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79|回复: 2

雪灾给水产养殖造成的损失在扩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5 11: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灾给水产养殖造成的损失在扩大

罗敏辉

  虽然2008年元月和2月初的大雪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很多地方水产养殖生产已经陆续恢复正常,但是,从33日气温急剧上升开始,很多池塘陆续出现了鱼体活动异常甚至大量的死亡情况。目前我们已经接到很多养殖户的电话求助,从池塘现场了解到的情况看,雪灾造成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损失还在进一步扩大。

  一、死亡的品种:
  
  目前观察到的死亡品种涵盖了华中区绝大部分的养殖品种,包括草鱼、青鱼、鳊鱼、白鲢、鳙鱼、鲫鱼、鲤鱼等,其中以鲫鱼最为严重。沟渠中也发现了很多最近才死亡的野杂鱼,如麦穗鱼、餐条等。


  二、主要症状:


  1
、从外表看:很多鱼的体表出现明显的块状充血,或者是全身鳞片点状充血,部分鱼体表出现明显的区域性粘液缺失;肛门红肿,部分严重的鱼出现了大量的腹水,外观呈大肚子症状;腮丝出现区域性坏死,坏死区域大部分已经感染了水霉;部分鱼体表同时出现明显的竖鳞病症状;还有部分或者的鱼眼睛变成透明状。


  2
、解剖观察:充血部位的皮肤出现大面积充血,严重的部位出现了肌肉腐烂,好像疖疮病的症状;很多鱼的内脏,特别是肝脏上有明显的出血点或者是块状出血,肝脏发脆,部分鲫鱼的肝脏呈土黄色或者米黄色;部分鱼鳔上出现明显的块状充血症状;胆汁普遍呈褐色;肠道呈苍白色,部分鱼肠道透明外观呈透明状,内有水样透明液体。


  3
、死亡出现较多的池塘:大部分是大雪之前拉过网、但是没有彻底干塘销售的池塘,即使大雪期间没有继续动网,进入3月份后,死亡也很严重。相比较而言,大雪之前15天内没有动网的池塘情况要好很多。大雪前后下塘的鱼种,死亡率特别高。


  下面是三组照片,所有的鱼捞起来的时候都是活的。


鲫鱼的外观和内脏


鳙鱼的外观和内脏


青鱼的外观和内脏



  三、发生的原因分析:


  从症状分析主要有两个,一是去年年底很多鱼受到了冻害,虽然当时没有死亡,但是血管、内脏等已经受到了损伤,温度升高之后,鱼体对氧气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是由于血管受到冻伤,不能满足鱼体对氧气的要求,导致了类似缺氧的症状。就像人长了冻疮之后,温度升高就感觉比温度低时更加难受一样;二是进入三月份之后,由于气温快速上升,
5天内就升高了10度左右,特别是310日到14日之间,而大部分池塘的水现在还比较浅,水温升高很快,导致很多鱼不能够适应。


  最典型的案例是一个垂钓的池塘,
220日从外地购买的6000斤鲫鱼,规格在400克以上,当时体表没有明显的伤痕,从35日开始出现零星死亡,37日当天死亡达到80多尾,39日当天到池塘边检查时,还有很多鱼不断地浮到水面来。


  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进行细菌的分离试验,所以不能确定是不是细菌性疾病。但是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细菌性疾病的发病水温在
20度以上,所以笔者个人认为目前这些症状应该是冻害造成了鱼体器官的实质性伤害,而不是细菌性疾病的症状。


  四、建议处理方案:


  1
、水体处理:第一天使用“海联科502”(250毫升/瓶)全塘泼洒缓解鱼种的应激状态,用量为每瓶2亩(以1米水深计)。第二天全塘泼洒二氧化氯一次。有条件冲注新水的地方要及时将水位提高到1米左右。如果水质过于清瘦,必须使用化肥快速肥水。


  2
、鉴于目前水温已经升高,很多池塘都已经开口摄食,必须及时提供草料或者颗粒饲料。同时最好能够在颗粒饲料上拌氟苯尼考等药物,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3
、对于已经感染了水霉的池塘,要使用两次治疗水霉病的商品药物(两次之间间隔5天左右)。千万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盐、漂白粉、强氯精等,只能使用刺激性较弱的二氧化氯或者碘制剂。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判断不同的池塘受到的影响差异有多大,鉴于今年的鱼种供应非常紧缺,如果鱼种继续大量死亡,补苗将会非常困难,只能建议大家按照上面的建议做好预防,避免出现空塘的情况.特别是那些已经出现少量死亡的池塘更加要重视。


  同时,从解剖的情况看,鲫鱼的卵粒已经有部分变成灰白色,应该已经坏死,其他品种的亲鱼会不会存在同样的情况,暂时还没有收集到样本。如果也像鲫鱼这样,
08年的鱼种繁殖成功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海大集团华中区技术服务部
                                       2008310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缘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1: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今年4月份的一篇文章,可惜时效性太强了,当时有一个杂志社已经同意发表了,但后来不知道为何没有发表,我自己都觉得可惜,从后来的一些事情看,并没有判断错吴。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怎么粘不上去呢?只能一个一个的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2 07:0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