍可继续补栏。然而,随着母猪存栏的增加,生猪的出栏势必也将在未来增加,届时替代了猪肉部分的需求,就将“物归原主”,禽类市场的平衡就会出现问题。
  养殖业不同于其他产业,产品的周期性是刚性的,它不能储存,到时候只能进入市场。
  去年10月份前后,禽类行情已经出现亏损,现在价格还在震荡。冯永辉说:“如不尽早控制,禽蛋就很有可能是下一个猪的角色。”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存栏结构真实信息的及时掌握。
  按照官方的统计数字,2006年全国生猪出栏6.81亿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猪肉产量5197.2万吨,增长3.7%。2007年一季度存栏4.67亿头,下降0.3%。
  但业内人士推断:疫情严重之时,很多猪场实际存栏数不足一半。
  冯永辉认为:2007年至今的猪价波动,折射出了存栏严重不足的现实,这与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有些出入。这样的数据严重影响了政府对真实供需情况的判断,就容易使政策调控难以把握住最佳时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xxch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1-27 17: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养猪相对比较理性,出现暴涨暴跌的可能性不大。经过近2年多的市场和疫病的考验,投机型的养殖户大部分已经退出,而且,经受连续3年的疫病打击,这部分人依然心有余悸,在猪价高位的时候都没有赚到钱,现在是更加不会贸然入市;留下来的都经过了“免疫”,无论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比较高,养殖户的结构也有调整,整体养殖规模提高,散养户的比重降低,养殖专业户和规模猪场逐步成为生猪养殖的主力军,生猪的整体存栏量会相对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生猪价格也会相对平稳,不会暴涨暴跌。
发表于 2008-11-27 17: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现在的疫情复杂,很多东西都变得不可预期,也不排除在局部区域和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因为疫病流行而存栏大幅度减少导致价格暴涨;或出栏猪增加而销售渠道不畅通,造成积压而被生猪贩子趁机压价而导致短时间的价格暴跌的局面。因此,养殖户在搞好养殖的同时,也要关注市场行情,把握商机,要有比较充足的流动资金,在价格低位的时候能够适当压栏,避开价格低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19:0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