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34|回复: 0

克服畜禽耐药性的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7 14: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耐药性又叫抗药性,是指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下降。耐药性可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前者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后者由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所致。一旦产生耐药性,药物的疗效就会显著下降或完全消失。当某一微生物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有时对同类的其他药物也会产生耐药性,这种情况称为交叉耐药性。

  畜禽耐药性一直是困扰兽医临床用药中的一个常见难题,总结经验以下十种方法可有效克服畜禽耐药性。

  1、加强辅助疗法

  适时采用辅助疗法,如加强饲养管理,净化、消毒圈舍,同时配合使用祛痰、利尿、健胃药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疗效。

  2、准确对症下药

  搞清病因,及时确诊,选用高敏、高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根据病情变化,辨因施治,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更换治疗措施。

  3、保证用药疗程

  用药疗程应根据畜禽疾病的类别、病情的具体情况而定,疗程一定要充足。对某些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或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一般35天为一个疗程,在症状消失后再巩固用药12天,以求彻底治愈。要严格按照合理的疗程用药,不要初见疗效就过早停药,避免疾病复发又后续用药。

  4、合理联合用药

  某些细菌可能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单一使用一种药物已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等疾病,可采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也可轮换用药。

  例如,各种磺胺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耐药性,但与其他抗菌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与抗菌增效剂联合应用则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但在联合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拮抗作用、理化性质、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5、科学使用抗菌药

  正确而科学的选用抗菌药物是避免产生耐药性的重要保证。多数抗菌药物仅对有限范围的致病微生物有效,而对病毒和真菌无效,因而病毒性疾病和真菌感染的疾病,不宜选用抗菌药。

  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抗菌药物分期、分批交替使用;在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在病情较轻、病因不明时最好不用;要严格控制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用药时间,尽可能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6、药量由大变小

  当用量不足或疗程过短时,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以葡萄球菌较为多见,其次是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

  因此,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首次用药剂量要加倍使用,并在疗程内坚持由大变小、持续使用常规用量的原则。

  7、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


  对严重感染、急性病例及一些出现全身症状反应的疾病,宜采用注射给药;对一般感染、消化道感染和体内寄生虫等疾病,宜采用口服给药;对严重消化道感染和中毒等疾病,则应采取注射和内服并用;外伤等疾病,应采取局部用药;乳腺炎、子宫内膜炎、阴囊炎,可采取局部注入法;内伤筋骨、阴道脱等疾病,则可采取封闭疗法进行治疗。

  8、手术和药物相结合冶疗


  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选用一些民间单方、偏方,来调节和纠正畜禽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从而使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发挥最大疗效。对某些疾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直接采用手术治疗,可大大提高治愈率。

  9、大胆使用新兽药

  患病畜禽一旦产生耐药性或久治不愈、反复发生的疾病,应考虑放弃原先的治疗方法,大胆选用从未使用过的药物或临床使用相对较少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10、减少应激因素

  患病畜禽机体的抗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调节影响,在气候骤变(过冷过热)、湿度过大、光照过强、通风不良、转群、捕捉、惊吓等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严重紊乱,使机体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耐药性就会随之产生。

  因此,采取优化措施,减少应激因素,为患病畜禽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保健环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xxch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19 06: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