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各地的奶牛业人士都在努力争取用经济方法生产大量的优质牛奶,并同时考虑牛群的健康及繁殖效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为泌乳周期的各个阶段充分创造条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干奶牛日粮及过渡期日粮。本文的目的是调查、了解干奶之前的阶段——即泌乳后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为下一个泌乳期做好准备工作早在上一个泌乳期,远在干奶之前,就已开始。在泌乳后期(产奶200天之后)应关注奶牛的体膘膘度,确保奶牛获取足够的营养以补充奶牛体内营养储存。
应监测奶牛的体膘膘度评分(关于奶牛体膘膘度评分,如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请参阅中加奶牛项目的有关文章),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体膘膘度不足的奶牛在下一个泌乳期缺乏持续性,导致产奶量低于遗传潜力。偏瘦的奶牛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储存,因而往往导致繁殖效率低下。但另一方面,过于肥胖的奶牛容易在产犊时患代谢性疾病(如酮病/脂肪肝、真胃移位、胞衣不下、子宫炎、子宫感染和卵巢囊肿),因而在产犊时使奶牛具有良好的体膘将在许多方面得到回报。
研究表明:在泌乳后期改变奶牛的体重和体膘比在干奶期其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要高得多。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是用5分制方法对奶牛进行体膘膘度评分(1分—非常瘦,2分—偏瘦,3分—正常,4分—略胖,5分—严重肥胖)。泌乳早期的奶牛,如产奶性能较好,则体膘膘度评分应在2.5 – 3.25之间,泌乳中期的奶牛,则体膘膘度评分应在2.75 – 3.25之间,泌乳后期的奶牛,则体膘膘度评分应在3.5 – 3.75之间,以确保奶牛营养储备以便下一个泌乳期产奶所需。因而我们建议在泌乳中期应对奶牛的体膘进行膘度评分,以确保在泌乳后期奶牛体膘膘度的恢复。
这一领域成功的关键是:在泌乳后期使奶牛的体膘恢复到一定的膘度,并且在整个干奶期都保持这一膘度。
奶牛泌乳的各个阶段理想的膘度评分
泌乳阶段
| 理想的膘度评分
| 范围
| 干奶期
| 3.5
| 3.25 – 3.75
| 产犊时
| 3.5
| 3.25 – 3.75
| 泌乳早期
| 3.0
| 2.5 – 3.25
| 泌乳中期
| 3.25
| 2.75 – 3.25
| 泌乳后期
| 3.75
| 3.5 – 4.0
| 生长的青年母牛
| 3.0
| 2.75 – 3.25
| 青年母牛产犊时
| 3.5
| 3.25 – 3.75
|
关于日粮,泌乳后期的奶牛单独饲喂将会得到回报,泌乳200天到干奶期间奶牛应早已怀孕,这一阶段比泌乳200天之内体脂沉积效率要高。如果这一阶段奶牛体膘膘度变化较大,则最好分群饲养以便根据体膘膘度进行饲喂。
泌乳后期产奶量下降,因而奶牛对价格昂贵的补充饲料如过瘤胃蛋白的需求量也相对减少。
同时这些奶牛的采食量达到了最高峰,因而这时候日粮中的粗料比例应达到最大量。
应为泌乳后期的奶牛单独配制日粮,为这些奶牛单独配制日粮有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奶牛达到恰当的体脂储存;二是通过减少饲喂一些不必要的价格昂贵的饲料如过瘤胃蛋白和脂肪饲料来节省饲料开支;三是增加粗料比例将能确保奶牛瘤胃健康,从而保证奶牛健康。
作为奶农及奶牛专业技术人员,我们有责任从整体角度来看待牛奶生产,如能记住奶牛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则能使奶牛的健康状况、产奶量及牧场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在泌乳后期使奶牛保持合适的体膘膘度对奶牛的健康和下一胎次的产奶量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泌乳后期奶牛的营养需要量
干物质采食量 (kg)
| 19
| 粗蛋白 CP(%)
| 14
| *DIP; % of CP (DM)
| 68 (9.5)
| UIP; % of CP (DM)
| 32 (4.5)
| SIP; % of CP (DM)
| 34 (4.8)
| 总可消化养分 %
| 67
| 泌乳净能L (兆卡/kg)
| 1.53
| 无氮浸出物 %
| 3
| 酸性洗涤纤维ADF %
| 24
| 中性洗涤纤维NDF %
| 32
| *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FC %
| 34
| *NFC与 DIP之比为 (干物质%) = 3.5:1
日粮干物质中的常量元素 % | Ca
| 0.60
| P
| 0.36
| Mg
| 0.20
| K
| 0.90
| Na
| 0.20
| Cl
| 0.25
| S
| 0.25
| 每天维生素喂量(国际单位IU) | 维生素 A
| 50,000
| 维生素 D
| 20,000
| 维生素 E
| 200
|
DIP:瘤胃降价蛋白
UIP:过瘤胃蛋白
SIP:可消化蛋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