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91|回复: 1

关于奶牛场如何选用精液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8 17: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拜访的很多奶牛场和奶牛小区中,有很多朋友在繁育方案中持有,“好牛用好精,差牛用差精”。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育种观念。因为我国的奶牛群体的整体情况不同于发达国家,我们的奶牛群体在遗传基础水平和遗传改良速度上全方位落后于发达国家。就我现在服务的的客户来说,所有理解育种改良原则的的奶牛场都寄希望自己的后备牛群能够超越其母代,以便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果将“差牛用差精”付诸实施,那不会有任何遗传改良进展,所生母犊成年后的表现,或和其母代相似,或逊于其母代,难以达到其预期经济效益目标。严重的还会出现“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导致奶牛场生产效益出现恶性循环!之所以出现“好牛用好精,差牛用差精”的观念和实践,除了缺乏遗传改良常识外,恐怕更重要的是吝啬在育种经费上的投入。很多奶牛场从上到下都盯着奶牛乳房能产多少奶,人人绞尽脑汁向奶牛索取利润,但没有一家能够讲清楚合理的育种经费是多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美国的通行的做法是:育种经费占总饲料成本的的2.5-3.0%。在此北京凯风基业科技有限公司(CRI中国)诚挚建议各奶牛场负责人能考虑接受美国这一长期行之有效的做法。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育种经费的使用,不是单纯的会计账面上的开支,他实际是奶牛场的一种投资,在三年后将给奶牛场带来可观的固定资产的增值(奶牛群体遗传品质的提高)和明显的相关经济效益改善(指奶产量提高而直接带来更多的现金收入)。在很多客户中,大凡运转差的奶牛场,其科学的遗传改良工作一直是空白。甚至有的奶牛场存在10年之久,至今还在为生存而战,财政资金紧张的连冻精款豆不能及时的交付而要赊账。有一句话说的好“勤奋而聪明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好好的考虑。
根据研究,影响奶牛业效益有四类技术:遗传育种、营养饲料、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其中遗传技术贡献最大,占到了40%。“好精一支,增奶数吨”这也是广大奶农对“种”带来的高效益的真实感受和称赞。
现在相当一部分的奶牛场依据传统的做法采用国产精液,一般出于两点考虑:1、国产精液的价格便宜5-80元;二、现在有国家良种补贴。在这我们就不探讨原因了。就国产的精液我们来分析一下:
虽然生产这些精液的公牛绝大部分是通过活体或胚胎引进的世界名牛后代,但是由于未做后裔测定,或后裔测定的方法、数量、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选择强度与国际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名牛的后代不等同于名牛本身,所以使用这些名牛的后代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何况那些名牛基本属于10年以前的老英雄,更何况现在的这些名牛后代均远低于目前美国现役验证公牛前400名(第400名的TPI1460)的遗传水平。因此使用名牛后代的冻精进行配种也直接违背了我们奶牛场育种的基本原则:现在使用的公牛遗传品质应该优于先前使用的公牛遗传品质。由此可以预见,如此做的结果会造成奶牛的品质的退化和驻足不前。
现在关于验证公牛存在两个问题:1、验证公牛的价格太高,以此为借口不愿意使用价格较高的国外优秀验证公牛冻精。2担心中国目前的饲养管理水平难以保证优秀验证公牛后代的遗传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应该承认这种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究竟先创造出好牛群,还是先创造出保证好牛群的条件。
其实现代化的牛场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要有高产奶牛群,而维系高产奶牛群正常生产又依赖三个因素:1)遗传品质优良的奶牛群;2)先进的饲养管理模式;3)科学合理而又严密的牛群保健措施。实事求是的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不具备上述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那么怎么办?究竟先将牛群改良好,还是先模拟练兵,将先进的饲养管理模式和科学合理而又严密的牛群保健措施掌握到手呢?在这三个要素中究竟应该孰先孰后呢?如果能三者同时进行,按最为理想,然而实践是做不到的,在实践中总是牛群遗传改良工作先行,其他两项紧密配合和跟进。这中间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遗传品质优良的奶牛群,那后两者服务的对象有事谁呢?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吧。坦白的说就目前我国的饲养管理模式和牛群保健措施的确不能保证优秀验证公牛的遗传潜能的充分发挥。确实需要大力去改进才能满足,这种改进经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退一万步讲,倘若依然循规蹈矩,不做改进,那优秀的验证公牛的后代公牛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xishuanhu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1-19 12: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选用精液应该根据奶牛的系谱与生产性能、外貌鉴定相结合,从整体上去考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8 04:1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