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48|回复: 0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全球新动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7 10: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的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尽管该病最先报道于1957年,但该病依然吸引着全球的研究机构对其进行研究。在一些主要的大型会议,如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丹麦国际养猪研讨会IPVS(2006年6月),美国奥兰多的美国猪病兽医会(2007年3月)以及在中国武汉的亚洲猪病学会会议(2007年4月),这些会议上都再次报告了一些关于该病原的新动态。另外,在意大利的报道中,介绍了一种在屠宰场对肺脏进行损伤评估的新技术。本文主要综述来自这三大洲的主要信息以及一些本领域内的相关报道,报告如下。

1 病原体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可以依据其依赖NAD生长的(生物I型)或不依赖NAD生长的(生物II型),或依据致病力进行分类。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其产生RTX(或Apx)毒素进行分类,因为这种毒素可以引起临床症状。

Apx I 和 III对粒细胞有很强的毒性,Apx II只有温和的毒力。但是当Apx II同其他类型的Apx 毒素(己经证实血清1型同时产生Apx I 和II,血清2型同时产生Apx II 和 III,见表1)


一起产生时,其产生的临床症状就更为严重。APP所有的血清型都产生Apx IV毒素,所有血清型都有OMP。因为APP的这点特性,也同时因为它只在体内产生而不在体外产生,所以Apx IV被用于血清型ELISA诊断的标记特性。关于这点的研究报道反映,当用于大群动物时这种诊断方法十分有用,但对于单个动物来讲就没有必要。

最近,蒙特利尔大学介绍一种新的ELISA方法(称为多型APP),可以检测一种或多种血清型的APP。这种方法的研究者声称,其比Apx IV测验更具有特异性,且有记录功能,可以大批量检测,能够判断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结果。

不同地区的相同血清型之间也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产生的毒素不同。如,从美国分离的血清2型只产生Apx II,是低毒力的;在欧洲分离到的同种血清型产生Apx II和 III,是高致病性的。甚至不同地区的相同血清型其毒素产生的量也是不同的。大体上讲,血清型1、5、9和11是强毒力的。血清型3、6、8、12和15表现的致病性可变性大,2、4和10有低毒力的(除了欧洲的2型)。血清5型,在法国的毒力温和,而在加拿大毒力较强。但是,同一株毒株在同种环境下其毒力也不一定总是强毒。其他血清型的亚临床感染说明相关血清型之间存在明显的交叉保护力。


图1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支气管肺炎,可见胸膜炎和肺膈叶、心叶的局部病变(意大利动物健康协会)


图2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支气管肺炎,可见胸膜炎和肺尖叶、间叶的局部病变(意大利动物健康协会)

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发产生的(亚)临床症状的致病因子,目前已经有很多相关的材料。现在不仅在死亡率上,而且间接的(常常是亚临床),因生长发育迟缓及混合病原引起呼吸系统病症的医疗费用增高,这些使得我们必须更多的意识到该病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当该菌在世界各地不同血清型引发疾病时,最普遍的致病因素是Apx (I, II 和III)毒素。

2 预防控制

在考虑控制措施之前,我们需要知道本病的发病率与影响性。在意大利的伦巴第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区的IZS的研究者开发了一个称为SPES的系统(屠宰场评估胸膜肺炎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使得从屠宰时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还可以更好的鉴别由APP感染和猪肺炎支原体造成损伤。

然后将这些结果反馈到原猪场,可以协助猪场在经济上做出防控APP感染的措施。

在防控APP感染措施中(气候控制、饲养密度大、不同来源的猪混合、每栏或每间舍的AI-AO系统),管理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在实际条件下,实施所有的措施并不一定都可行,并且无论哪种情况,APP的感染就算是在管理条件很好的猪场也会发生的。

因此,在控制APP感染时还是要用抗生素的,在预防APP感染时进行免疫接种。

抗生素只在早期使用时有效果,药品的选择要根据其药代动力学类型,相反,用一些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药品只会使问题增多。

药品在给药数分钟内就可以达到高水平的治疗浓度(如克百特2.5%)是比较好用的,但是成功治疗是以早期发现疾病的进行治疗为前提条件的。

所有的菌苗和亚单位疫苗都是可以使用的,菌苗的优点是成本低但缺点是具有血清型特异性。此外,当包含多种血清型可能使抗菌谱增大,而其最佳注射条件却限制了灭活苗的含量。

相反,亚单位疫苗生产代价大,但每头份量可以根据情况调节抗原含量,不受最佳注射条件限制。

当然,亚单位疫苗也是具有高度特异性,抗原可以在适当的剂量中得到合理的组合,可以提高其对APP各个血清型的整体保护能力。

在2006年IPVS和2007年APVS会议上,有相关报道开发用弱毒标记疫苗来对抗APP感染。这种思路的初衷是源于目前成功的研制出对付伪狂犬病的多标记疫苗和灭活亚单位经典猪瘟疫苗。时间将证实是否有相当水平的抗APP的产品上市。

3 疫苗免疫计划

小猪感染APP,人们都认为其病是源于母猪,但是该病感染的早期症状很可能被母源抗体被动免疫所掩盖。

在哺乳后期,随着母源抗体的减少,当猪与其他猪混合在一起,APP阴性猪就会感染发病,表现出临床症状。

推荐免疫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接种疫苗,使猪在猪群混合(通常在12周龄)前给予抵抗本病的免疫保护力。因免疫接种后需要2周产生保护力,故正常的免疫接种时间应在6~10周龄时进行。

基于同样的理论基础,有一些国家主要对后备母猪和母猪进行免疫,从母猪到仔猪这个源头上来减少APP的感染,这样可以使猪在12周龄前都有高水平的保护力。

然而,对母猪进行免疫会使确定仔猪免疫接种时间更加复杂化。母源抗体影响疫苗接种效果,可使仔猪接种疫苗的时间推迟到10~14周龄。对种猪或仔猪,或两者都进行疫苗接种,猪场主和兽医之间的商讨与衡量,对猪场的利益是很重要的。

4 结论

APP是种世界范围性的疾病,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在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的血清型,其毒力也不同。

APP感染可以直接或间接和导致经济损失。研究开发的新技术可以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好方法。尽管APP菌的抗生素耐药性仍在增加,但在市场上还是有高效可用的抗生素。虽然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来控制和预防本病,但是,在必需时,疫苗接种应优先使用。

母猪在怀孕后期进行免疫接种,其免疫保护力可以持续直到仔猪12周龄。

同时对母猪和仔猪都进行免疫接种时,仔猪的免疫接种时间需要特别注意。在使用亚单位疫苗时,在适量剂量范围内所含所需的正确抗原成分,需要提前进行血清型鉴定。

注:本文译自《International Pig Topics》2007,22 (6):24-27.原题名:Worldwide update on APP infections
原作者:Alex A.S. Eggen 翻译:李 丽(浙江大飞龙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浙江 321000)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小农民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5 16:4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